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后半生(增订版)》的原文摘录

  • 在沈从文的生命中,怎么能够形成这样一种对待和转化痛苦的方式呢?早年看了不计其数的杀人,甚至看到一个十二岁小伙子挑着父母的头,“因这印象而发展,影响到我一生用笔,对人生的悲悯,强者欺弱者的悲,因之笔下充满了对人的爱,和对自然的爱”。“这种悲悯的爱和一点欢喜读《旧约》的关联,“牺牲一己,成全一切”,因之成为我意识形态一部分。”他还说到《史记》,“这个书帮助我极多,和一部旧约》结合,使我进了一步,把他那点不平完全转化而成为一种对于人生的爱”。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0 12:30:49
    —— 引自章节:三、“提一提莫作践疯人,就很好了”
  • 九五一年他和人谈起在革大的生活,说:“在革大时,有一阵子体力精神均极劣,听李维汉讲话说,国家有了面子,在世界上有了面子,就好了,个人算什么?说的很好。我就那么在学习为人民服务意义下,学习为国家有面子体会下,一天一天的沉默活下来了。个人渺小的很,算不了什么的!”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0 12:33:23
    —— 引自章节:三、“提一提莫作践疯人,就很好了”
  • 天工作结,已是暮色苍茫。“关门时,照例还有些人想多停留停留,到把这些人送走后,独自站在午门城头上,看看暮色四合的北京城风景,百万户人家房屋栉比,房屋下种种存在,种种发展与变化,听到远处无线电播送器的杂乱歌声,和近在眼前太庙松柏林中一声勾里格磔的黄,明白我生命实完全的单独。就此也学习ー大课历史,一个平凡的人在不平凡时代中的历史。很有意义。因为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那么就用这个学习理解“自己之不可理解”,也正是一种理解。”(19:117~18)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0 12:39:36
    —— 引自章节:一、“因为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
  • 我想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人半生的经历,他在生活和精神上持久的磨难史,虽然这已经足以让人感慨万千了;我希望能够思考一个人和他身处的时代、社会可能构成什么样的关系。现代以来的中国,也许是时代和社会的力量太强大了,个人与它相比简直太不相称,悬殊之别,要构成有意义的关系,确实困难重重。这样一种长久的困难压抑了建立关系的自意识,进而把这个问题掩盖了起来一一如果还没有取消的话。不过总会有那么一些个人,以他们的生活和生命,坚持提醒我们这个题的存在。我写过一篇《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讨论这个问题。文章结東时候说:“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不仅对个体生命更有价值,而且对社会、时代更有意义,却也不只是社会、时代单方面所能决定的,虽然在二十世纪中国,这个方面的力量过于强大,个人的力量过于弱小。不过,弱小的力量也是力量,而且隔了一段距离去看,你可能会发现,力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发生了变化,强大的潮流在力量耗尽之后消退了,而弱小的个人从历史中站立起来,走到今天和将来。”——张新颖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1 11:55:38
    —— 引自章节:[题记] 万千人在历史中而动……
  • 船行三天后即将到达宜的时分,沈从文不禁心潮暗涌:“江岸边有在作船的,许多人抬着木梁作龙骨,向架上搁去,孩子们乱跑,许多年沅水流域所见印象回复到我生命中时,我眼睛全湿了。因这种印象同时带回了我卅年前的心,完全的孤立、单独、脆弱,那些造船人近在我身边,彼此却隔着。那些杉树高摇摇的在堤坎边直矗而上,那些小房子白墙黑瓦,如只是特意为给人一种印象而排列得如此规矩整齐。那些小孩子,到处乱跑。那些用网子捞鱼的人,站在河边岩上不停的挥乱摇网。一切永恒。一切常在。而我和人的关系,却彼此在常动中。世界也在人的意志和信念中而改变,在改造。三三,要爱国家!要好好的来为国家多作几年事。看到这一切,使我只感到个人的渺小,以及生命的脆弱。我们国家太大了,历史太长了,而这一回变动又太重要了,个人适处身其间,接触了历史一点,也若成为历史一部门,要来叙说它,讴歌它,通不知从何说起。”“我似乎在一种完全新的感情中,来接受一切,来学习一切。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2 11:25:53
