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于emotionality of texts, 用文本分析的方式着重关注了pain, hate, disgust, fear, love ,anger wonder等情绪如何承载了不公正的权力关系,并在signs和body中转换流动,生产能量。偏重于文化分析,有启发,但是缺少对制度、法律等相对较“实”一点的结构变量的关照,纯文本的分析容易将body和feeling分离,作者也在谈方法时自己提到了,不过还是有启发性的。
通過酷兒理論(操演建構了社會結構,而物化的社會結構又塑造身體;反對情感的精神化和私有化,批判忽視情感劇烈性的社會結構)將馬克思主義(情感資本的積累——積累過程被掩蓋——與物化:我不是愛他,是我流動的情感在他身體上物化)和精神分析(置換與壓抑)相結合。情感不來自心靈內部,不來自社會外部,相反是情感塑造皮膚,塑造主客體界限;當情感構造一個我們,都將他人排斥為非我;情感的產生,既包含歷史的文化和記憶,也牽涉個體多樣的反應:一樣的底層遭遇未必產生一樣的情感和反應。最後寄希望於solidarity,稱雖無同樣的感情、生活與身體,但我們是on common ground(共同的土地/特質),但我認為,考慮到“從地圖抹去”一類仇恨言論,威脅將來不共享土地,否定群體間相似性,所以如何可行,只能想像策略舉措。
呜呜呜写得太好了吧!边读边做笔记,完全舍不得读完的书,对pain/wound culture的反思和戴老师呼应了;fear中的空间政治;shame中的表演性,经由ideal与pride的转换;最爱的queer feelings(privileged losses问题)和feminist attachment。之前读情感研究觉得与实践勾联很少,而这本给出了很多可供实践的具体行动。要Stay uncomfortable within feminism, live at the edge of their skins...;也好喜欢对discomfort的定义:“not sinking into the places where we live and work.”
13 有用 党员福柯 2015-09-27 02:36:54
关注于emotionality of texts, 用文本分析的方式着重关注了pain, hate, disgust, fear, love ,anger wonder等情绪如何承载了不公正的权力关系,并在signs和body中转换流动,生产能量。偏重于文化分析,有启发,但是缺少对制度、法律等相对较“实”一点的结构变量的关照,纯文本的分析容易将body和feeling分离,作者也在谈方法时自己提到了,不过还是有启发性的。
13 有用 云何不乐 2019-11-21 16:27:04
通過酷兒理論(操演建構了社會結構,而物化的社會結構又塑造身體;反對情感的精神化和私有化,批判忽視情感劇烈性的社會結構)將馬克思主義(情感資本的積累——積累過程被掩蓋——與物化:我不是愛他,是我流動的情感在他身體上物化)和精神分析(置換與壓抑)相結合。情感不來自心靈內部,不來自社會外部,相反是情感塑造皮膚,塑造主客體界限;當情感構造一個我們,都將他人排斥為非我;情感的產生,既包含歷史的文化和記憶,也牽涉個體多樣的反應:一樣的底層遭遇未必產生一樣的情感和反應。最後寄希望於solidarity,稱雖無同樣的感情、生活與身體,但我們是on common ground(共同的土地/特質),但我認為,考慮到“從地圖抹去”一類仇恨言論,威脅將來不共享土地,否定群體間相似性,所以如何可行,只能想像策略舉措。
8 有用 千叶ゃ 2022-10-05 01:29:37 日本
有用的理论部分友邻云何不乐概括得很好,大概是:情感并非内在于人/物,而是在符号流通中被积累(like “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里类比马克思的资本流通和价值生产,我觉得很随便);情感有意向性,区分主我和他者(like “勿忘国耻”)继而作用于身体(砸车);积累多了情感变粘滞(sticky)最后变成去历史脉络的恋物(fetish)。例子全是英澳种族移民问题,隔太远很难带着脑子看;分析只用文本细读意象解读,没有取样代表性的说明,也没有一点生产和接受的分析 我觉得不行
5 有用 No Name🇵🇸✊ 2020-10-06 13:41:12
可能算我读的最engaging的一本书,两个小时只能读十页,有的时候一段要反复读好几遍,真是太喜欢了!
