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書名「conquest」一詞,也因為冷戰時代和作者畢生對文化衝突的興趣,此書長久被供奉在佛教「中國化」問題的神壇上(陳觀勝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陪祭,哪怕陳著不夠格與之相提並論)。這樣打開許理和不是不對,卻相當有限。許理和一直在問,要通過什麼樣的材料,要對材料也對我們自身問什麼樣的問題,才能窺見歷史上的漢傳佛教。在一個佛教被普遍視作印度的、佛教學者醉心神聖文本和教義闡釋的年代,許理和對本土漢文文獻的壓倒性的重視和社會史的取徑都是開山性的,末章對佛道交互歷史的探索如此前瞻,幾十年後才有跟進。長於史料也長於方法論上的突破,這是為什麼在佛教中國化早已成為一個偽問題之後,此書仍常讀常新。
作者: Zurcher, E./ Teiser, Stephen F. (FRW), 许理和 副标题: The Spread and Adaptation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isbn: 9004156046 书名: 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页数: 474 定价: USD 151.00 出版社: BRILL 出版年: 2006-12-31 装帧: Hardcover
6 有用 YING 2011-09-30 23:55:17
因為書名「conquest」一詞,也因為冷戰時代和作者畢生對文化衝突的興趣,此書長久被供奉在佛教「中國化」問題的神壇上(陳觀勝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陪祭,哪怕陳著不夠格與之相提並論)。這樣打開許理和不是不對,卻相當有限。許理和一直在問,要通過什麼樣的材料,要對材料也對我們自身問什麼樣的問題,才能窺見歷史上的漢傳佛教。在一個佛教被普遍視作印度的、佛教學者醉心神聖文本和教義闡釋的年代,許理和對本土漢文文獻的壓倒性的重視和社會史的取徑都是開山性的,末章對佛道交互歷史的探索如此前瞻,幾十年後才有跟進。長於史料也長於方法論上的突破,這是為什麼在佛教中國化早已成為一個偽問題之後,此書仍常讀常新。
4 有用 寂為樂 2016-05-26 02:28:13
史料详实,论证精辟。南方地区,士大夫,玄学。材料的组织方式大约是:地域- 高僧/僧团- 行为/影响。
0 有用 达西 2017-02-19 10:34:45
前两章
0 有用 李布白 2016-01-28 18:39:04
迄今为止读到的最好的早期佛教史专著。
0 有用 chainless 2020-11-08 15:47:15
做了讀書筆記
0 有用 尹嘤嘤 2018-02-08 05:44:06
到最後,竟是因為藝術史才讀了這本書。
0 有用 书遁 2023-04-25 15:18:32 福建
下面有人评论“征服”暴露了冷战思维,这个咋证实
0 有用 Мишка 2019-04-29 05:25:35
看过Zurcher的长距离传播模型
0 有用 南瓜少女 2024-01-18 11:44:45 中国香港
what an interesting read
0 有用 瓤给馕 2024-03-27 03:25:13 上海
很多人敩许理和不成,画虎类猫,都成了后现代叙事写作。原因主要在文献学功底不够,以及趣味恶俗却自以为得计。
1 有用 Lucius🥐 2019-08-31 19:42:28
半个世纪以前的书现在读仍然很牛逼,而且英文有助于我理解古代哲学概念和佛教概念。渐渐读到第五第六章,才意识到作者成书逻辑有多合理和严谨,在纷繁的魏晋时期,梳理出佛教如何逐渐在华夏土地上立足,真的是大家手笔
0 有用 L'île d'Orange 2022-12-08 08:12:22 德国
Fantastic!可以与汤先生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并列为早期中国佛教研究必读经典~
0 有用 韦衡 2018-03-25 19:58:28
对照05年中译版,始终不收太史文的导言,整体机翻味也浓,存在错译、漏译的问题。试举几例:113页(P86 )将简文帝错归于谢氏专政期;114页(P87)将precept译成“格言”,此处似“规则”更妥;115页(P89)将pejorative引申为“俏皮”,不太理解;116页(P89)“它们被‘定’或‘系’于论者对特定对象的见解上”一句,据原文主被动弄反;126页(P99)“无论在哪里它们都可以用来填补道安经录的疏漏之处”简直机翻,缺被动语气且不通;134页(P107)“他们实际上不得不去处理两大政治集团间的冲突”,原文主语作we;138页(P111)“作为中国将军”,联系姚襄暂时和晋合作,此处Chinese似乎特指晋;139页(P112)自(参…)后漏翻Again至character一句。
0 有用 陆佳 2019-03-12 21:18:14
学术和文字交相辉映。资料翔实,中英文交互看,实在美不胜收。永不过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