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 威廉·格纳齐诺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原作名: Ein Regenschirm für diesen Tag
译者: 刘兴华
出版年: 2008-1
页数: 180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8074187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原作名: Ein Regenschirm für diesen Tag
译者: 刘兴华
出版年: 2008-1
页数: 180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8074187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黄集伟的一架好书 (饥饿艺术家)
- 一湄私人书橱 (一湄)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1 (default:)
- 我们都是标题党。已满。 (DUVET才没)
- 毕希纳文学奖(Georg-Büchner-Preis) (康叔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一把雨伞给这天用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A-sun* 2012-04-16 09:08:33
「我不再试图去理解,而是去找其他比较容易理解的事物。由此一来,几乎所有发生的事,我往往只懂得开始的那一部分。很快,我就卷入了许多层层交错的初步理解中,而我也说不上来,这些理解到底是要对我解释什么。至今,只要事情过于复杂,而我又要重新理解时,我就中断理解,同时陷入一种天真的守候情绪中。问题其实在于,积聚在我脑袋里的初步理解数量过多。」
16 有用 小米=qdmimi 2010-08-11 22:05:31
封面好过内容
1 有用 Comel 2012-02-18 18:44:28
一开始读的时候简直混乱不堪,而后就逐渐读出味道来,让人想起菲利普·图森的风格,不同的是,图森更注重通过哲学化、符号化的角度去探讨人的生存状态,而作者则更偏向于将生活象征化、形式化来揭示小人物的内心思想状态。简而言之,图森的环境是生存的一部分,而作者则将环境作为诱发心灵思想的客观工具,动机性更明显。因此在意识流叙事中显得不流畅,而结尾的突兀则是全文的缩影。
30 有用 junepig 2015-11-29 19:31:17
特别喜欢格纳齐诺这种黑色幽默意识流的风格。他属于极端敏感的一类人,可以意识到生活的诡异和不被认同,这种诡异通过世界上的种种向他呈现,就像陌生人手中糖纸的“窸窣”,生存如走入雨天,身体如遮蔽风雨的雨伞——那也会是湿漉漉的格格不入感啊。结局好像有点乐观,有点自顾自地被感化,但我知道他永远也无法摆脱他的人生的不被认同感。
0 有用 米姐起飞 2008-03-27 11:23:11
那么淡定的人生 活下去罢 惊喜不定藏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