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ffective Turn 短评

热门
  • 12 Eco 2018-05-09 09:26:30

    Affective turn,一言以蔽之:对身体、物质与技术的重新形构。Hardt序言主要梳理了Affect在Spinoza意义上(身心关系问题)的起源,最后他还不忘说说自己的affective-labor。Hardt毕竟是一个搞政治哲学的,他对affect在艺术中的巨大潜力竟然一笔带过……所以这本书的副标题是theorizing the social。相比这本书的编者Patricia,《The Neuro-Image 》的Patricia更加接近Deleuze论述的affect。所以,斯宾诺莎-加塔利-马苏米-哈特是“the political of affect”一路的,而德勒兹才真正发现了affect在艺术中的巨大潜力。

  • 3 党员福柯 2015-09-30 00:27:30

    慎选,一半的文章都挺实验性的,不是自传体就是纯理论,对熵理论那套实在接受无能。剩下一半的文章还是要基于情感劳动这一经验切入点,然后看脑洞开到多大。Hardt的前言言简意赅,交代了affective turn在Spinoza脉络上的起源以及他自己affective labour概念的双重意涵,点出了非物质类符码、信息、观念、图像对于情感能力及政治可能性的影响。

  • 4 蝴蝶飞噜 2018-03-19 16:53:21

    正文一點沒看,就快速瀏覽找關鍵句了...陸揚寫了一篇《“情感轉向”的理論資源》,比較易懂

  • 0 Adynamia 2015-10-13 12:27:37

    只有三篇文章值得一读

  • 0 闲人莫扰 2024-06-13 20:54:16 湖北

    这本书名声很响,但里面所选论文质量参差不齐,也就占个出版得早。导言和分析模特行业的情感劳动,以及最后一篇讲士兵创伤和生命政治的论文比较有收获,其他有些看得云里雾里,对熵理论接受无能,有些的确应该发表在文学期刊上。

  • 0 七斤 2024-05-20 14:58:23 湖北

    导论写得太好了,里面选的论文看不懂。导论翻译见《生产:德勒兹与情动》,同时The Affect Theory Reader也有收录

  • 0 云何不乐 2024-06-25 23:51:42 湖北

    这么厚的一本书,对我有用的似乎只有前言和导论。Michael Hardt在前言中提到情动同时涉及理智与激情、心灵与身体,让人们关注它们之间的关系(ix)。Patricia Clough的导论把情动转向放置于当时的历史变化中——资本积累与劳动力利用发生转变,对技术科学的运用已超过人类极限,人的自反性因而极大增强(3)——认为情动转向表达了身体、技术、物质的重新形构(2),并试图把握身体的物质性与时间性(4)。

  • 0 Mo.o.kiia_ 2024-11-25 20:07:12 英国

    熵一篇确实看不太懂...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