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的原文摘录

  • 圣人能看透凡人的隐情隐秘,凡人却看不透圣人的作为;凡人和圣人之间有一层永远无法沟通的天然隔界。圣人不屑于理会凡人争多嫌少的七事八事,凡人也难以遵从圣人的至理名言来过自己的日子。圣人的好多广为流传的口歌化的生活哲理,实际上只有圣人自己可以做得到,凡人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凡人们绝对信服圣人的圣言而又不真心实意实行,这并不是圣人的悲剧,而是凡人永远成不了圣人的缘故。 凡人永远也看不透眼前一步的世事,而圣人对纷纭的世事洞若观火。 (查看原文)
    鲁不逊 9回复 107赞 2012-02-16 17:47:49
    —— 引自章节:全书
  • 办法都是人谋出来的,关键是要沉得住气,不能急急慌慌草率从事。 灾祸摧毁村庄摧毁历史也摧毁记忆,只有荒诞不经的传说经久不衰。 其实只有真正信赖无虞的关系才能达到这种去伪情而存真实的境地。 平常的日月就像牛拉的铁箍木轮大车一样悠悠运行。灾荒瘟疫和骤然掀起的动乱,如同车轮陷进泥坑的牛车,或是窝死了轮子,或是颠断了车轴而被迫停滞不前;经过或长或短的一番折腾,或是换上一根新车轴,牛车又在辙印深凹的土路上吱嘎吱嘎缓慢地滚动起来了。 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 世事你不经它,你就摸不准它。世事就是俩字:福祸。凡遇好事别张狂,张狂过头了后面就有祸了;凡遇祸的时光也别乱套,忍着忍着,哪怕咬着牙也得忍着受着,忍过了受过了好事就跟着来了。 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有的事看见了认准了,必须说出来;有的事至死也不能说。能把握住什么事必须说,什么事不能说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读书原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事;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者,无一不是盗名欺世。 (查看原文)
    鲁不逊 9回复 107赞 2012-02-16 17:47:49
    —— 引自章节:全书
  • 朱先生在心中这样想着,忽而浮出第一次看见妻子朱白氏的眼睛的情景—— 那天她在涝池边上帮母亲白赵氏淘布。春天织成的白布搁到夏天,打下核桃捶下青皮,再摊到石碾上碾轧成糊涂,然后和白布一起装进瓷瓮沤窝起来;五至七天以后,再掏出来到涝池淘洗,白布已经变成褐黑色的了,这种颜色直到棉布烂朽成条条缕缕也不少色。紧紧连接的第二道工序是把着了底色的棉布塞进涝池的青泥里再度加色,黑青色的淤泥给棉布敷上黑色,然后就可以做棉袄棉裤夹衣或套裤的面料了。那时候,朱先生和媒人装作走累了也走热了的过路人,到涝池旁边卸下肩头的褡裢洗手,媒人悄悄指向涝池左边那棵半腰上结着一块树瘤的皂荚树下的那个女子。大涝池四周长满大大小小的皂荚树,那是女人们洗衣用过皂角遗下的胡核又繁衍的树族。那时候,朱白氏跟母亲白赵氏把最后一绺经过核桃皮沤染的棉布从瓷瓮里掏出来,在涝池里摆呀淘呀搓呀拧呀。长工鹿三当时在涝池边沿挖下一个半人深的坑,坑边堆积着从涝池里捞出的沤成黑色的淤泥。朱白氏和母亲把刚刚淘洗干净的褐黑色棉布一段一段铺进坑里,鹿三挖一锨青泥覆盖上去。朱先生看见那女子挽着袖子,露出健壮白嫩的小胳膊,两只手被核桃皮染得黑紫如漆,坠着一条粗辫子的脑袋始终低垂着不抬起来。朱先生佯装找一处清水实际是想换一个角度,不料脚下踩着淤泥几乎摔倒,果然那母女听到涝池周围女人们的哗笑扬起头来。朱先生恰在那一刻瞧见了她的模样,转身就离开涝池上了官路,对媒人说:“就是这个。八字不合也是这个。” 朱先生不是瞅中了她的模样而是瞅中了那双眼睛。此前他曾毫不惋惜地摈弃了四五个媒人介绍的亲事,全是她们的眼睛经不住他的一瞅。朱先生向父亲坚持一条要求,凡是媒人介绍给他的女子必须经他背看一眼。他已看过四五个媒人介绍下的七八个女子,都不是因为门第不对或相貌丑陋,在于朱先生一瞅之后发觉,有的眼睛大而无神,有的媚气太重,有的流俗。他究竟要找到一双什么样的眼睛自己也说不透...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2回复 34赞 2014-07-23 17:05:58
