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慶岳:透過緩慢,累積前進力量
四十歲之前,阮慶岳和所有優秀的台灣建築師並無不同:從國外頂級的建築研究所畢業、進入美國世界級的建築事務所SOM工作、回台灣開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然後希望有機會設計一棟能讓全世界驚艷的地標,好在建築史上留名。
六年前,幾乎每一件事都如阮慶岳所願地發生了。他拿到文建會「九九峰國家藝術村」的大案子,工程費高達11億新台幣,光是設計費就有四千萬。
阮慶岳相信,他的機會來了。為了這個代表作,阮慶岳和他的事務所,全力以赴了四年。
二○○○年,新政府上台。一聲令下,文建會的「新官」上任,宣布「九九峰」無限期暫停,阮慶岳的人生也被無端推入谷底。
「怎麼會是我?怎麼會這麼倒楣?」阮慶岳坦承,九九峰暫停的那幾年,十分不能釋懷。事務所業務面臨青黃不接的壓力,他對自己所操作、信仰的一切,通通產生懷疑。他不知道該怎麼往前走,但又不敢停下來。
「台北太快,節奏不夠忙的人,會被認為是個loser,」阮慶岳形容。
直到前年九月,他參加台北藝術村的「交換藝術家」活動到宏都拉斯,給了他三個月安靜的緩慢生活,也讓他琢磨出新的人生意義。
那段日子,他住在小村莊裡,身上只帶了詩經和古希臘哲學史,生命完全安靜下來;由於村子裡沒人會講英文,沒有咖啡店、電視、電話,他幾乎與世隔絕;阮慶岳一早泡完咖啡,就會到外頭讀書、曬太陽、寫毛筆、抄詩經,再打開手提電腦寫小說。
他決定放下自己不擅長的事務所經營,專注於建築評論與文學創作。他想要給自己五年「緩慢」的時間,重新建構自己對建築的思考與操作體系。他希望能自廢武功,擺脫現代主義追求更新、更大、更快、更好的思惟架構,走出自己在建築上的創新之路。
回台灣後,他決定結束事務所。朋友們都勸他不要衝動,因為「失去了頭銜,就失去了所有」。每個月七萬元的貸款,也讓他一度猶豫。
「但是人不可能等到所有問題解決後,才做下一個決定,總要有個開始,」阮慶岳說。
現在的阮慶岳,是華梵大學建築系的專任講師,建築界受人尊敬的評論家。他在貸款買來的不到二十坪的小屋裡,創作出他的第一本結合散文、攝影、評論的「四色書」。
日子不如過去寬裕,卻讓他感到真正的自由。問他滿意現在的生活嗎?他笑著帶有詩意地說:「未來對我像是愉悅的邀請。」
0 有用 Leanne 2016-03-06 12:10:00
在圖書館借到一本適合我閱讀習慣的文字書籍真的很不容易,我喜歡這種作者釋放出來的學識無限,聯想頗多的寫作方式,對我來說很有趣。另外,我喜歡閱讀主題散文,有種有限散漫的意味,最好是坐在陽台的沙發上,綣起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