    —— 引自章节:一、到“群”里去
  • 后来又有公审大会,公审之后不久还有一次没收地主财产的活动,这个活动在沈从文的简单叙述里,也是如第一次公审大会的情形,有那种沈从文式的感受转折:地主家中大小十多口跪在屋前菜园地里,武装部队、农会人员把所有东西陆续搬走,锣鼓声震,群情兴奋,“人民全体行动都卷入在这个历史行进中” “但是到黄昏前走出院子去望望,丘陵地庄稼都沉静异常,卢音寺城堡在微阳光影中更加沉静得离奇,我知道,日里事又成为过去了。” 毫无疑问,时代的变动带来了新的空气,但同时不变的仍然长存,那就是“在农村中延续了一千年二千年的平静,由任何社会变动都搅不乱的平静”。为什么会有这种“搅不乱的平静”?沈从文说,“为的是土地中庄稼本来就是在平静中生长的”。(19;321)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2 11:32:23
    —— 引自章节:五、时代的锣鼓声,被土地的平静所吸收
  • 沈从文的思想最终通到了这里:一个伟大的文化创造的历史,一个少数艰国寂寞的人进行文化创造的传统。 由个人生命的现实遭遇而体认历史,会心一个文化创造的传统,又由历史和传统而确认自我、接受命运:“新的人民时代,什么都不同过去了,但在这个过程中,恐还不免还有一些人,会从历史矛盾中而和旧时代的某种人有个相同的情形。…应当接受一切,从而学习切。我在改造自己和社会关系,虽努力,所能得到的或许还是那个一一不可忍然而终于还是忍受了下去的痛苦!”(19;308-312)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2 11:42:12
    —— 引自章节:六、用温习旧年来过旧年
  • 沈从文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文学的困境和个人的现实困境,这两个方面也可以看作是一体的。他的文学遇了新兴文学的挑战,这个挑战,不仅他个人的文学无以应付,就是他个人的文学所属的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也遭遇尴尬,也就是说,他也不能依靠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来应对新兴文学;况且,他个人的文学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的主导潮流,也并非亲密无间。但他又不愿意认同新兴文学和新时代对文学的“事功”或“要求”。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来救助和支撑自己。一直隐伏在他身上的历史意识此时苏醒而活跃起来,帮助他找到了更为悠久的传统。千载之下,会心体认,自己的文学遭遇和人的现实遭遇放进这个更为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之中,可以得到解释,得到安慰,更能从中获得对于命运的接受和对于自我的确认。简单地说,他把自己放进了悠久历史和传统的连续性之中而从精神上克服时代和现实的困境,并进而暗中认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2 11:47:49
    —— 引自章节:七、“有情”的传统
  • 许多东西的命名、定名也是沈从文定的。比如玉衣,我们到一九六八年才从满城汉墓挖出一件完整的。过去被盗墓出来卖的这些零零碎碎的长方形玉片,四个角有孔,在历史博物馆展出的时候就说是古牌饰玉片。沈从文就在文章里说这个东西可能是玉衣,历史上的金缕玉衣。他的判断、预见,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六八年十多年以后就得到证实。他有深厚的对中国古代这些杂七杂八的工艺、文物的知识,不然的话做不出这个判断”。但在论文发表的当时,甚少有人会产生这样的认识。一九六八年发现满城汉墓,出土了金缕玉衣,王孖根据沈从文的指点,主持修复工作,这是全国第一件恢复成原来样子的玉衣,“郭沫若来看,他就为我鼓掌,一面鼓掌面说伟大伟大!”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2 11:59:58
