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看完此书,有许多话要说。首先我要感谢这本书的作者邵建老师,哪怕他的观点并非尽数经得起推敲,因为在一般的文学史叙述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述中,唯鲁为是的状况较为严重,有的学者甚至以“拥鲁派”自居,言语间已经带有“两个凡是”的味道了——这种“鲁卫兵”式的促狭和偏颇气息,恐怕是“鲁迅遗产”的一个典型标识。前一阵子重看钱理群老师的文章,有一点耐人寻味:他是将毛泽东和鲁迅并举为精神导师的。从邵建对鲁迅显得苛刻的批评中,我倒是能嗅出几分批毛的影子,实际上邵建的叙述是掐住了鲁迅和毛泽东共通之七寸。由于个人经历和气质原因,原先我也在立场上、观念上高度服膺鲁迅的仇恨观,甚至昨天还在为脱不尽戾气而自我辩护,但如此病态的偏至却是和“正义的怒气”分不开的,这恰恰是胡适所警惕的。第一遍读不多挑刺,只因此书能促我反省。
一直不喜欢鲁迅,可能是因为跟毛一样好斗一样瑕疵必报吧。宽容真的是非常重要非常必需的一个品质啊。胡适真的需要被大家重读!
向胡適先生學習:寬容、溫和、建設。——如果能早一點學到就更好了。
糟糕透顶,黑鲁迅黑得一点水平都没~
作者的立场太明显了,有失公正。
这么明显的褒胡贬鲁实在显示了作者自由主义的立场,不过真喜欢这本鸟书!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胡适和鲁迅政治理念的比较,辅以二人的个性比较,实则捧胡贬鲁,窃以为不甚公允。胡的个人魅力建立在其所信奉的自由主义基础上,鲁的成就主要在文学领域,双方在政治领域的交叉点,鲁自不是胡的对手,但一进入文学领域,则高下立判了。
就是说:“对政治一无所知的文人,真不配评价鲁迅。”作者这么想要恭维胡适式的民主和自由,就去恭维嘛,为什么要带鲁迅?就胡适的那些政治主张,什么“好人政府”,什么反对社会革命,主张阶级调和与改良资本主义……有哪个是着调的,哪个能落在实处?这么一个在现实碰壁跑到美国去的理想主义逃兵,还有人夸他呢?
: K825.4/4633-65
1.对胡适的自由主义政治倾向的解读比较有价值,对鲁迅的“挖苦”却意义不大;2.书中有关胡适的材料多是余英时先生用过的,但未标示转引——存疑
邵氏有非常明显以至于偏激的倾向性。也正是基于此,我推荐时人一读:中了太深的鲁迅毒,吃吃另一边的虎狼之药也是好的。 若不在今日之中国,则只有三星,不读也罢。
要自由主义
学术味较浓,没读完。但能看出是本好书,虽然做着是带着很明显的立场去写这两个人的,对鲁迅难免一家之言了。
敢黑我迅哥儿!!!!!!!
深刻,有力度——“人的现代化”,还是“制度的现代化”?
如今的社会固然需要鲁迅,可我们确实把胡适抛弃得太久太远了,是时候让胡适回到我们普通人的身边来了。一味批判的结果是,如今我们批判的现象,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出现在鲁迅的笔下了。历史惊人巧合,批判同会让人麻痹与漠然。
购于“德芭与彩虹”书店(这是一个punk city 武汉!)
