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類學家。1949年起研究印度,發表《南印度某次卡斯特》(Une sous-caste de l'Inde du Sud, 1957)與本書(1966);繼而反省西方文明,發表《從曼德維爾到馬克斯》(From Mandeville to Marx: The Genesis and Triumph of Economic Ideology,法文原版:Homo Aqualis I: genese et epanouissement de l'ideologie economique, 1977)、《個人主義論文集》(Essais sur l'individualisme. Une perspective anthropologique sur l'ideologie moderne, 1983)...
法國人類學家。1949年起研究印度,發表《南印度某次卡斯特》(Une sous-caste de l'Inde du Sud, 1957)與本書(1966);繼而反省西方文明,發表《從曼德維爾到馬克斯》(From Mandeville to Marx: The Genesis and Triumph of Economic Ideology,法文原版:Homo Aqualis I: genese et epanouissement de l'ideologie economique, 1977)、《個人主義論文集》(Essais sur l'individualisme. Une perspective anthropologique sur l'ideologie moderne, 1983)。
原文摘录 · · · · · ·
One must note briefly a strict implication of the system which is of the greatest importance. This is its relationship to time. Traditional society in general is seen as stable, it eliminates 'lived' time by means of the myth, which transfers 'lived' reality to the plane of the eternity of thought, and also by means of *rites de passage*, which regulate the flow of time into a series of stable states, like stretches of water connected by ritual lock-gates. The myths refer to the time of the origins of everything, which is properly the absence of time, and, compared with the atemporal model, nothing occurs in time except degeneration.
This property of traditional societies is at a maximum in this case, where it is extravagantly expressed: the four ages (*yuga*) mark the progressive degener... (查看原文)
0 有用 布里奇 2017-05-21
本书的逻辑十分清晰,首先指出阶序的宗教基础,即洁净与不洁,在此基础上,通过印度社会、西方社会和抽象出来的意识形态所体现的阶序,来证明自己所提出来的阶序理论的合理性和普遍性,杜蒙将其比喻为“慈悲圣母斗篷”的意识形态,总是将与之处于并存、衍生或对立关系的现象置于自己的逻辑框架之内,将它们含括。
0 有用 Johnny 2018-05-10
我们都是在公交站等公交车的人
0 有用 奥兹的铁皮人 2009-03-30
这是我读过野心最大的人类学著作,可惜人家不搭理他。
0 有用 王荣欣 2010-01-27
可以引进到大陆,有些名词(包括人名)需要修改 (阅览)
0 有用 浊克斯 2019-02-01
洁与不洁的角度比其他都有劲一些
1 有用 Chopin J.F.YU 2019-10-20
1)法國學者這種絮絮叨叨的論述方式,對讀者真的不夠友善,耐著性子才能讀完,很辛苦;2)頁108,「……潔淨與不潔淨的對立……是階序的基礎……也是隔離的基礎……也是分工的基礎」;3)頁129,「……在普遍的價值天平下,在西方直接從善于惡所推衍出來的那個價值領域,在印度教思想中是由潔淨與不潔所佔據,但後者所採取的區別標準並非絕對性的,而是相對性的」。杜蒙在本書中想要闡述的,大概是對西方傳統下的平等以及... 1)法國學者這種絮絮叨叨的論述方式,對讀者真的不夠友善,耐著性子才能讀完,很辛苦;2)頁108,「……潔淨與不潔淨的對立……是階序的基礎……也是隔離的基礎……也是分工的基礎」;3)頁129,「……在普遍的價值天平下,在西方直接從善于惡所推衍出來的那個價值領域,在印度教思想中是由潔淨與不潔所佔據,但後者所採取的區別標準並非絕對性的,而是相對性的」。杜蒙在本書中想要闡述的,大概是對西方傳統下的平等以及individualism等概念的反思;4)頁186-187:「卡斯特有兩種:擁有土地者和沒擁有土地者……擁有土地的卡斯特也就是『宰制卡斯特』,享有經濟權力……也享有政治權力……此外的其他卡斯特則全部都是依附性的。」……看來莫迪大仙需要做的,是土改呀XD。。。 (展开)
0 有用 浊克斯 2019-02-01
洁与不洁的角度比其他都有劲一些
0 有用 Johnny 2018-05-10
我们都是在公交站等公交车的人
0 有用 布里奇 2017-05-21
本书的逻辑十分清晰,首先指出阶序的宗教基础,即洁净与不洁,在此基础上,通过印度社会、西方社会和抽象出来的意识形态所体现的阶序,来证明自己所提出来的阶序理论的合理性和普遍性,杜蒙将其比喻为“慈悲圣母斗篷”的意识形态,总是将与之处于并存、衍生或对立关系的现象置于自己的逻辑框架之内,将它们含括。
0 有用 林舒涯 2016-09-26
平等主义与阶序都只是人类意识形态中的一种而已,当然,共产主义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