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概念篇
一、有关“文化”的几个概念
二、非物质文化概念的提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四、云南开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现状篇
一、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的现状
二、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及措施
三、抢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问题篇
一、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类型分析
二、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概况篇
一、傈僳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白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普米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基诺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景颇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傣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哈尼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布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九、独龙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纳西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一、怒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二、佤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三、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四、拉祜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五、德昂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六、阿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策篇
一、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二、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应树立的意识
三、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思路和途径
四、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篇
《云南映象》:展示云南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鹤庆新华村:小锤锤出的“银都”
丽江:打造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品牌
附录
附一: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附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附三: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附四: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收起)
2 有用 30°⊙ 2017-10-23 15:09:14
写于2007年,针对云南非遗。云南非遗保护中的问题是普遍现状:1.保护意识淡漠2.对保护、开发认识的错误3.商业开发的伤害4.保护形式单一、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