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部从个人经验角度观照宗教作用的著作。作者对皈依、悔改、神秘主义等宗教经验进行探讨,并以伏尔泰、惠特曼、爱默生、路德等思想家的宗教经验为例。虽然讨论的是严肃的宗教哲学命题,但书中和和分析了大量的个体传记资料,叙述生动,情节跌宕,充满了小说的趣味。
本书是作者从个人经验角度对宗教经验进行探讨的著作,全书二十讲的内容都属于描述人的宗教构成,在第二十讲中,我提示了我个人在哲学上的结论。主要内容包括宗教与神经学、主题界学、健全心态的宗教经验、病态的灵魂、自我分裂与统合、圣徒性的价值等。
宗教经验之种种的创作者
· · · · · ·
-
威廉·詹姆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著有《心理学原理》(1890)、《对教师讲心理学和对学生讲生活理想》(1899)、《实用主义》(1907)、《多元的宇宙》(1909)、《真理的意义》(1909)。
目录 · · · · · ·
译者导读 宗教与心理学对话的开端
前言
第一讲 宗教与神经学
第二讲 主题界学
第三讲 不可见的实在
第四讲、第五讲 健全心态的宗教经验
第六讲、第七讲 病态的灵魂
第八讲 自我分裂与统合
第九讲 皈依
第十讲 皈依(结论)
第十一讲、第十二讲、第十三讲 圣徒性的特质
第十四讲、第十五讲 圣徒性的价值
第十六讲、第十七讲 神秘主义
第十八讲 宗教哲学
第十九讲 宗教经验的其他特征
第二十讲 结论
后记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前言
第一讲 宗教与神经学
第二讲 主题界学
第三讲 不可见的实在
第四讲、第五讲 健全心态的宗教经验
第六讲、第七讲 病态的灵魂
第八讲 自我分裂与统合
第九讲 皈依
第十讲 皈依(结论)
第十一讲、第十二讲、第十三讲 圣徒性的特质
第十四讲、第十五讲 圣徒性的价值
第十六讲、第十七讲 神秘主义
第十八讲 宗教哲学
第十九讲 宗教经验的其他特征
第二十讲 结论
后记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西方宗教学名著(共2册),
这套丛书还有
《神圣的存在》
。
喜欢读"宗教经验之种种"的人也喜欢 · · · · · ·
宗教经验之种种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快跑,不要读,垃圾翻译
如题。 几年没登的豆瓣,特意下载app登上来,因为我实在是受不了这个垃圾翻译了。 译者尚新建还是北大哲学教授。所以这是您找学生翻的吗?你要不要问问学生是不是偷懒机翻了?据说现在讲机翻会被退学?没事,我已经大学毕业十多年了。还是,您自己翻译的? 买了另一个译本的电...
(展开)

我们最深刻的归属之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宗教是指个体在其孤独的状态中,当他认定自身与其所认定的神圣对象有某种关系时的感觉行动与经验” 詹姆士不是从制度和习俗的角度,也不从宗教的起源和历史下手,他并不做存在判断,而是从价值命题的角度来考查宗教。他解释了非理性和潜意识的力量,指出了理性的局限性以及宗... (展开)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 Study in Human Nature (1902)
William James: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 Study in Human Nature (1902)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was first presented as a series of lec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in 1901. To prepare for the talks, Harvard p...
(展开)

不比不知道 商务(唐钺)VS 华夏(尚新建) 部分目录和正文译文对比
[宗教经验之种种] 第一讲 宗教与神经学(第1页) 引论:这一组演讲不是人类学的,而是讨论个人的经验。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事实上,宗教人往往是神经病态的。对于为上列理由而排斥宗教之医药的唯物论加以批评。 推翻宗教起源于性欲之说。心的一切状态都有神经上的条件。心态...
(展开)
> 更多书评 2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1 )
-
华夏出版社 (2005)8.7分 458人读过
-
Forgotten Books (2008)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02)8.6分 350人读过
-
海南出版社 (2016)8.7分 12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有时候会想到谈论意义 (信心不逆熊先生)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群体心理学相关书籍 (秋雨梧桐)
- 对人的理解、驾驭、操控 (秋雨梧桐)
- 哲学书目:FROM THE BIG QUESTIONS (戴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宗教经验之种种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Dan 2014-05-23 23:01:07
华氏103度是真理发生与萌芽的合宜温度,不完善的心灵更适合见证神迹,或者去达成神的意图。很多有趣的八卦和吐槽,不过得耐得住一波又一波的情感堆砌。
7 有用 会打字的跳舞机 2013-02-23 01:12:51
大二买的这书,这些年尝试多次都没能进入文本,而昨晚加今天的地铁上一口气读完了,多么神奇。看来宗教和阅读都是一种intercourse。“宗教经验断然证明的,只是:我们能够经验到与比我们自己更大的一个something会合,并且从这种会合,得到我们最高的安恬。”我离皈依大概还有一段路要走。
1 有用 高尔吉亚 2018-11-17 17:00:05
还是喜欢十年前这种简朴雅致的装订方式不像现在出版社动不动精装版翻起书来特别不方便,这本书从《超越自我之道》里提到笑气的时候引用过,随便翻了一下就发现全是我最感兴趣的而且原来我也是病态灵魂?翻译太棒了,果然湾湾的专业翻译秒杀内地翻译啊。在文化引进和翻译上我们还是比台湾落后太多太多。
0 有用 茶咩咩你不要慌 2011-03-28 21:28:19
说是宗教心理学的著作,但和现在认为的“心理学”差别还是太大了。还是归为哲学比较好吧。
0 有用 一个叶菲莫夫 2010-11-22 10:54:29
我在窥探,那些宗教感情和非宗教者领会的对神圣之感究竟有何区别。和我已经相遇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将我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