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原作名: Oliver Twist
出版年: 2007-12
页数: 641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月亮石外国文学经典
ISBN: 9787560061993
内容简介 · · · · · ·
19世纪30年代,雾都伦敦,小男孩奥利佛·特维斯特自幼被父母抛弃,孤独地在教区抚幼院里长大,随后他被迫进入苛刻的巴姆鲍经营的棺材店里做学徒,由于不能承受繁重的劳动和老板的打骂,他逃到伦敦街上,成为一名雾都孤儿。在伦敦游荡的时候,独自一人的奥利佛被当地一个扒手黑帮盯上,并且被险恶的费金骗进充满罪恶和肮脏的贼窝,费金希望能够将奥利佛训练成一位盗窃能手以成为自己的“孩子盗窃集团”的一员,从而又多了一个可以为自己获取不义之财的途径。 身陷囫囵的奥利佛得到和蔼的布郎罗先生的帮助,但仅仅是他一系列冒险经历的开始。恶劣的环境、重重的误会、人性的黑暗包围着奥利佛,在流浪中他历尽艰辛,但奥利佛始终保持纯真的心,对生命抱有希望,甚至让二号贼首赛克斯的情妇南希良心发现,在他天真纯洁的身上看到往日清白的自己,最终冒着生命危险将奥利佛救出贼窟。然而,南希为了救这位可怜的孤儿而...
19世纪30年代,雾都伦敦,小男孩奥利佛·特维斯特自幼被父母抛弃,孤独地在教区抚幼院里长大,随后他被迫进入苛刻的巴姆鲍经营的棺材店里做学徒,由于不能承受繁重的劳动和老板的打骂,他逃到伦敦街上,成为一名雾都孤儿。在伦敦游荡的时候,独自一人的奥利佛被当地一个扒手黑帮盯上,并且被险恶的费金骗进充满罪恶和肮脏的贼窝,费金希望能够将奥利佛训练成一位盗窃能手以成为自己的“孩子盗窃集团”的一员,从而又多了一个可以为自己获取不义之财的途径。 身陷囫囵的奥利佛得到和蔼的布郎罗先生的帮助,但仅仅是他一系列冒险经历的开始。恶劣的环境、重重的误会、人性的黑暗包围着奥利佛,在流浪中他历尽艰辛,但奥利佛始终保持纯真的心,对生命抱有希望,甚至让二号贼首赛克斯的情妇南希良心发现,在他天真纯洁的身上看到往日清白的自己,最终冒着生命危险将奥利佛救出贼窟。然而,南希为了救这位可怜的孤儿而被杀,奥利佛·特维斯特经过百般周折之后,终于知道了自已真实的身份……
雾都孤儿的创作者
· · · · · ·
-
查尔斯·狄更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查尔斯·狄更斯,英国小说家。由于出身贫寒,从小没有在学校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他12岁便开始在工厂工作。19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盛行,这为英国大城市带来了繁荣,同时也造成了许多阴暗面:童工泛滥,工人阶级的生活极度困苦。狄更斯亲身体验到了社会的不公平,他开始通过自学创作小说,同时坚信只有学习才能使他脱离贫困。狄更斯凭借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小说中生动地描写了工人阶级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因而他的作品很受欢迎。狄更斯还通过诙谐的描写大胆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和社会矛盾。狄更斯最著名的作品包括《远大前程》和《雾都孤儿》等。1870年6月9日,查尔斯·狄更斯去世。他安息于威斯敏斯特教堂,与英国其他伟大的作家葬在一起。尽管人们常批评狄更斯为迎合读者的口味而过于多愁善感,但狄更斯仍与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一样备受尊重,...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查尔斯·狄更斯,英国小说家。由于出身贫寒,从小没有在学校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他12岁便开始在工厂工作。19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盛行,这为英国大城市带来了繁荣,同时也造成了许多阴暗面:童工泛滥,工人阶级的生活极度困苦。狄更斯亲身体验到了社会的不公平,他开始通过自学创作小说,同时坚信只有学习才能使他脱离贫困。狄更斯凭借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小说中生动地描写了工人阶级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因而他的作品很受欢迎。狄更斯还通过诙谐的描写大胆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和社会矛盾。狄更斯最著名的作品包括《远大前程》和《雾都孤儿》等。1870年6月9日,查尔斯·狄更斯去世。他安息于威斯敏斯特教堂,与英国其他伟大的作家葬在一起。尽管人们常批评狄更斯为迎合读者的口味而过于多愁善感,但狄更斯仍与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一样备受尊重,究其原因就是狄更斯创造的人物不仅被赋予了人性和幽默,同时还体现出人类真正的乐观和生命力。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有的时候,一支亲切的乐曲,一处幽静地方的潺潺水声,一朵花的芳香,甚而只是说出一个熟悉的字眼,会突然唤起一些模糊的记忆,令人想起一些今生不曾出现过的场景,它们会像微风一样飘散,仿佛刹那间唤醒了对某种久已别离的、比较快乐的往事,而这种回忆单靠冥思苦想是怎么也想不起来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十章 -
