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siders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Soo Yung 2015-09-17 09:58:27

    好一个Moral Entrepreneurs! 原先是为了Becoming a Marihuana User而来,结果Becker的大腿真没有抱错。第一章把握Deviance非常精准,在代入“反叛”判断前应思考是谁树立了这个局、这些规章,从而到第二章谈Sequential Model,人是如何一步步开始进入“反叛”、并规避风险和道德指责,接受、内化“反叛者”这个身份,甚至与他人脱节。毕竟单一地观察Simultaneous,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反叛”这个复杂的现象。最精彩的当属是第七第八章,Moral Entrepreneurs这个词真是太有意思了,大麻就是极好的例子!Rule Creators本身将道德enforce在他人身上,甚至成为一个“恶性”循环,不断将更多的道德绑架于人,值得重读 M

  • 1 Tony Yet 2015-03-29 10:04:44

    极其有趣的关于deviance的研究

  • 0 Woodring 2010-04-27 23:43:17

    图书馆借出来的是1963年版~那脆弱的泛黄的纸阿~

  • 0 Eric 2015-12-16 13:28:14

    好的音乐家才是好的社会学家

  • 0 川口那小子 2013-02-21 06:33:37

    At least in fantasy, people are much more deviant than they appear.

  • 0 宇凡 2022-09-21 02:05:00 英国

    真的只是一本论文集。。很多地方其实有些自相矛盾或者不够融贯。但经典终究是经典,最后的多年后的反思尤其值得一看,呼应了Becker就职社会问题学会会长演讲时的名篇标题:究竟你站在哪一边?!这不是批判或公共社会学,而是在于:社会学家的材料总是有限的,你用谁的材料呢?道德判断会基于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是基于社会事实。Is就这么和Ought连接起来了。

  • 0 疍民 2022-10-21 02:13:34 美国

    哈佛校外的Raven二手书店购入(非常好的一家书店,规模、歌单、书籍选择陈列都很合我心意),在波士顿去纽黑文的大巴、纽黑文去纽约的火车、纽约地铁以及中央公园的长椅上分几次看完了。其实我感觉最好看的是末尾的两篇回忆文章,作者用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Outsiders大热的原因以及Mary Jane在美国逐渐合法化的历程,可以说是“把自己作为方法”了,但偏偏是在纽约,街上弥漫着大麻烟散尽后的气味,时不时就会迎头撞上一位明显磕嗨了的黑人大哥,衣衫褴褛手舞足蹈嘴里念念有词,时不时向行人大吼。我认同作者的分析方法,但对他的政治观点持保留态度,可正如他所言,这二者恰恰是不可分的。

  • 0 0000 2022-07-14 03:04:50

    labeling theory

  • 0 飞哆 2019-10-15 09:48:44

    研究生时代的作品,和Goffman一样初版1963。这本是1973版翻印,比初版添了一章“标签理论再思考”(最后一章)——为了解释对标签“学说”的攻击。Becker没把Labeling说成是theory,甚至要求不这么说,且对两个方向的攻击(1左派Gouldner对他做学问的态度;2对社会问题的定义)只是简单回应。日后忙着做艺术社会学去了:)。当下的批评见Abbott2001第三章。【不过这个风格确实可以说“真他妈芝加哥”】

  • 0 怪杰 2022-04-23 17:31:02

    For the book club. Interesting to see how legislation creates a certain group of outsiders in terms of using marijuana. Subaltern communities are the same.

  • 0 保持安静不打扰 2020-11-01 17:46:11

    大一读了其中一个Chapter后念念不忘…研究生终于有机会读完了,某些方面来看仍然是mind blowing…【所以初版到底是几几年出版的啊

  • 0 半吨饭量 2022-10-26 10:37:53 美国

    labeling theory

  • 0 柴犬毛毯 2019-01-17 12:01:59

    "The musician is conceived of as an artist who possesses a mysterious artistic gift setting him apart from all other people." 音乐家对自身的认知(以及他们的整个文化)是如此的一致吗?我是怀疑的,但又想起诸如“没人需要一幅1:1的地图”之类的话来。或许民族志中呈现出的“coherent culture”也该被算作一个心照不宣的谎言?

  • 0 发芽土豆 2017-11-02 01:10:05

    deviance is a process. both equation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o study the process. be sympathetic and patient.

  • 0 鲁本斯(下头中 2021-10-20 12:19:56

    易读且有启发性的一本好书,适合我这种入门者

  • 0 👾 2019-07-02 17:37:34

    啃英文原著有点难,但是对构建一个越轨社会学的思维体系是蛮有用的

  • 0 小龙虾 2018-02-11 08:44:25

    最后两章还行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