    —— 引自章节:朱先生当年找老婆的标准
  • 读书原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世;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者,无一不是盗名欺世 (查看原文)
    dahlia 3回复 30赞 2012-08-09 19:00:38
    —— 引自章节:最后
  • 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 (查看原文)
    水樱 1回复 10赞 2012-09-23 12:55:26
    —— 引自第427页
  • “先生,请你算一卦,预卜一下国共两党将来的结局如何?”朱先生莞尔一笑“卖荞面的和卖饸饹的谁能赢了谁呢?二者源出一物喀!我观’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大同小异,一家主张’天下为公‘,一家昌扬’天下为共‘,既然两家都以救国扶民为宗旨,合起来不就是’天下为公共‘吗?为啥合不到一块反倒弄得自相戕杀?公字和共字之争不过是想独立字典,卖荞面和卖饸饹的争斗也无非是为独占集市!既然如此,我就不大注重’结局‘了......” (查看原文)
    CharlieWah 4回复 12赞 2012-10-03 21:51:31
    —— 引自第277页
  • 书院以外,啼饥号寒,阡陌之上,饥民如蚁,我也难得平心静气伏案执笔;我一生不堪重任,无甚作为,虚有其名矣!当此生灵毁绝之际,能予本县民人递送一口救命饭食,也算做了一件实事,平生之愿足矣! (查看原文)
    叁识 1回复 10赞 2012-10-12 10:11:19
    —— 引自第306页
  • 白嘉轩镇定地说:我一生没做过见不得人的事。凡是怕人知道的事就不该做,应该做的事就不怕人知道,甚或知道的人越多越显得这事该做…… (查看原文)
    叁识 1回复 10赞 2012-10-12 10:11:19
    —— 引自第306页
  • 把名字改了离开西安,不然救你的人全不得活。田福贤让冷先生问你一句话:如若你们日后真的得势,你还能容得下他?冷先生本人留给你的一句话纯系家事:给女人个娃娃。给个娃儿,她女子在你屋就能活下去,她自己在白鹿镇也能撑一张人脸。朱先生淡然一笑:我嘛只期盼着落一场透雨…… (查看原文)
    叁识 1回复 10赞 2012-10-12 10:11:19
    —— 引自第306页
  • 朱先生说:毛的书我看过,书是写得好,人也有才。可孙先生也有才气,书同样写得好,他们都是治国兴邦的领袖。可你瞅瞅而今这个鸡飞狗跳墙的世道,跟三民主义对不上号嘛!文章里的主义是主义,世道还是兵荒马乱鸡飞狗跳……得了天下以后会怎样,还得看。 (查看原文)
    叁识 1回复 10赞 2012-10-12 10:11:19
    —— 引自第306页
  • 鹿子霖却把一颗鲜灵灵的羊奶奶递到他眼前:给你吃,你吃吧,咱俩好! (查看原文)
    叁识 1回复 10赞 2012-10-12 10:11:19
    —— 引自第306页