这个赢弱的孩子来到一个内地的乡村,呼吸着芬芳的空气,置身于青山密林之中,谁能描述他感受到的快乐、喜悦、平和与宁静啊!又有谁能说出,祥和宁静的景色是怎样映入固守闹市的人们的脑海,又是如何将它们本身具有的活力深深地注入他们疲惫不堪的心田!人们居住在拥挤狭窄的街上,一生劳碌,从未想到过换换环境----习惯的的确确成了他们的第二天性,他们几乎可以说爱上了组成他日常漫步的狭小天地的一砖一石----即便是他们,当死神向他们伸出手来的时候,最终也会幡然醒悟,渴望看一眼大自然的容颜。他们一旦远离旧日喜怒哀乐的场面,似乎立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日复一日,他们缓缓走向充满阳光的绿色草地,一看到天空、山丘、平原和湖光水影,他们便在内心唤醒了记忆,只需预先品尝一下天过的滋味便可抚平飞速衰朽的痛苦,他们像西下的落日一样平静地进入自己的坟墓,几个小时以前,他们还曾孤独地守在卧室窗口,望着落日余晖慢慢消失在自己暗淡无光的眼睛里。宁静的山乡换气的记忆不属于这个世界,也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意志与希望。这些会议会温和地感染我们,教会我们如何编制鲜艳的花环,放在我们所爱的那些人的坟前;能净化我们的思想,压倒旧日的嫌隙怨恨。可是在这一切之下,在每一颗心灵中就算是最麻木的心灵,一个模糊不清、尚未完全成型的意识,很久以前,在某个相隔遥远的时刻,就有过这种感觉的意识,始终流连不去,启迪人们庄重地瞩目遥远的未来,将傲慢与俗念压在它的下边。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十二章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雾都孤儿"的人也喜欢 · · · · · ·
雾都孤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66 条 )




那场发生在200年前的救赎:你还相信善有善报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写,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有一句类似的话,忧伤、充满磨难和悲痛的真实故事通常都很长,如果纯粹是欢乐和幸福的故事,它就会非常短。 《雾都孤儿》似乎介于二者之间,它既充满了磨难和忧... (展开)

我无奈于世道,世道也无奈于我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3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3分 43512人读过
-
Wordsworth Editions Ltd (1997)8.2分 65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8.2分 71432人读过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8.6分 9626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国文学经典 (无线火车)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Moonstone-外研社 (显微无间)
- 小小的收藏 (June)
- 小小的收藏--英文原版 (Jun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雾都孤儿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使者.Mercury 2010-02-05 15:30:47
大师的手笔,平缓的描述中透露出人性的污点,当然也有温暖的一面
0 有用 丽悦Connie 2018-03-02 01:44:48
人最美的是,在污浊的尘世和无法摆脱的命运中,仍褒有灵魂。
0 有用 GG 2017-07-03 14:39:11
翻译的文字不够精准,故事结构太过巧合,但不妨碍她的经典
0 有用 哎? 2012-07-11 23:42:41
虽然铺垫得很明显···但是还是为小孩的命运纠结着
0 有用 万华宁 2010-02-20 17:40:50
英文版的,认为自己英文不错就试试吧,建议先看遍汉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