    —— 引自章节:三、“外行”之“杂”
  • 前面提到沈从文是博物馆收购组成员之一,这项用心的工作,却带来了意外的困容。在一次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期间,历史博物馆在午门两廊精心布置了一个内部“反浪费展览”,展出的是沈从文买来的“废品”。不可思议的是,还让他这个“当事人”陪同外省同行参观,用意当然是给他难堪。什么“废品”呢?举两个例子。一件,从苏州花三十元买来的明代白绵纸手抄两大函有关兵事学的著作,内中有图像,画的是奇奇怪怪的云彩。这是教煌唐代望云气卷子的明代抄本,却被视为“乱收迷信书籍当成文物看待”的“浪费”。还有一件,是一整匹暗花子,机头上织有“河间府制造”宋体字,大串枝的花纹,和传世宋代范淳仁诰敕相近,花四块钱买来的。“因为用意在使我这文物外行丢脸,却料想不到反而使我格外开心。”这一事件除了表明沈从文在历史博物馆的现实处境和政治地位,还显示出,从文物的观念上来说,沈从文的“杂货铺”和物质文化史研究,确实不被认同,以至于被认为是“外行”而安排如此戏剧化形式的羞辱。多年以后提起这件事,沈从文还耿耿于怀:“当时馆中同事,还有十二个学有专长的史学教授,看来也就无一个人由此及彼,联想到河间府在汉代,就是河北一个著名丝绸生产区。南北朝以来,还始终有大生产,唐代还设有织续局,宋、元、明、清都未停止生产过。这个值四元的整匹花绫,当成“废品”展出,说明个什么问题?” (27;381,382) 沈从文的文物工作,从一开始,不仅要承受现实处境的政治压力,还要承受主流“内行”的学术压力。反过来理解,也正可以见出他的物质文化史研究不同于时见的取舍和特别的价值。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2 12:05:36
    —— 引自章节:三、“外行”之“杂”
  • 红卫兵押着他回去抄家,主要是想搜出点房契、地契之类的东西。他们当然搜不出这些根本没有的东西,却看到了很多书和唱片,就认为书和唱片有问题,特别是唱片,应该是沈从文收藏的“黄色唱片”。为了证明确实是他们以为的“黄色唱片”,这些不懂英文的红卫兵专门派人回学校请了一位英文教师,看过之后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唱片还是被全部拿走了。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7 12:31:42
    —— 引自章节:三、抄家
  • 七月中旬,急切希望恢复文物工作的心情,促使沈从文给博物馆革委会委员王镜如写了一封信;二十日,又给另一位革委会委员高岚写了一封约一万字的长信,几天后又改成略短的第二稿。他深感来日无多,在干校什么也不能干,这样“消极的坐以待毙,不是办法”,因此提出:“我要求极小,只是让我回到那个二丈见方原住处,把约六七十万字材料亲手重抄出来,配上应有的图像,上交国家,再死去,也心安理得!”(2235)这两封信他都是让沈龙朱看过之后转寄,沈龙朱转寄了第一封信之后,还专门去和王镜如谈了一次,谈话的结果使沈龙朱觉得第二封信没有必要再转寄,就自己留存下来。沈龙朱向沈从文转告了谈话的意思,其中最主要的是:干校组织和北京馆内没有直接领导关系,除非真正工作急需的人,才能申请调回;目前博物馆还是主要在搞运动,“改陈”根本没有提到日程上来;而沈从文自以为有重要价值的文稿材料,革委会领导劝告,“你的那几份资料,希望你自己能一分为二来看待,那是“还没有经过批判的',不能把它们全看成是方法全新的“唯物的。要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9 04:39:54
    —— 引自章节:四、请求和答复,暴雨袭击下的屋子
  • 当时的情景,沈从文多年后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一个军管会的文化部',廿一二白白脸小伙子,却装模作样把我叫去,说是一黄色作品,代为消毒。无害的,你自己拿走!见我沉默不语,便做成严肃神气说:你以为我没有文化吗?不服吗?”这倒真是我从来还不考虑到一个问题。他大致误认为我是什么高知,オ这么缺少自信因此我忙说:你比我高明多了,政治水平、思想水平都是大家有目共的。我还算不得白专,卅年前写了这些黄色有毒东西,多亏得一一指出,你处理那会有错?我赶忙把还我的一份破书乱稿,塞到预先准备的一个麻布口袋里,拖拖跌跌下了楼。既提不上公共汽车,因此约费了二小时,才拖到了我那个值得纪念的小住处 (26234-235)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9 04:29:40