2 有用 长夜余火 2022-05-18 18:40:37
写的真好真好真好!!情感不属于个人也不属于集体,而是在边界和互动中生成,看了一堆情动理论的文献就你讲的最明白了,事实证明有些东西是可以这样讲清楚的
1 有用 无情焼芋吞噬者 2023-12-08 00:06:16 福建
作为一本学术作品文字如此美丽,真让人潸然泪下。情不发于内不源于外,而在流通中产生和积累,很合理哦。不过我觉得情感依然存在大量intrinsic与contingency,如果挨样分析情感体验背后的生成逻辑,也让人微感胆寒的:生活还是需要一点最后的不可知论和底裤。
1 有用 Aug. to Aug. 2024-04-25 16:34:05 上海
又是拿起《过一种女性主义的生活》deja vu的时刻,原来我早读过Sara Ahmed的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看来宇宙总是给我回旋镖式的电波。
1 有用 mīmī 2022-03-27 16:08:32
5555555
1 有用 Cindy lee 2022-11-26 10:59:53 荷兰
一般来说,大家认为负面情绪总被认为是不利于个人繁盛的,所以好的生活需要利用理性来规范情绪。但这种规范本身是不是一种规训?负面情绪是不是一种消极抵抗?我们可以从负面情绪里学习到的,可能比所谓的正面情绪更多
1 有用 溪山 2022-10-24 00:17:03 中国香港
圣经
0 有用 木易几点 2024-02-19 11:57:25 福建
只读了queer feelings这一章,再次验证了sara的queer是结构下的生成性能指 酷儿情感的有效当下分析
0 有用 垫鸟发言人 2024-03-06 05:57:42 英国
令人震撼的,有关what emotions do,可以说是一个发人深省地视角去审视感情的作用,以及感情如何被作用。抛开一些学术上的启发,可以说本书对于现在天天泡在身份政治甚至自己都有些逐渐想不明白的阶段,提供了很多私人向的答案。感谢,感谢,唯有感谢。
0 有用 溏心蛋 2024-01-23 22:05:24 福建
Ahmed借鉴了现象学理论(ie情感的意向性)阐述了emotion是如何既非within也非without地通过interaction进行传播,也用了psychoanalysis的理论(eg displacement)把情绪与个人史进行结合。affective value的部分说实话并没有看得很明白。Ahmed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写作者,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愈发流畅的:一方面章节之间的联动性很高,例如对pain(chapter1)的预期带来的fear&hate(2&3),fear与disgust(ch4)的关联etc;另一方面章节内的线索也很清晰。也很喜欢ch7在规范下live differently,discomfort的可能性和生成性的部分。最喜欢178
0 有用 遗忘诗行 2023-09-20 01:32:00 英国
情感不内在于物或人,而是在符号流通中被累积,并且在符号和身体中流动转换,并生产出他我之分和社群身份。affective theory其实很好理解,但是也许是作者是非英语母语者的缘故,车轱辘话来回地说,反而显得晦涩难懂。
1 有用 小当家 2023-07-16 17:47:59 北京
读得有点费劲其实。但是跟朋友们聊了还是觉得讨论的问题很有意思。情感可以被传递吗?谁能讲述情感,这背后的权力关系是什么。情感是怎么产生和流动的。pain不意味着是因为伤害,它可能被利用来复仇。怎样在意识到无法和解的前提下共处?
0 有用 蒙面的马科斯 2024-08-06 21:50:01 四川
越往后写越精彩
1 有用 卡煤拉曼 2022-07-11 17:41:49
除卻Ahmed關於精神分析的主體論和馬派價值流動混雜出來的奇怪理論,情感流動,確實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話題,情感流動連結了各類主體、符號,同時拋卻歷史。另外一個重點是,Ahmed指出種種負面情感(痛苦、恥辱、仇恨、恐懼、惡心)發揮了鼻正面情感更為重要的作用,至少是在state治理這個層面上,state依靠各種負面的情感凸顯出自己的love與ideal,甚至可以說,沒有仇恨就沒有愛。非常精彩。
0 有用 CCy 2022-07-09 11:26:49
呜呜呜写得太好了吧!边读边做笔记,完全舍不得读完的书,对pain/wound culture的反思和戴老师呼应了;fear中的空间政治;shame中的表演性,经由ideal与pride的转换;最爱的queer feelings(privileged losses问题)和feminist attachment。之前读情感研究觉得与实践勾联很少,而这本给出了很多可供实践的具体行动。要Stay uncomfortable within feminism, live at the edge of their skins...;也好喜欢对discomfort的定义:“not sinking into the places where we live and work.”
0 有用 评分记录仪 2024-12-01 10:55:04 天津
很喜欢作者蛋清和蛋黄的比喻,还有对待伤痛的态度。我们认识伤痛不是要去治愈并遗忘它,而是要学会与之共存、学会与永远不可能成为“我们”的“他们”相处。
0 有用 Alucia 2023-03-13 01:55:18 湖北
主打英美特色政治问题,谈的很多种族、移民、殖民、恐怖主义、lgbt和女权跟中国问题还是有些距离。章节上看,最喜欢疼痛那章、羞愧次之,其他的部分相较则新意稍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