  • 走过了土壕到舍饭场那一段死亡之旅,随之而来的不是一碗辉煌的稀粥,而是生命的一个辉煌的开端……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个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白孝文现在以这种深刻的人生体验呼唤未来的生活,有一种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和渴望。他又一次对他的太太说: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查看原文)
    叁识 1回复 10赞 2012-10-12 10:11:19
    —— 引自第306页
  • 鹿泰恒拄着一根拐杖,平时只有出远门才动这根磨得紫黑光亮的拐杖。老汉走进学校院子大声吆喝:“鹿校长哎——鹿校长!”兆鹏闻声走到院子,笑着说:“爷呀,你胡喊乱喊啥哩!你怎么也叫校长?”鹿泰恒故意放大音量说:“哈呀我的天爷爷你是校长嘛!爷是平头百姓庄稼汉嘛!是官都得尊嘛!”鹿兆鹏窘红着脸扶住爷爷往自己房子走。鹿泰恒继续说:“你那衙门公馆,我这号平头百姓敢进吗?”几个教师站在台阶上直笑。兆鹏红着脸拽着爷爷走进了房子:“爷呀你有话就说呀!甭……”鹿泰恒说:“能想到的话,你爸早都给你说了,不顶放个屁嘛!既是不顶屁用,我就免了不放屁了。我说不下你……我就求你——”说着,鹿泰恒从直背椅上就溜下去,扑通一声跪倒在砖地上了。兆鹏大惊失色赶忙拽爷爷:“爷呀快起来,有话你尽管说,我不敢不听爷的话。”鹿泰恒说:“我求你跟我回去,再没二话。”兆鹏说:“你起来坐下慢慢说。”鹿泰恒老汉跪着不动:“你愿意跟我回去我就起来。你不答应不吐核儿的话,我就跪到院子中间去。”鹿兆鹏悲哀地叹一口气:“爷呀你起来。我跟你回去。” 鹿泰恒拄着拐杖走出了学校。鹿兆鹏跟着走。进入白鹿镇,鹿泰恒突然吆喝起来:“行人回避!肃静!鹿校长鹿大人鹿兆鹏驾到——”鹿兆鹏不知所措地奔前两步抓住爷爷的手杖:“爷呀你让我明日怎么见人?”鹿泰恒说:“你当了官了,爷爷给你鸣锣开道呀!鹿校长过来了!鹿校长过来了!”鹿兆鹏不知怎么糊里糊涂跟着爷爷走过白鹿镇又走进白鹿村的村巷。走进自家门楼,鹿泰恒仍然大声吆喝:“咱们的校长回来咧!子霖哇!我把你当官的儿子求拜回来了,欢迎啊!”鹿子霖和女人走到院子里,新媳妇也走出厢房来。兆鹏尴尬不堪地站在众人面前。鹿泰恒站在院庭中间,猛然转回身抡起拐杖,只一下就把鹿兆鹏打得跌翻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鹿泰恒这才用他素有的冷峻口气说:“真个还由了你了?” (查看原文)
    [已注销] 7回复 4赞 2014-07-01 09:26:21
    —— 引自章节:最讨厌长辈用这种愚昧的方式逼迫子孙去干他们不喜欢干的事
  • 人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自家做的好事刻在自家心里,做下瞎事也刻在自家心里,都抹不掉;其实天知道地也知道,记在天上刻在地上,也是抹不掉的。 (查看原文)
    陌生的Angie 7赞 2012-02-23 16:08:22
    —— 引自第484页
  • 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查看原文)
    [已注销] 6赞 2012-10-25 22:54:36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七章
  • 世间一切佳果珍馐都经不得牙齿的反覆咀嚼,咀嚼到后来就连什么味儿也没有了:只有圣贤的书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样一句话,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体味和新的领悟,不仅不觉得味尝己尽反而觉得味道深远: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诵读。 (查看原文)