    —— 引自章节:六、“连根拔除”
  • 九月十日,他给张兆和信中说:“我若已不可能再有机会恢复文物研究工作,只能从新环境条件出发,作点准备,较好使用七十以后有限生命,拿起笔来继续习作下去,亦意中事,并且也会在新路上走一段作出点成绩。只是不宜在成败上计得失。因为比较说来,是明明白白不可能作到如过去写短篇,近廿年搞文物那么显著突出的。不过对人影响虽不大,自得其乐必较多,何况还可望在这一格式中得到些较新纪录?等于在一老式车床上产生新装备!真正所谓古为今用!所以也不妨寄托一点假想,即将来人就体裁谈新诗到举例时,还会有一天在新选本中、新教材中,要提到,给以适当合理估价!”(22:368)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9 04:44:58
    —— 引自章节:五、“改业”之思、重病住院、申请
  • 三月三十日,沈从文写信给张兆和说,“房子一经住定,一切即无所谓了”。他坐在床上,写出了万言《关于马的应用历史发展》初稿,一切全凭记忆,大几百匹,甚至于过千匹马的形象,在头脑中跑来跑,且能识别它们的时代、性能和特征,和相关文化史百十种问题。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9 04:49:04
    —— 引自章节:六、贫农大院的小房间和纸上的六十个展柜
  • 沈从文右手指关节炎严重,甚至影响到右臂转动不自然,写字时关节疼痛,他也想到“有可能会忽然一天即失去作用,结東了五十年下笔不知自休的劳动”“但不必发愁,”因为,“还学会了用左手写字”! (22;520,521,522)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19 04:51:07
    —— 引自章节:六、贫农大院的小房间和纸上的六十个展柜
  • 至于想在社会动乱中“免过自全”,沈从文想得非常清楚:“据我这多年的经验体会,若我是社会前进的阻碍,预定中是被冲被刷的,即长年锁上门睡大觉,到头还是会来个一招,不可免避,也就正是文件中一再提到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因怕出麻烦而后退,行不行 我目前大致还是得不怕麻烦,不过分为个人不利而担心明知学懂了的,对目前和明天国家及本馆都有利,考虑不到个人,因而终于出了事故,以至遭到不幸,家中也就看开点好。”(24:58-60)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21 10:29:12
    —— 引自章节:一、“小处”和“大处”
  • 过去他还把“忘我”的工作当作“麻醉”痛苦、抵抗烦恼的方式现在,“忘我”激活了生命内在的能量,他在自觉的意义上体会到了生命深层的愉悦。倘若我们不能理解沈从文这种无法从社会人事层面来言说的愉悦的生命体会,就只能把他“忘我”的工作看成是完全消耗性的、受虐式的持续行为;其实,工作和生命是互相支撑着往前行,互相发着往上走。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21 10:29:12
    —— 引自章节:五、以“忘我”来恢复人的“潜伏能力”
  • 也是在一九八五年,一个杂志社几个人来采访,起“文革”的事,沈从文说,“在“文革”里我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所,我打扫得可干了。”来访者中有一个女孩子,走过去拥着老人的肩務说了句:“沈老,您真是受苦受委屈了!”没想到的是,沈从文抱着这位女记者的胳膊,嚎啕大哭。什么话都不说,就是不停地哭,鼻涕眼泪满脸地大哭。张兆和就像哄小孩子一样,又是摩挲又是安慰,才让他安静下来。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21 11:17:17
    —— 引自章节:七、最后的文字,最后的话
  • 巴金在家里一连几天翻看上海和北京的报纸,找不到老友的名字。直到十八日,新华社才发了简单的报道。人们究竟在等待什么?我始终想不明白。难道是首长没有表态,记者不知道报道该用什么规格? (查看原文)
    奋斗的大象🐘 2021-07-21 11:20:32
    —— 引自章节:八、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