古詩源 短评

热门
  • 2 一葉 2022-04-21 18:00:36

    漢京魏氏去風雅未遠齊梁綺縟陳隋輕艷。是編於古逸存其概於漢京得其詳於魏晉獵其華亦不廢宋齊後之作者。漢之五言措詞敘事樂府為長昭明尚雅音。蘇李一唱三嘆感寤具存無急言竭論。魏武沈雄俊爽時露霸氣悲壯子桓有文士氣便娟婉約能移人情子建五色相宣八音朗暢使才不矜用博不逞。阮公詠懷原自離騷反復零亂興寄無端和愉哀怨雜集於中。茂先少凌空矯捷之筆力休奕累于聰明。士衡開排偶敷陳一家變西京以來空靈矯健之氣潘陸如剪綵為花絕少生韻。太冲胸次高曠筆力雄邁丰骨峻上陶冶漢魏。越石悲涼景純坎壈。淵明清遠閑放淵深樸茂無意為詩斯臻至詣真厚。宋人日弱古終律始。延之鏤刻。穆如清風是爲雅音。康樂用排而能造意鈎深素隱時遇理趣新俊。明遠樂府抗音吐懷五丁鑿山。玄暉清俊能清不能厚淵然泠然。仲言情詞宛轉淺語俱深。子山造句能新使事無跡時見風骨復饒清氣

  • 3 非文 2019-06-09 17:56:31

    愈后而愈轻弱,而愈敏感。郁郁不乐时易被这样的句子勾起心绪,陷入更深的揽镜自照。也是好的,但不够。再读汉魏,更知何为气骨。排版上比06年版舒服多了。

  • 1 柳外闻是 2024-12-11 00:09:11 浙江

    读了大半年,今年读过最有收获的书。从古辞拙朴肃穆到汉魏风骨,渊明二谢以降变为清丽,直至徐庾新变。诗风背后是时事变迁。选材方面我还不足以评价,对我而言足以大开眼界。曾以为自己不喜欢的乐府陶潜都有新的认识,歌谣汉诗和小谢鲍庾更是一直喜欢的,单只有康乐公我一直没读进去。

  • 0 林攸行 2020-11-20 22:33:08

    我觉得就一般吧……

  • 1 momo 2021-12-22 13:41:13

    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

  • 0 逢露 2021-12-13 09:03:10

    小谢首首为上品,真不愧为太白偶像。

  • 0 午夜离子态舞女 2024-01-26 22:53:10 四川

    注释太少了,差评😢

  • 0 佯谬 2024-02-09 10:58:55 美国

    好,發源地。

  • 0 sfff 2023-09-18 19:30:37 上海

    而我和沈德潜审美情趣不完全相投(坏笑)…对不起之前标成06年那个版本了…

  • 0 ImnotKoko 2023-08-28 12:30:35 云南

    像细细重读了一遍文学史。对“汉魏遗轨,荡然扫地”的评价与“绮丽不足珍”“兴寄都绝”是内在贯通的,给出的缘由却是失了“温柔敦厚之旨”。然诗评中许多中肯的部分亦是“温柔敦厚”的,并不是陈子昂、王杨那种“骨气”的宣言,反而像老杜“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的态度,如评萧绎咏杨柳诗、曹子桓之“便娟婉约”。

  • 0 表無徵 2023-08-11 22:33:01 湖北

    “于古逸存其概,于汉京得其详,于魏晋猎其华,而亦不废夫宋齐后之作者。”古诗之名,或源于此。诗编以“风骨”为格,重汉京之作,所谓去古未远,而具威仪。魏晋以下,其诗善者,则是得风骨之流韵。所编重三曹七子、渊明双谢、鲍照庾信,此是大家,墨迹所留甚多。其余支流,自无此幸留充栋诗篇。然所留诗篇,自是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如苏武“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萧衍“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皆是入心之作。纵向通读,依风骨说,则有先跌后升的曲线阅读体验。魏晋之前风骨雄浑,魏晋之降奢靡藻饰,梁陈北朝,则又开盛唐之风。附录北音,唐诗何源,自在其中。

  • 0 素心人 2020-12-20 18:13:24

    很早就看完了,只有选的内容,阐释等材料都没有,过于简单了,对于研究性著作而言不推荐阅读。

  • 2 青山好景 2019-07-13 18:31:32

    1、每天都在查字典,感觉像是学外语;2、如果能重来,或许想考个中国古典文学的硕士。

  • 0 尾生 2024-11-13 17:00:05 新疆

    个人最喜三曹及以前的诗作。

  • 0 严苛检测 2024-02-10 01:28:36 重庆

    古诗有种别样的质朴美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