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发生在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太平天国运动,不断被人们改写和重塑。曾经热极一时的太平天国研究,目的往往不那么纯粹,所以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也未必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各种出于不同目的的涂抹,非但无助于人们廓清和理解那段沧桑的历史,反而让这段迷雾重重的历史更加混乱难辨。
如今,著名历史写作狂人赫连勃勃大王以发自历史良心深处的冷静审视,广泛搜罗中西文献、深入细致分析人物事件,重新梳理太平天国运动十几年中清廷、洋人、农民起义军各种势力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博弈的过程,带我们重新认识那段内外交困中人们的无奈和挣扎……
极乐诱惑的创作者
· · · · · ·
-
梅毅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著名历史写作狂人赫连勃勃大王(梅毅)历史散文巅峰之作!
洪秀全、杨秀清以及他们身后那些幢幢地念着“天国”咒语的幽灵,在国人心中徘徊了一个多世纪。我们现在不需要僵硬意识形态的招魂,不需要砸偶像派与敬偶像派之间的争辩,不需要武断肯定与简单否定地轻下结论,我们恰恰需要发自历史良心深处的冷静的审视,从昔日的破坏中寻找建设的起源,重新寻找逝去年代的精神体验。
目录 · · · · · ·
——“金田起义”点燃的劫火
一、“上帝”到广西
——洪秀全的勃然而兴
二、好男好女坏下场
——“洪大全”夫妇的严肃笑话
三、红龙狂试云雨情
——长沙之战:挫折与机遇
四、南京!南京!新耶路撒冷!
——太平天国“都城”的困惑
五、空幻的帝京之旅
——太平军偏师冒进的北伐
六、“个人英雄主义”的绝佳表演
——“西征”战役中的石达开
七、卧榻之侧难容鼾睡
——清军江北大营、江南大营的首次崩溃
八、妇女解放,一个冬天的童话
——“天王”眼中的女人们
九、上帝死了!天王万岁!
——血雨腥风天京城
十、大渡河水尽血流
——“负气出走”的石达开
十一、回光返照的胜利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及占领苏常地区的“复兴”
十二、那个香港来的胖子
——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十三、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
——太平军二次“西征”的失败与陈玉成之死
十四、美丽而残酷的东方“新世界”
——为“大清国”个人奋斗的洋人:华尔(附戈登)
十五、天荒地老出奇人
——天京陷落与李秀成的被俘
十六、电光飞火走游龙
——捻军的极盛与衰亡
附:太平天国大事年表
· · · · · · (收起)
"极乐诱惑"试读 · · · · · ·
如今,著名历史写作狂人赫连勃勃大王以发自历史良心深处的冷静审视,广泛搜罗中西文献、深入细致分析人物事件,重新梳理太平天国运动十几年中清廷、洋人、农民起义军各种势力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博弈的过程,带我们重新认识那段内外交困中人们的无奈和挣扎……
喜欢读"极乐诱惑"的人也喜欢 · · · · · ·
极乐诱惑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人的本性就是弱肉强食

《极乐诱惑》:人性的贪婪 权利的腐败

粗浅的入门读物,不错!

评论极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
>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看了几篇,就不想读了 | 来自从前有座山 | 2009-09-06 20:22:07 | |
太平天国,邪教还是爱国组织 | 来自大漠孤烟 | 4 回应 | 2009-05-31 15:29:02 |
天平天国 | 来自微蓝 | 2008-10-20 13:47:05 | |
阅读中 | 来自忘情雨 | 2008-09-28 13:10:46 | |
暴发户就是暴发户~~ | 来自换个角度 | 1 回应 | 2008-05-05 11:13:37 |
> 浏览更多话题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岊湬的书柜(17) (岊湬)
- “赫连勃勃大王”(梅毅)历史系列 (Jimmie)
- 艺术呈现历史的杰作 (思如花语)
- 太平天国书籍 (石精)
- 中国历史 (豆友201554991)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极乐诱惑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低俗小说家 2014-12-06 23:25:47
梅毅的书特点是引入大量大量的史料,几乎要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各种章、诗、表,如果不是对这段历史特别感兴趣,真的很难读下去,不过好处也是这样,都可以当历史系教科书看了,当然,你要忽略掉他对各个历史人物或事件时不时的轻佻评价
0 有用 bean_bingo 2012-08-20 22:40:05
2到3星之间。
0 有用 盐巴 2011-09-18 21:36:11
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0 有用 最好的時光 2011-04-03 08:53:34
个人倾向性太强
1 有用 BlackBird 2013-10-04 14:40:07
臆断太多,作者本身对待历史的诚恳度不招人待见;支离破碎,拼凑的内容较多,作为个人研究笔记尚可,供认研读 贻笑大方;作者本身的文笔风格,更适合磨口角的世俗文学,或写个奇幻文字;另外对农民军抨击太多,对官场结构和社会没有认真审时度势和精心剖析,内心比较粗糙不够专谨。。。等等,综合来看,著作粗劣,读不下去,草草翻阅,快快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