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与重复 短评

热门 最新
  • 14 Adiósardour 2011-02-21 21:08:56

    论著主要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展开论述。书的关键词是重复。米勒的重复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德里达的关键词延异的发挥。德里达的延异是其解构理论的根基性术语,解构理论与以往的哲学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以更新既有的哲学思想观点和系统为目标而是以更新这些思想观点和系统的根基即思想方式为目标,瓦解了西方几千年来的思想方式即逻格斯中心主义思想方式。将事物一分为二,认为二者是一方决定另一方的等级关系,认为每一方都是内在统一的自成一体的同质的。基于这种思想方式之上西方人历来都认定事物和世界基于某种中心之上,是统一的一体的。延异主要指的是不同的事物间的差异互补关系和一种事物内部的矛盾异质状态。重复是指“一种事例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另一种事例中重新呈现出来”。文本内部“词语因素的重复”,即一种词语形式重复另一种词语形式。

  • 12 彼得潘耶夫斯基 2015-04-27 22:49:58

    这本书要成为对我影响最深的一部理论著作了。

  • 8 玲自体 2020-01-03 10:13:18

    我在想,文学批评是否也应该像医学行业一样,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根本不存在自由选择而是只能治疗(批评)自己所擅长的疾病(文本),目前的那种理论+文本自由组合所谓文学言之有理即可的看法在我看来就是庸医。米勒对《呼啸山庄》的分析是令我震惊的,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将语言批评和意识批评结合起来,某种意义是将科学与人文、工具与认识达成了和解。尤其寻找文本背后集体的、原始的创作人类意识十分重要。纯语言-符号学那一套是不能完全解释文学的,它在想象力、直觉、精神意识等的天分过于贫乏,同样,纯哲学-意识批评也不可以,它只是将符号语言化,过于抽象,也丧失了文学苦苦经营的肉体。我还没从《呼啸山庄》的解读中走出来,它的伟大就在于它凭什么能引起读者的恐惧、激动与忏悔。 另,我确实有极强的原型情结和源头意识:爱欲是死亡的面具

  • 9 安提戈涅 2012-04-27 22:54:58

    理论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再为耸人听闻也都不过人囚居于人的思维内。解构一度让我醉心,坦白说来,那些剑走偏锋、出其不意的手法不过就是高端化了逆向思维,“脑经急转弯”是也。使用刻意或者滥用,反倒失其光辉。米勒的《小说与重复》并无多少解构风光,倒使人频频联想起弗莱的原型批评、集体无意识一类的先有之见,在小说真实与虚构的问题上,解构体现地较为深刻一些。他创造了一个“贵格麦片盒”的说法,可我们早就在“中国套盒”一类的说法上熟稔其意,也无新意。全书整体到底不如《解读叙事》震撼。

  • 3 井方 2017-07-30 17:12:27

    果然据说是源自德勒兹的重复与差异。正如爱、艺术皆因重复才能凸显本质,伟大的艺术作品也只是对自身的一种重复。差异与重复互为力量,在这个意义上,真正的艺术家不会衰老,灵魂不朽。

  • 1 叶藏.!!张寄奴 2013-04-30 16:20:15

    有点难度,只读了第一章还有呼啸山庄一章,其他几章原文本我都差不多忘了。等以后有心情了再接着读吧··

  • 0 Rebecca 2011-06-03 13:31:12

    小说圆舞曲

  • 0 俞晓之 2009-03-15 19:01:58

    090302——090313

  • 2 S 2017-09-11 21:25:42

    米勒的方法论:在罅隙中开垦黎明

  • 0 昭歌山 2018-03-20 16:20:42

    “重复的……”必将成为一个滥觞的修饰词

  • 0 本阿弥·光悦 2014-02-25 21:08:00

    德勒兹的"柏拉图式"和"尼采式"重复.解构主义方法:文本意义的多样性和不相容逻辑. 七部小说的细读和分析没太懂

  • 0 不文 2011-12-02 14:43:37

    一直想了解这个主题,第二章关于时间结构的论述很有启发!

  • 1 lin 2014-12-20 22:41:58

    译者:王宏图!

  • 0 零羊 2010-10-25 19:28:49

    耶魯四條友入面miller似乎寫得係最游離浪蕩天馬行空嘅一個,可能如果從理論建構上講係冇其它三人咁清晰,但距嘅細讀功夫可能係當中最「解構」最發散嘅一個,資質問題睇完之後對內中個七種重複類型依然係唔知頭唔知路嘅懵盛盛,但anyways每一章都絕對係上佳嘅文本批評范例。

  • 0 窈窕妃 2012-11-07 22:01:26

    米勒老头穿背带裤的样子太可爱了。。。

  • 0 闪灵思达 2012-04-24 21:18:17

    随意翻了翻。

  • 0 silencio 2018-06-03 17:35:55

    王老师翻译的呀,去年暑假读过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