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原作名: Economics
译者: 萧琛
出版年: 2008-1-1
页数: 684
定价: 8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曲线·经管系列
ISBN: 9787115173430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当代经济学泰斗、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的不朽经济学著作,自1948年问世以来就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出版,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至今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被广泛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第18版为2005年修订的最新版,在经历了前17版的积累和沉淀之后,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已经近乎完美,而且在融入了时代变革的元素和新的案例和数据之后,《经济学》(第18版)可谓是更上一层楼。
全书共7编34章:包括基本概念,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应用国际贸易、政府和环境,经济增长与商业周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以及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等内容。囊括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领域的大部分知识。在保持“把注意力始终放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这一风格的前提下,本书对金融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
本书是当代经济学泰斗、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的不朽经济学著作,自1948年问世以来就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出版,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至今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被广泛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第18版为2005年修订的最新版,在经历了前17版的积累和沉淀之后,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已经近乎完美,而且在融入了时代变革的元素和新的案例和数据之后,《经济学》(第18版)可谓是更上一层楼。
全书共7编34章:包括基本概念,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应用国际贸易、政府和环境,经济增长与商业周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以及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等内容。囊括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领域的大部分知识。在保持“把注意力始终放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这一风格的前提下,本书对金融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做了重点论述或重写,对前沿的实践及理论成果,对国际化外包、股息税改革、品牌价值以及行为经济学等也给出了最新的介绍。
本书适合于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财经类专业本科生及教师,MPA、MBA、MBA、EMBA学员及教师,理论研究者,政府工作人员,企事业管理者及一般读者学习和研究之用。
经济学的创作者
· · · · · ·
-
保罗·萨缪尔森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保罗·萨缪尔森 (Paul A. Samuelson)
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研究生部的创始人。他的许多著作使得他在年轻时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是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70年)。萨缪尔森教授曾长期为美国《新闻周刊》的经济学栏目撰稿,曾担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经济顾问,属于那种能够同普通民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为数极少的科学家之一。萨缪尔森常出席国会听证,并担任联邦储备、财政部、许多私人机构和非营利机构的咨询顾问。
目录 · · · · · ·
经济学与互联网
第一编 基本慨念
第1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
第1章 附录如何看图
第2章 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
第3章 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
第二编 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
第4章 供给和需求的应用
第5章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第5章 附录消费均衡的几何分析
第6章 生产和企业组织
第7章 成本分析
第7章 附录生产、成本理论和企业决策
第8章 完全竞争市场分析
第9章 不完全竞争及其极端形式——垄断
第10章 寡头和垄断竞争
第11章 不确定性和博弈论
第三编 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
第12章 市场如何决定收入
第13章 劳动市场
第14章 土地和资本
第14章 附录市场和经济效率
第四编 应用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政府和环境
第15章 比较优势和贸易保护主义
第16章 政府税收和支出
第17章 促进市场更富效率
第18章 环境保护
第19章 效率与公平:重大权衡
第五编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与商业周期
第20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第20章 附录宏观经济数据
第21章 经济活动的衡量
第22章 消费与投资
第23章 商业周期波动和总需求理论
第24章 乘数模型
第25章 金融市场和货币的特殊形态
第26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六编 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
第27章 经济增长的进程
第28章 经济发展的挑战
第29章 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
第30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第七编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
第31章 失业与总供给的基础
第32章 保持价格稳定
第33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及其论战
第34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
专业术语表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与18世纪的经济相比,今天的经济所依靠的要是企人和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广泛的贸易网进行协作。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特定职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获得提高,并利用其产出交换到所需商品,这使西方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增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2章 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 -
·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有时我们会假定,对局部来说是正确的东西,对总体来说也一定正确。 然而,在经济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总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如果你认为对局部来说成立的东西,对总体也必然成立,那你就犯了“合成谬误”。 如果你真的忽略了合成谬误的原理,那么你就会对以下这些正确的命题吃惊不已:(1)如果某一农场主获得丰收,他的收入会增加;但如果所有农场主的收成都破记录的话,则他(以及所有)的农场收入却(都)会下降。(2)如果一个人获得了更多的货币,那么他的境况会变好;但如果每个人都获得了更多的货币,那么整个社会反而可能变糟。(3)如果对某一产品(比如鞋类或钢铁)征收高额关税,则该行业的生产者(由于得到保护而)可能会因此发财;但如果对所有的行业都征收高额关税,则绝大多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变坏。 这些例子没有任何诡异或神奇之处,它们不过是整个体系中的个体互动的结果。个体相互作用时,整体行为往往与个体行为的结果大相径庭。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 1 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 3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经济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经济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5 条 )



> 更多书评 65篇
论坛 · · · · · ·
这本和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有何不同? | 来自救赎的旅程 | 2 回应 | 2024-10-22 12:58:35 |
序言第几段的就有严重译误 | 来自文子份份 | 9 回应 | 2021-07-05 08:07:58 |
问下有电子版的么 | 来自Sincerely | 2020-03-02 16:48:16 | |
这本读完能达到什么水平 | 来自雪域剑客 | 2019-06-28 20:35:20 | |
有一本全新的。但是用不到了。 | 来自嘟嘟哒啦哒 | 2017-08-31 15:14:0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9 )
-
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4)9.0分 125人读过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9.1分 2734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3)9.4分 441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1999)8.8分 50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自我通识教育 (锟斤拷)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梁小民<<读经济学书>>的推荐(61)(2010.12.14) (絮佩维埃尔)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经济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飞骑斥候 2013-06-24 19:12:07
果然如经济学之《老子》,博大精深。
4 有用 如来 2013-08-21 13:35:22
曼昆和萨缪尔森是两个级别的人物。
4 有用 随便什么 2013-03-11 16:47:49
相比于曼昆的完全是入门读物,这本少了很多时事,多了不少表格和数据。同样是经典。
31 有用 Adiósardour 2011-01-25 21:19:59
传统西方经济学以个量分析为主,根据对单个消费者,厂商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的各种因素能够自行调节该社会种种矛盾的结论并据此而主张实行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在凯恩斯这里则偏重于分析总量变数,根据建立的涉及总量变数的理论,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的各种因素不能自行协调来解决失业问题的结论,西方经济理论体系内部就产生了干预反干预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不调和。把新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传统... 传统西方经济学以个量分析为主,根据对单个消费者,厂商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的各种因素能够自行调节该社会种种矛盾的结论并据此而主张实行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在凯恩斯这里则偏重于分析总量变数,根据建立的涉及总量变数的理论,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的各种因素不能自行协调来解决失业问题的结论,西方经济理论体系内部就产生了干预反干预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不调和。把新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萨缪尔森使用了新古典综合派的概念:经济被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原有的古典学派的原理便能适用。实质就是把经济学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当经济社会的资源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宏观理论便能适用。当社会的资源达到充分就业时,微观理论就发生作用。磕磕绊绊纠结成驼,凯恩斯和马歇尔空了再找来读。 (展开)
5 有用 愁无盐 2014-11-05 22:59:51
超级基础的原理普及书~很欣喜滴发现内容我都已经知道了,所以看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