写得好
或是“火与剑”,或是宽容
“读鲁迅的书,走胡适的路”
> 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
32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4-08-29 23:33:16
看完此书,有许多话要说。首先我要感谢这本书的作者邵建老师,哪怕他的观点并非尽数经得起推敲,因为在一般的文学史叙述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述中,唯鲁为是的状况较为严重,有的学者甚至以“拥鲁派”自居,言语间已经带有“两个凡是”的味道了——这种“鲁卫兵”式的促狭和偏颇气息,恐怕是“鲁迅遗产”的一个典型标识。前一阵子重看钱理群老师的文章,有一点耐人寻味:他是将毛泽东和鲁迅并举为精神导师的。从邵建对鲁迅显得苛刻的批评中,我倒是能嗅出几分批毛的影子,实际上邵建的叙述是掐住了鲁迅和毛泽东共通之七寸。由于个人经历和气质原因,原先我也在立场上、观念上高度服膺鲁迅的仇恨观,甚至昨天还在为脱不尽戾气而自我辩护,但如此病态的偏至却是和“正义的怒气”分不开的,这恰恰是胡适所警惕的。第一遍读不多挑刺,只因此书能促我反省。
10 有用 老周 2013-05-13 02:08:15
一直不喜欢鲁迅,可能是因为跟毛一样好斗一样瑕疵必报吧。宽容真的是非常重要非常必需的一个品质啊。胡适真的需要被大家重读!
8 有用 蔚藍 2012-03-13 13:56:07
向胡適先生學習:寬容、溫和、建設。——如果能早一點學到就更好了。
8 有用 阿普 2014-04-20 23:54:42
糟糕透顶,黑鲁迅黑得一点水平都没~
5 有用 行走的笔尖 2012-04-15 11:05:53
作者的立场太明显了,有失公正。
3 有用 了凡 2010-10-11 18:00:51
这么明显的褒胡贬鲁实在显示了作者自由主义的立场,不过真喜欢这本鸟书!
3 有用 iuyivjhvjhf 2019-10-09 17:05:43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胡适和鲁迅政治理念的比较,辅以二人的个性比较,实则捧胡贬鲁,窃以为不甚公允。胡的个人魅力建立在其所信奉的自由主义基础上,鲁的成就主要在文学领域,双方在政治领域的交叉点,鲁自不是胡的对手,但一进入文学领域,则高下立判了。
2 有用 沈尹白 2023-11-07 20:00:00 河北
就是说:“对政治一无所知的文人,真不配评价鲁迅。”作者这么想要恭维胡适式的民主和自由,就去恭维嘛,为什么要带鲁迅?就胡适的那些政治主张,什么“好人政府”,什么反对社会革命,主张阶级调和与改良资本主义……有哪个是着调的,哪个能落在实处?这么一个在现实碰壁跑到美国去的理想主义逃兵,还有人夸他呢?
0 有用 蝉 2014-04-02 10:57:58
: K825.4/4633-65
0 有用 Joseph.C 2008-10-01 16:26:50
1.对胡适的自由主义政治倾向的解读比较有价值,对鲁迅的“挖苦”却意义不大;2.书中有关胡适的材料多是余英时先生用过的,但未标示转引——存疑
1 有用 Lee 2018-02-12 15:48:08
邵氏有非常明显以至于偏激的倾向性。也正是基于此,我推荐时人一读:中了太深的鲁迅毒,吃吃另一边的虎狼之药也是好的。 若不在今日之中国,则只有三星,不读也罢。
0 有用 Sunrise 2009-03-22 12:14:04
要自由主义
0 有用 欧阳二狗 2015-05-24 18:07:57
学术味较浓,没读完。但能看出是本好书,虽然做着是带着很明显的立场去写这两个人的,对鲁迅难免一家之言了。
0 有用 霏雨忆曦 2015-05-09 10:05:28
敢黑我迅哥儿!!!!!!!
0 有用 百泉轩 2009-03-04 16:27:44
深刻,有力度——“人的现代化”,还是“制度的现代化”?
0 有用 正切函数 2012-08-28 08:29:13
如今的社会固然需要鲁迅,可我们确实把胡适抛弃得太久太远了,是时候让胡适回到我们普通人的身边来了。一味批判的结果是,如今我们批判的现象,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出现在鲁迅的笔下了。历史惊人巧合,批判同会让人麻痹与漠然。
0 有用 李小白撕裂了 2011-01-09 23:10:18
购于“德芭与彩虹”书店(这是一个punk city 武汉!)
0 有用 Q 2010-10-12 08:49:09
写得好
0 有用 安安然 2012-01-22 18:31:58
或是“火与剑”,或是宽容
0 有用 任方言 2010-07-11 22:57:33
“读鲁迅的书,走胡适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