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博物館像一座劇場,那會是何種模樣?
它的展品會活動起來嗎?它的空間會隨機變動嗎?它的展覽將變得五光十色嗎?
這些變化又有什麼目的、什麼作用?背後又指向什麼概念根源?
它又如何使自己不由珍藏櫃轉而變成另一座迪士尼樂園?
「博物館就是劇場」,挾著九○年代興起的新生氣勢,在近年發展得更為圓熟
本書是此概念首次引進國內博物館學界,
以圖文對照方式,分章陳述博物館對劇場概念與方法的應用
從博物館的展覽、導覽和空間規劃,
為國內博物館教育引進以參與為先的當代思潮
「博物館」在普遍的認識裡,總是一個意義完整且無可非議的領域,其中的所有物件都靜止在某一角落,等待外來的安排、觀賞與詮釋。當劇場概念與技巧介入博物館的意義生成過程,新生的「博物館就是劇場」的概念卻把每一個物件陡地翻出原來的位子,讓它自己現身說法、活靈活現起來。透過如此,它推激起博物館的潛力與能量,讓博物館在充滿動能的運作中,重新建構起一個以群眾為起源與依歸的定義。
以劇場概念為方法、「賦權」為目標的「博物館就是劇場」概念,承繼了數十年來對博物館理論與實踐的思索,而在90年代發展出它的豐全羽翼。如本書作者、同時也是現任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劉婉珍所指出的,「博物館就是劇場」指的不僅是將博物館視作一座劇場,為兩者賦以整體概念上的類比連結;它更是一種可以由博物館展覽中的、導覽中的和分區中的眾多劇場類型趨近的概念叢集。在一種以劇場意識為導引的檢視和討論下,「博物館就是劇場」藉由以「讓博物館所呈現的所有資訊均是一種詮釋」為前提設計的展覽和活動,和博物館本體、工作人員、外來團體和觀眾之間在其中進行的對話,讓「博物館」成為一直在形成中的意義場域。
本書以博物館劇場的各種呈現為架構,從首章的「博物館就是劇場」概念釋意出發,以三章的整理進入展覽中的劇場、導覽中的劇場和博物館中的劇場,透過國內外博物館運作的前例列舉和說明,為博物館劇場進行類型梳理;隨後以三章的陳述為所牽涉的各種概念,從觀眾的博物館經驗、博物館的幕後劇場和博物館劇場的定位等角度,援引國外相關理論進行延伸敘述。全書以圖文對照方式循序引進博物館劇場的概念與技巧,為國內博物館教育與當代思潮間的交手提供首次的整體思考。
1 有用 草本汤 2020-08-25 20:09:57
一种看待博物馆的视角,受新博物馆学影响较大。非常精美的小书,值得收藏,后记不错。后记里谈到出版社叮嘱不要太过学术,让观众面对博物馆有沉重感,这的确是做到了。但举得例子比较多,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有眼花缭乱之感。3.5分吧
0 有用 零度倾斜 2012-10-05 20:39:54
这才是写博物馆的书好吗~~
0 有用 詩 2011-10-20 14:41:04
在外地人艾瑞克家读的,很贴切。
0 有用 StoneAng 2013-10-24 04:03:24
书名很有意思,可惜内容太差
0 有用 不安于室 2008-06-08 18:01:29
置身于博物馆的剧场,扮演你自己理解的角色,不论你是博物馆人,或非博物馆人,只要你与博物馆有缘,那博物馆就可以成为你尽情展演的剧场,可以成为你作为任何一个角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