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遠流出版社
副标题: 小镇冤案纪实
译者: 宋伟航
出版年: 2007-12-1
页数: 416
定价: 14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9573262015
内容简介 · · · · · ·
一九七一年美國大聯盟的選秀會上,奧克拉荷馬州第一位被選中的新秀隆恩?威廉森,和奧克蘭運動家隊簽約,就此告別家鄉小鎮埃達,踏上大聯盟職棒的征途。但六年後,他卻因手傷和嗜酒、嗑藥、女色等惡習而落魄返鄉;職棒夢碎,也開始有了精神疾病的症狀。
一九八二年,埃達一名二十一歲的雞尾酒女侍黛博拉.蘇.卡特遭到姦殺,案發五年,埃達警方一直未能破案。不過,他們卻把嫌犯的矛頭指向隆恩.威廉森和他的朋友丹尼斯.佛瑞?;至於原因,始終如謎。兩人在一九八七年終於被捕,以死刑謀殺罪起訴。由於沒有實證,檢方僅以垃圾科學和監所抓耙仔、人犯的證詞為本,兩人被判有罪。丹尼斯.佛瑞?處以終身監禁,隆恩.威廉森被判死刑。十二年後,一九九九年的DNA比對才還兩人清白。隆恩.威廉森卻在出獄五年後去世……
這是約翰.葛里遜寫的第一本非小說,探討美國小鎮的司法嚴重歪曲的實況,是他所有作品裡最為特出...
一九七一年美國大聯盟的選秀會上,奧克拉荷馬州第一位被選中的新秀隆恩?威廉森,和奧克蘭運動家隊簽約,就此告別家鄉小鎮埃達,踏上大聯盟職棒的征途。但六年後,他卻因手傷和嗜酒、嗑藥、女色等惡習而落魄返鄉;職棒夢碎,也開始有了精神疾病的症狀。
一九八二年,埃達一名二十一歲的雞尾酒女侍黛博拉.蘇.卡特遭到姦殺,案發五年,埃達警方一直未能破案。不過,他們卻把嫌犯的矛頭指向隆恩.威廉森和他的朋友丹尼斯.佛瑞?;至於原因,始終如謎。兩人在一九八七年終於被捕,以死刑謀殺罪起訴。由於沒有實證,檢方僅以垃圾科學和監所抓耙仔、人犯的證詞為本,兩人被判有罪。丹尼斯.佛瑞?處以終身監禁,隆恩.威廉森被判死刑。十二年後,一九九九年的DNA比對才還兩人清白。隆恩.威廉森卻在出獄五年後去世……
這是約翰.葛里遜寫的第一本非小說,探討美國小鎮的司法嚴重歪曲的實況,是他所有作品裡最為特出的一本。
無辜之人-小鎮冤案紀實的创作者
· · · · · ·
-
约翰·格里森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約翰‧葛里遜(John Grisham)
一九五五年生於美國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大學法學院畢業,曾任執業律師、州議員。現居美國維吉尼亞和密西西比州。從小家貧的葛里遜曾夢想成為職棒球員,爾後興趣漸漸轉向文學。在近乎十年的法界生涯中,葛里遜看遍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案件,並利用公餘將其轉化為小說養分。一九八七年寫完第一本小說《殺戮時刻》(A Time to Kill)後,出版社反應冷淡,他卻未放棄,繼續寫第二本小說《黑色豪門企業》(The Firm),結果一炮而紅。走紅之後,葛里遜辭去法界工作,成為專職作家,平日仍醉心於棒球運動。
葛里遜擅長描寫法庭與人性,迄今著有十九本小說,本本暢銷,堪稱排行榜上的常勝軍,其中七部小說曾改編為電影。他的作品已被翻譯成二十九種語言,全球的銷售量超過七千萬冊,曾被《出版人週刊》譽為「90年代最暢銷的小說家」,而與史蒂芬.金(Ste...
約翰‧葛里遜(John Grisham)
一九五五年生於美國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大學法學院畢業,曾任執業律師、州議員。現居美國維吉尼亞和密西西比州。從小家貧的葛里遜曾夢想成為職棒球員,爾後興趣漸漸轉向文學。在近乎十年的法界生涯中,葛里遜看遍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案件,並利用公餘將其轉化為小說養分。一九八七年寫完第一本小說《殺戮時刻》(A Time to Kill)後,出版社反應冷淡,他卻未放棄,繼續寫第二本小說《黑色豪門企業》(The Firm),結果一炮而紅。走紅之後,葛里遜辭去法界工作,成為專職作家,平日仍醉心於棒球運動。
葛里遜擅長描寫法庭與人性,迄今著有十九本小說,本本暢銷,堪稱排行榜上的常勝軍,其中七部小說曾改編為電影。他的作品已被翻譯成二十九種語言,全球的銷售量超過七千萬冊,曾被《出版人週刊》譽為「90年代最暢銷的小說家」,而與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並稱美國「暢銷書四大天王」,也創造了「小說還在寫,電影就決定開拍」的這一「好萊塢影視出版」生產模式。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希望我既不是去天堂,也不是去地狱。我希望,在我死去的时候,就此睡去,再也不要醒来,也不要有疆梦。长眠,正如你在一些墓碑上所看到的那样,那正是我所期昐的。因为我不愿意再次受审,不希望谁再来审判我。在死囚区的时候,我问自己,如果明知要经历这些,我为何还要存在世上,甚至为何要来到这世上?我几乎要诅咒父母把我带到世间,这样很不好。如果有机会再来一次,我宁可不要出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56页 -
在各个城市,刑事技术专家的工作量都是惊人的,这导致他们难以维持程序和行为的职业水准。而在小镇,警察未经培训,不受制约。谋杀和强奸仍然是令人震惊的事件,人们需要正义,并且需要正义马上实现。他们,市民和陪审员,相信他们的政府会依法行事。而当政府没有这样做时,结果就是罗恩·威廉森和丹尼斯·弗里茨蒙冤。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5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無辜之人-小鎮冤案紀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無辜之人-小鎮冤案紀實"的人也喜欢 · · · · · ·
無辜之人-小鎮冤案紀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执法者的渎职和偏见:一个错判,耗尽无辜人的一生

没有谁的人生应当被牺牲

2019年闲书021
> 更多书评 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 )
-
译林出版社 (2018)7.6分 136人读过
-
Doubleday (2006)8.3分 43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07)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Dell (2007)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推理书架(台版)-欧美、中国 (wangz)
- ☆台譯 宋偉航 (the Wor(l)d)
- 推理 紫金3 (微不足道)
- 秃九 (晚霞里游泳的鱼)
- 约翰 格里森姆(葛里逊) (libiny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無辜之人-小鎮冤案紀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feanor 2016-09-28 12:57:15
現實比小說荒謬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