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绝杀!你们都很幸运,刚做班主任就看到了。
教学只占40%,其余的都是在处理各种关系,解决各种问题,这些额外的、琐碎的加起来才是教育。
想说的太多,竟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能简单地阐述感受:相见恨晚。但若没真正经手班级,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班主任,恐怕也不过是阅罢束之高阁。一个好的班级必然是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这个班级应当是让学生愿意进入的空间场所和健康发展的心理寄托。而这种中正平和的状态又应然是老师和学生相互摸索所达至的和谐平衡,用王老师的话说就是班风只能“培育”,而不能“塑造”。而令人焦心的是,我们老师、学校乃至制度频繁违反教育规律,经常在做错误的事,反过来导致了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不良习惯,这恐怕是十余年前王老师在写作此书时始料未及的。
“专业”意味着科学,科学要求思考。深有启发。很有必要学点心理学。“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珍惜和利用自己的激情,发挥主体性。“教育首先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再由教育者投射到被教育者身上。”务必正确认识“管理”、“教学”、“教育”的关系。
战略型,非战术型.还是值得一读的.即使不能有所进步,至少可以避免一些常见错误.
“不与学生平等对话,师生之间就只有教与被教、管与被管的关系,学生不会对你讲心里话,教师不掌握学生心理,工作就是盲目的,无的放矢的,说教味儿十足,增加学生的反感。” 作者举了一个老师跟学生就该生的“早恋”问题谈话的例子,分析出该生的“早恋”的原因可能是人际交往饥渴,但这个例子中的教师只是表示理解、提醒、鼓励,“素质稍微高点的人也能做到,没什么专业性。”“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教师实际上处于“非学习状态”,教师是把自己心中早就想好的话向学生宣讲,教师并没有研究什么。也就是说,教师在这次谈话之后,并没有比谈话之前变得更聪明,更有经验,没有学到什么新东西。我们甚至可以说,教师的态度并不是开放的。整个谈话更像是一场‘教诲’,而不大像交流。”
重看了一遍,关于班主任身份的认识很适用,可以反复翻看防止习惯性遗忘……遗憾的是有些实操方法没有展开说,算是给新手打开一扇门吧。回溯自己的成长轨迹,切身感受不同家庭,父母,比学校和老师更能带来致命影响。老师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发现,劝诫,引导,尽量延展每一个小生命的可能性。
王晓春的书都想读一遍,很有逻辑性结构清楚,虽然很少谈及具体方法,但是教人如何去思考,去研究
当班主任真难
如果上岗前就看了书,这学期就不会过得那么辛苦了。 作者的理念给我带来了许多启发,有些我一直在疑惑的想法在书里得到了肯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很实用。只有真正做过之后才会明白这其中的不易。推荐做过班主任或者正在做班主任的年轻人看一下,还没当过的就算了。
不要去管学生、哄学生,而应该去帮学生,研究学生。比较认同这位老师的教育理念,后面问题学生的部分稍微稀碎了些。
用魔法对抗魔法
当做工具书匆匆翻了一遍,对班主任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人的本性是未完成的”,“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冷静、理智、客观,努力做一个会使用“科学大脑”工作的一线班主任。
班主任专业化,要在意识上给自己竖起来,班级管理不是拍屁股决策,而是深思熟虑后的计划。
边看边反思自己上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卸去诸多内心的不安,也缓解了些许即将开学的焦虑,自己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下学期继续加油吧!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闻见晓春老师对教育的见解,就像是在汽水樽里寻找饮品时,嗅到了一桶浓香红酒。 “快乐的前提是明哲”,必须要寻找到比我聪明的人,不断地寻找更有质量的谈话,保持头脑中的警惕,达到不懈探索的状态。乳虎之歌,已在阵阵敲起。
快乐明哲,科学专业,感性共情,并肩向前。
老师的书帮了我很多,醍醐灌顶!
