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洛尔坐慢车的时候有一位老人坐在他对面,下车时老人说“我跟你说,年轻人,审判的日子就在眼前!”这个老人是谁,为什么他会预言布洛尔的命运?
可能的解释是这个老人认识布洛尔,知道他做过一些坏事,就随便警告了他。毕竟他那个案子似乎很有名,根据后面来调查的警察描述,他可能在一部分范围内是臭名昭著的。
但有些过于巧合了,放在一切故事没有揭开前,我看的时候怀疑这里有深意,可能象征某种楚门的世界一样被圈起来的世界,而局外人才会清楚将要发生什么。
二,医生真的不怀疑法官吗,法官那个计划和假死方法完美契合了凶手的作案手法,藏窗帘、毛线、转移注意力、最后奇怪的扮相和童谣的内容。
如果法官只是为了揪出凶手,为什么一定要迎合凶手的作案手法像是完成某种仪式感,如果法官能做到如此精妙的假死,那不更是说明他更像那个一直能够将自己藏的严严实实绝顶聪明的凶手吗。
三,这一切都发生的太顺利了,刚好人全都死光了,天晴了,有人上岛了。他们大概八号晚上上岛,大概十二号附近的居民就来啦,不到五天的时间要杀死全部十个人,其中包括一些身体强壮的人,聪明冷静的人,机敏狡猾的人。
看起来没有任何意料之外的事,比如说有人提议两人一起互相盯视,比如说分开两组进行活动,比如说将大家最怀疑的人扔出别墅去。一切都如计划般顺利进行,仪式感非常非常强,而条件非常苛刻。
虽然只是在最后描述了作案手法,可能只是没把意外包含进去,比如说原本可能可以更快解决,但是这个时间也未免太过紧凑了。并且确保其间天气不好,无人能离开,书中也反复提到过天气很难预测。
其实我不是很常看推理小说,所以感到疑惑的就是第一遍看的时候的直观感受。我看推理小说很难进行深入思考,因为我觉得里面很多人物都是作者笔下的傀儡木偶,并不具备灵魂,拿一些正常的思维去审判他反而有可能走歪路,有的时候觉得那样做的人一定有某种深层的原因,结果实际上里面的人物纯粹是为了推动剧情而作出反应。
我看推理小说一直是边看边等着作者自己揭晓答案,这本书一开始我也是这样,虽然花了一点时间去努力记住每个人物,但是直到法官站出来说出自己的推测,说认为凶手就在他们当中,并且每个人在每个案件中都无法洗清嫌疑时,我才非常惊喜地觉得,这个小说的人物至少是会更高层次的逻辑的。
我开始认真地代入我的逻辑去推断,可能是我推理的经验太少了,也可能是小说里透露的信息并不详细,所以我一度没有把握正确的逻辑。
我认可法官说的大部分话,尤其是他说要抛开职业身份性格这些刻板印象去找凶手,而只根据事实去推断,我认为的确,凶手如果能策划出这样的计划,那么完全可以滴水不漏地伪装自己的身份,从而降低自己的嫌疑。
譬如说我最怀疑的隆巴德,我觉得他的身份没有任何办法可以佐证,他所说的自己要杀人会选择简单粗暴的方法,更像一种凶手特意找来的借口。我从他一开始大方承认自己害了人的时候,就开始起疑心,就像法官最后说的,一定有一个人没有真的犯罪,又或者他犯了罪但是却良心发现,那么杀了二十几个人并堂而皇之的承认,正像是一种凭空编造,快速洗脱嫌疑而博得其他人的信任的办法,看起来最不像的人反而有可能有着隐藏最深的原因,最强烈的动机。
但是现在想想我的思路也完全被法官带走了,我对法官的怀疑有50%,即是由于他太聪明,又因为太聪明觉得反而不像。布洛尔70%,对隆巴德有80%,医生60%。最开始我还怀疑过罗杰斯,这个最开始上岛并说自己什么都不清楚但又神神秘秘的管家,是最有可能无生无息地接触别人又策划一切的人。但是很快他就先去了。
其实我开始并不怀疑布洛尔,因为他那个犯罪过程得到了法官的佐证,也就是他的身份没有任何作假的可能,那么按照他对一位无辜人员的加害以及他良心发现的可能,我就排除了他,直到最后只剩几个人活着时才不得不重新考虑。
马斯顿,罗杰斯太太,罗杰斯先生,麦克阿瑟将军,这几个人先去的人不用说,不必怀疑。虽然法官玩的是一手假死掩藏,但是最开始这几个人是最难长时间藏匿的,人多眼杂。
紧接着布伦特小姐,我也没怀疑过她,因为她的怪是很明显很突出的,并不存在任何使得自己获得其他人信任或者好感的行为,且存在感始终不强,她确有凶手的可能性,但是实在犯不上。
于是我对隆巴德的怀疑就层层加深,直到他和维拉对峙时我意识到不对,他看起来并没有揭下伪装的过程,而原本的他又实在难以成为一个思维严密充满特殊仪式感的凶手。
直到最后法官的自述说明了真相,我又确实觉得大部分都合情合理。首先是法官表现的超出寻常的智慧,其次是凶手每次都不需要费力气的作案手法,可能并不是为了伪装身份,而是他本身真的没有什么力气。他描述的自己对罪恶的不容姑息,可以作为合理的作案的动机,特殊的仪式感和变态的艺术也符合他的气质。总的来说,我想到的疑惑大概就前面那几点,其余的部分,我觉得是足够酣畅淋漓的阅读。
还想问童子军是怎么发现有求救信号的?有谁做了求救信号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