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2 Ⅱ (疯清扬)
- 哲学类1(目前属于我的书) (斯宾诺莎的镜片)
- 私人图书馆2 (存在之途)
- 黑格尔研究 (豆沙馅的Hibana)
- 哲学 (heterotopiaa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黑格尔:一种新解说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新鲜海捕鱿鱼 2025-03-12 19:15:26 瑞典
英译“谁在抽象思考”,Glockner认为是为柏林报纸撰写的短文(此外还有“论莱辛与妻子的通信”“论《华伦斯坦》”“论改信者”)。比说理更复杂的是其修辞,特别是在开头举一正例两反例,再从后者中提取可用的反讽策略。Rosenkranz所谓的“融入了柏林风格”,或者某种我能共情的18-19世纪风格:迂回的铺垫、对不明示的论敌的尖酸刻薄、在有弹性的文本间隙中填充与论题不直接相关的其他牢骚、执迷于完整展开... 英译“谁在抽象思考”,Glockner认为是为柏林报纸撰写的短文(此外还有“论莱辛与妻子的通信”“论《华伦斯坦》”“论改信者”)。比说理更复杂的是其修辞,特别是在开头举一正例两反例,再从后者中提取可用的反讽策略。Rosenkranz所谓的“融入了柏林风格”,或者某种我能共情的18-19世纪风格:迂回的铺垫、对不明示的论敌的尖酸刻薄、在有弹性的文本间隙中填充与论题不直接相关的其他牢骚、执迷于完整展开词句所暗示的一系列转折和追加评论,尽管这只能带给读者一头雾水。理解这种文本的多重决定、理解作者实际上比读者更狭隘敏感的关注视域,对阅读是十分重要的。 莱比锡轮子一段,抽象的并置(“科策布式和解”)和象征的扬升之间的晦涩区别。另外黑格尔确实喜欢引用歌德和狄德罗——可以作为年代断定的辅助依据吗? (展开)
0 有用 赵谜 2010-07-24 21:52:19
老黑。
0 有用 存在之途 2020-03-04 22:32:12
对思想的整体性和发展线索勾画清晰
1 有用 功能主义委员会 2024-01-21 16:10:40 四川
翻译不大行。不知道这书校对到底是怎么搞的。就拿伦理和道德的区分来说,时而会把Ethics/Sittlichkeit翻译为伦理,时而又给翻译成道德,然后你又能发现他有时候把Moral/Moralität竟然又反过来翻译成伦理了。简直看得人一头雾水,,,,,
1 有用 Nomad 2023-12-14 12:02:27 广东
引用康德符合义务/出自义务的一段话完全看不懂什么意思。检索了英文本,才发现翻译错了。剩下的也就不想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