>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16 有用 圆缺 2016-06-27 20:27:30
绝杀!你们都很幸运,刚做班主任就看到了。
17 有用 乌有容 2019-01-17 10:39:37
教学只占40%,其余的都是在处理各种关系,解决各种问题,这些额外的、琐碎的加起来才是教育。
16 有用 青夕 2021-06-18 22:16:26
想说的太多,竟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能简单地阐述感受:相见恨晚。但若没真正经手班级,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班主任,恐怕也不过是阅罢束之高阁。一个好的班级必然是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这个班级应当是让学生愿意进入的空间场所和健康发展的心理寄托。而这种中正平和的状态又应然是老师和学生相互摸索所达至的和谐平衡,用王老师的话说就是班风只能“培育”,而不能“塑造”。而令人焦心的是,我们老师、学校乃至制度频繁违反教育规律,经常在做错误的事,反过来导致了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不良习惯,这恐怕是十余年前王老师在写作此书时始料未及的。
6 有用 山月随人归 2018-07-31 19:43:01
“专业”意味着科学,科学要求思考。深有启发。很有必要学点心理学。“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珍惜和利用自己的激情,发挥主体性。“教育首先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再由教育者投射到被教育者身上。”务必正确认识“管理”、“教学”、“教育”的关系。
6 有用 王小轩 2009-06-01 06:32:05
战略型,非战术型.还是值得一读的.即使不能有所进步,至少可以避免一些常见错误.
2 有用 再度连夜改名了 2020-01-22 21:27:29
“不与学生平等对话,师生之间就只有教与被教、管与被管的关系,学生不会对你讲心里话,教师不掌握学生心理,工作就是盲目的,无的放矢的,说教味儿十足,增加学生的反感。” 作者举了一个老师跟学生就该生的“早恋”问题谈话的例子,分析出该生的“早恋”的原因可能是人际交往饥渴,但这个例子中的教师只是表示理解、提醒、鼓励,“素质稍微高点的人也能做到,没什么专业性。”“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教师实际上处于“非学习状态”,教师是把自己心中早就想好的话向学生宣讲,教师并没有研究什么。也就是说,教师在这次谈话之后,并没有比谈话之前变得更聪明,更有经验,没有学到什么新东西。我们甚至可以说,教师的态度并不是开放的。整个谈话更像是一场‘教诲’,而不大像交流。”
2 有用 已注销 2018-10-20 12:05:22
重看了一遍,关于班主任身份的认识很适用,可以反复翻看防止习惯性遗忘……遗憾的是有些实操方法没有展开说,算是给新手打开一扇门吧。回溯自己的成长轨迹,切身感受不同家庭,父母,比学校和老师更能带来致命影响。老师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发现,劝诫,引导,尽量延展每一个小生命的可能性。
1 有用 半个地球的阳光 2017-05-02 19:28:25
王晓春的书都想读一遍,很有逻辑性结构清楚,虽然很少谈及具体方法,但是教人如何去思考,去研究
1 有用 阿兑 2019-06-28 15:04:40
当班主任真难
3 有用 阿梓 2020-01-27 16:42:29
如果上岗前就看了书,这学期就不会过得那么辛苦了。 作者的理念给我带来了许多启发,有些我一直在疑惑的想法在书里得到了肯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 有用 冷住 2015-01-07 00:00:56
很实用。只有真正做过之后才会明白这其中的不易。推荐做过班主任或者正在做班主任的年轻人看一下,还没当过的就算了。
1 有用 -Sunshine.*lan 2023-10-31 13:52:11 广东
不要去管学生、哄学生,而应该去帮学生,研究学生。比较认同这位老师的教育理念,后面问题学生的部分稍微稀碎了些。
1 有用 你底小铲几 2021-12-12 16:12:28
用魔法对抗魔法
1 有用 Serah 2014-12-23 15:26:35
当做工具书匆匆翻了一遍,对班主任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人的本性是未完成的”,“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0 有用 。 2021-04-06 15:42:54
冷静、理智、客观,努力做一个会使用“科学大脑”工作的一线班主任。
0 有用 朕分一百万?! 2021-04-05 19:38:24
班主任专业化,要在意识上给自己竖起来,班级管理不是拍屁股决策,而是深思熟虑后的计划。
0 有用 善北 2022-02-08 22:52:03
边看边反思自己上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卸去诸多内心的不安,也缓解了些许即将开学的焦虑,自己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下学期继续加油吧!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0 有用 玛丽莲梦猪 2022-01-01 14:08:36
闻见晓春老师对教育的见解,就像是在汽水樽里寻找饮品时,嗅到了一桶浓香红酒。 “快乐的前提是明哲”,必须要寻找到比我聪明的人,不断地寻找更有质量的谈话,保持头脑中的警惕,达到不懈探索的状态。乳虎之歌,已在阵阵敲起。
0 有用 I wander 2024-03-21 15:22:08 江苏
快乐明哲,科学专业,感性共情,并肩向前。
0 有用 刹那芳华 2024-07-29 10:43:04 福建
老师的书帮了我很多,醍醐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