    [已注销] 7赞 2013-08-20 19:12:56
    —— 引自第197页
  • 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完了。 (查看原文)
    娄小雨 1回复 5赞 2012-09-15 08:39:51
    —— 引自第427页
  • 圣人能看透凡人的隐情隐秘,凡人却看不透圣人的作为;凡人和圣人之间有一层永远无法沟通的天然界隔。圣人不屑于理会凡人争夺嫌少的七事八事,凡人也难以遵从圣人的至理名言来过自己的日子。圣人的好多广为流传的口歌化的生活哲理,实际上只有圣人自己可以做到,凡人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凡人们绝对信服圣人的圣言而又不真心实意实行,这并不是圣人的悲剧,而是凡人永远成不了圣人的缘故。 (查看原文)
    ziruofeier 1回复 4赞 2013-01-15 03:50:55
    —— 引自第20页
  • 兆鹏说:"你们两个都指望对方改变,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心平气和地谈谈,不要一见面先逼对方改变自己的信仰,暂且谈不到一块也不要紧,等三年两年也未尝不可,三两年里大家都经见得更多了,判断和认识是非的能力也提高了,也许就会发生变化。"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回复 5赞 2013-08-27 21:27:50
    —— 引自第200页
  • ……黑娃和这个小女人的全部有幸和不幸,就是从递饭时破例废掉木盘开始的。 ……黑娃一个人坐在玉兰树的萌凉下等待小女人端来馍饭。……小女人在厨房门口说:“鹿相,你稍微等一下下儿,饭凉了我给你热一下再吃。”黑娃有点紧张,只剩下他一个人就有一种莫名的紧张,…… 风箱响起来,房顶的烟囱冒出一般蓝烟。黑娃坐着等着,心却无端地一阵阵跳。……黑娃看见她省去了条盘,双手托着走来了,黑娃连忙站起去接。四只手交接在一只黄色大碗上。黑娃的手指触到了钩在碗底上的小女人的手指。那一瞬间,黑娃的心就猛地跳弹起来,竟然不敢看她的眼睛。她似乎毫不在意,叮嘱说:“鹿相,你缓缓吃。吃好。出门在外,饭要吃好。”黑娃吃不出饭的滋味,蒜馍馍嚼着就像是一团泥巴。他的喉咙淤塞,胸腔憋胀,顿然没有一丝食欲了。 ……黑娃庆幸能有单独和小女人在一起的机会,心里潮起向小女人献殷勤的强烈欲望。…下砖头台阶的当儿,小女人脚下一拐,摔倒了,木盆在院庭的砖地上滚得好远。小女人跌坐在台阶下,起了三次才勉强站起来,手扶住墙却移不开脚步,轻声呻吟着。……黑娃就搀住小女人的胳膊,扶她走上台阶,揭开竹皮帘子,刚跷脚进厢房门坎,小女人“哎哟”一声,几乎跌倒。 黑娃忙搭上另一只手,揽住小女人的腰。小女人借势扒住黑娃的肩膀,双手从后肩和前胸搂住黑娃的脖子。黑娃几乎是肩背着她往炕前挪步。黑娃浑身燥热,心似乎已经跳弹到喉咙口了。他跷进这个厢房的门坎时,就紧张得腿肚发抖。那温热的胸脯贴着他的腰,那柔软的头发蹭着他的脖颈,他已经浑身痉挛。他扶她坐到炕边上刚松开手,她又“哎哟”一声,几乎从炕边上翻跌下来。他急忙抱住她,她的胸脯紧紧贴着他的胸脯,黑娃觉得简直要焚毁了。他一用劲就把她托起来,轻轻放到铺着竹蔑凉席的炕面上,他感到她搂扒着的手臂依依不舍地松开了。他慌忙抹一把汗,对小女人说:“二姨,你好好歇着,我饮牛去呀!”小女人歪过头说:“我的腰里有个老毛病,不小心就岔... (查看原文)
    悠远 4赞 2012-09-29 19:35:51
    —— 引自章节:第九章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59 60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