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三国故事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完全得益于《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现在我们通常看到的《三国演义》,根本不是罗贯中的原作,而是清人毛纶、毛宗岗父子篡改增补过的修订本!经过毛氏父子的肆意“改造”,《三国演义》已经远远偏离了作者原作的原意——罗贯中的原作对曹操虽有诸多批判,却也不乏赞美之词;对刘备虽然赞美有加,但始终视其为一代“枭雄”。而在毛氏父子的笔下,曹操被骂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刘备却被极意赞美,几近完人。这样的篡改让古人有口难辩,使历史变得简单无趣。好在我们还有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这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它忠实于历史而又充满智慧
《三国演义》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多种刻本相继涌现。现存的最早刊本为明朝嘉靖壬午年刻本,这个版本是公认的最接近原著的版本。但由于清初以来毛纶、毛宗岗父子大肆篡改过的《三国演义》广...
三国故事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完全得益于《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现在我们通常看到的《三国演义》,根本不是罗贯中的原作,而是清人毛纶、毛宗岗父子篡改增补过的修订本!经过毛氏父子的肆意“改造”,《三国演义》已经远远偏离了作者原作的原意——罗贯中的原作对曹操虽有诸多批判,却也不乏赞美之词;对刘备虽然赞美有加,但始终视其为一代“枭雄”。而在毛氏父子的笔下,曹操被骂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刘备却被极意赞美,几近完人。这样的篡改让古人有口难辩,使历史变得简单无趣。好在我们还有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这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它忠实于历史而又充满智慧
《三国演义》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多种刻本相继涌现。现存的最早刊本为明朝嘉靖壬午年刻本,这个版本是公认的最接近原著的版本。但由于清初以来毛纶、毛宗岗父子大肆篡改过的《三国演义》广为流传,嘉靖壬午本反而为世人所忽视。这不禁让人扼腕叹息。要知道,在毛氏父子肆意改造之后,《三国演义》已经面目全非:众多人物被脸谱化,故事情节距史实越来越远,思想倾向也与罗贯中的创作初衷大相径庭。现在,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将为你还原三国世界,青梅煮酒,再论英雄!
三国演义(上下)的创作者
· · · · · ·
-
罗贯中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罗贯中:中国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于杭州,祖籍太原。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十流俗,曾参加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三国演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其中人物善於用計使詐,處心積慮、勾心鬥角,作為應該“知天命”的老人應該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着算計別人,對自己身心無益。(摘自维基百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老不看三国? -
1. 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 2. 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3.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4.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5. 玄德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 6. “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7. 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 8. “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 9. 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 10. 遂邀腾入书院,取诏示之。腾读毕,毛发倒竖,咬齿嚼唇,满口流血。 11. “此微何人所作?”洪曰:“闻是陈琳之笔。” 13. 衡当面脱下旧破衣服,裸体而立,浑身尽露。坐客皆掩面。衡乃徐徐着裤,颜色不变。 14. 平知事已泄,纵步向前,扯住操耳而灌之。操推药泼地,砖皆迸裂。 15. “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 16. “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 17. 滚鞍下马。 18. 所杀八万余人,血流盈沟,溺水死者不计其数。 19. 授乃于营中盗马,欲归袁氏。操怒,乃杀之。授至死神色不变。操叹曰:“吾误杀忠义之士也!” 20. 丰曰:“吾固知必死也。”狱吏皆流泪。丰曰:“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21. 如迅风之扫秋叶也。 22. 遂令曹不纳之。 23. 操到易州时,郭嘉已死数日,停柩在公廨。 24. “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25.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26. 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三国演义(上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水浒传(全2册) 8.5
-
- 三国演义 9.4
-
- 基督山伯爵(上下) 9.4
-
- 西游记(全二册) 9.2
-
- 三国志集解 9.7
-
- 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 9.0
-
- 巴尔扎克全集(全30卷) 9.7
-
- 哈利·波特精装全集(套装全7册) 9.3
-
- 三国志(全五册) 9.4
-
- 韩愈文选 9.8
三国演义(上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25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7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9.3分 360659人读过
-
外文出版社 (2007)8.8分 49人读过
-
岳麓书社 (1986)9.5分 13351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9.6分 354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店部分购书记录另存 (暮云)
- 文学回忆录 (一德)
- 我的书籍 交换阅读 名目 (u熊猫)
- 文学,新闻传播,中外文学 (Liangyu Von)
- 我最喜欢的书~ (无涯惟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三国演义(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abyssflare 2013-01-03 20:30:12
二周目完毕
1 有用 mashan 2008-02-11 20:23:04
看了20多边的,就作为我进入豆瓣收藏的第一部书吧
0 有用 橙子🍊🌼 2012-10-24 23:41:16
脑子里一直滚过“惜哉,哀哉。"
0 有用 沙子 2012-03-01 13:32:21
不能不说本书是我的社交启蒙书籍,在经历过职场碰壁之后,卧薪尝胆看了此书,才发现相识恨晚。记得小时候总是听说某个武将今天在魏国明天在蜀国感到很不理解,自己成年后真正细读了此书,有少许醍醐灌顶之感。常言道“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看了也就看了。
0 有用 沙包 2010-08-18 18:03:27
高中那会儿,考试需要才读《三国演义》的,刚开始觉得读《红楼梦》比《三国演义》有意思,后来觉《三国演义》更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