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的根源 短评

热门 最新
  • 193 江绪林 2014-08-30 10:07:58

    文字汪洋恣肆,极漂亮,柏林这里有点文艺评论家和诗人的感觉;柏林将“启蒙主义”说成是浪漫主义兴起的根源,但有时似乎将“启蒙主义”等同于唯理论等更思辨严肃的范畴类型。孟德斯鸠和休谟的裂口【36-40】;“这个问题整个就是受伤的民族情感和可怕的民族屈辱的产物,这便是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根源所在。”【44】;哈曼、赫尔德(表现主义;归属感和非兼容);康德、席勒和费希特;费希特自我知识学、大革命和《威廉迈斯特》;“意志和人所必遵的世界之结构的缺席..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核心。”【134】“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的生活的体量,是理性的自我理解的一定程度的增强。”【145】总之,柏林将浪漫主义描述为侧重在艺术和思想领域内走向价值多元论的一个途程。

  • 272 猪头妖怪 2009-05-10 20:39:15

    “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的生活的谅解。”

  • 143 🍑 2015-04-15 09:00:52

    “前进,前进,永不停止,永无终结,永不等待片刻; 越过谋杀,越过犯罪,越过可以想象的任何障碍,浪漫之魂必须前进。”

  • 50 时间之葬 2017-05-28 13:57:38

    不仅是伯林最擅长的思想史,把18世纪启蒙时代以来的主要思潮做了提纲挈领的梳理和分析,而且深刻地指出了浪漫主义对艺术美学及至对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本质影响。归根结底,现代人大都是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杂交的孩子,中国人却有点像是基因缺失的畸形儿

  • 23 Urbino 2013-09-09 19:17:08

    毕竟是演讲,有论点无论据 / 无限抒情有的时候收不回来了 / 想看看政治浪漫主义然后一直往下讲的嘛 / 浪漫主义运动实际上是德国屌对法国高帅富逆袭不成的YY / 最后结论实在是太欢乐了

  • 17 大旗虎皮 2012-08-11 21:54:54

    好书不用写得太厚。本书可以说是从哲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理论角度分析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他指出了浪漫主义的深刻悖论,从书中思想看,第五代的一切缺点和优点,都来自于他们本质上的浪漫主义。可与巴迪欧的当代艺术十五论题对照着读。

  • 16 fanneyfly 2010-03-02 00:11:57

    一入侯门深似海。仅凭这本小书,柏林已在我心中树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从此,浪漫主义的信徒,不过是些现实人生的失败者,是些意识形态的挫败者,在柏林抽丝剥茧式的剖析下,这残酷的真相异常深刻,回过头来想想,做学问的,哪个不是这样困窘、固执、可爱又可怜的失败者:“事实上他们是一群绝对天真的人。他们穷困、羞怯,他们是书呆子,在社会上处境尴尬。他们动辄得咎,不得不仰人鼻息,充当大人物的私人教师,他们总是充满了羞辱感和压抑感。显然,在厕身其中的世界里,他们遭受限制、遭受委屈”

  • 19 孟冬 2019-01-07 00:30:39

    柏林的追索从哈曼对启蒙运动的批判讲起,引出了赫尔德和康德。前者基于哈曼发展出关于根的概念,即每个人从离开家园后开始寻找群体。后者对浪漫主义深恶痛绝,但其理论中人能够自由选择——选择为之生或死的价值反而成了浪漫主义的基石。席勒从中得出了对精神性自由的见解:正是意志自由将人从自然天真状态推进精神的感伤状态。浪漫主义认为现实是混乱无序的,但人能凭借意志塑造事物,事物的存在是人的塑造活动的结果,意志不允许任何禁锢。当人无法实现自我并沉溺于精神深处,建立起一个外在厄运无法侵入的内心世界时,浪漫主义的症候感染了拜伦,雨果,叔本华等等也引发了后来的存在主义,大量个人化和情绪化的文学由此产生。社会的体系不能让一个真正理解何谓自由的超人按照它的要求行使自由,便滋生了陀思妥那个无罪的、尼采式的想要报复的罪人。

  • 7 胡如隐 2017-11-11 23:40:49

    我们最好不要尝试怎么描述持续的波动,描述不可描述之物,然而我们非得尝试不可。

  • 12 sogdiana 2010-02-04 10:48:21

    还来不及思考,已被语言本身慑服了。。

  • 7 一个小标点 2013-10-18 21:33:18

    非常流利,好看,写得真漂亮。把浪漫主义作为对启蒙、科学、理性主义的反叛,这都没问题,但结论待斟酌。伯林写的浪漫主义不妨叫作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浪漫主义,最后的结局必然是自由主义。(145“因此,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144页“浪漫主义还留给我们这样一个观念,对人类事务做出一个统一性回答很可能是毁灭的……在它的名义之下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暴力专制的独裁者……多元性、无穷性、人的一切答案和决定的非完满性的观念……这一切都浪漫主义给我们的馈赠” )。但是真心流畅,演讲高手。

  • 8 丛林宜歌 2017-02-27 23:18:21

    把这个充满热情的、狂热的、半疯的学说来龙去脉都说得清晰透彻。今天的我们跟十八世纪的欧洲一样,何尝不是过着一种密不透风且井然有序的生活,任何能够摧毁、破坏这种铁板一块的学说,即使只是逃避或者回弹,也能够让人心有戚戚焉。

  • 11 交工站姐某脱 2008-04-03 12:52:28

    这是脱稿演讲啊!脱稿啊!

  • 10 琴酒 2012-11-28 22:39:03

    虽然是演讲,但柏林的路子还是很显然,比如社会背景化(康黑谢一众出生的探讨)的追根溯源,比如在二分法的对照中走出自由主义的结论,比如民族性的讨论,比如对概念和思潮产生的社会性背景的回避转而和个人挂钩。但还是柏林所固有的好看,旁征博引而没有蔓生的直接,直击要害。也算一种学者类型吧。

  • 8 阿不壳 2017-01-03 10:18:12

    梳理观念史的书能使人知道自己站在哪里,不那么稀里糊涂。好开眼。

  • 7 小克 2014-08-17 22:19:21

    伯林是我今年最愉快的发现。

  • 7 纪恩同学 2011-10-09 19:31:59

    浪漫主义反启蒙主义,反理性,反对外在的客观规律或真理,有唯心的表象。它与革命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的继承人是后来的法国存在主义,并进一步渗透到现代生活中,包括对法西斯主义的影响。从价值判断上来说,可以分为进步的和反动的浪漫主义,然而它的结局则是自由主义。

  • 6 ring 2011-11-12 13:02:54

    满足了我对此类书籍的全部要求:薄,能看懂,有脉络,信息量大

  • 4 Nébuleuse 2019-12-03 10:11:01

    浪漫主义的根源是追溯到哲学本质的,从赫尔德的语言教义出发,到康德的道德观,信手拈来卢梭休谟尼采,整个浪漫主义的发展史由各种大家的哲学观点铺陈串联起来。第六篇的演讲把整个前五篇的铺垫演讲推到了一个至高的顶点。浪漫主义的结局终将是自由主义;承接浪漫主义火炬的,终将是存在主义。以赛亚柏林太绝,仅是演讲,旁征博引的功夫就是一流了,讲人话,引世俗的例子,很多生涩的观点被他这么通俗一讲,惊为天人,正中我心的靶中央。

  • 2 剧旁 2016-03-09 16:38:18

    相当具有启发性的美学相关的思想史,英国学者讲稿的那种随意性洒脱性保留了,但是文献的严谨性便被忽视掉了,再加上完全翻译出的文献,又是一部有遗憾的译作。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