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生还的书评 (431)

巴金斯老爷 2008-04-08 11:08:04

道德的流放地万物萧条

荒岛上仅有十个人,其中有一个是凶手。但他们接连死去,无人生还。那么谁是杀人犯?是最后一个死去的人吗?如果不是,那么他(她)如何在死去之后,还能使自己的杀人计划照常实行?他(她)为什么杀人,又为什么给自己也贴上死亡标签?   在《无人生还》中,阿加莎·克...  (展开)
未来之瞳 2009-11-18 14:32:36

《无人生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 回复中有剧透

《无人生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抑或说《无人生还》缘何如此经典。在我看来就 是下面的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暴风雪山庄模式。(亦即孤岛杀人模式)。此种模式,许多人聚集在一处相 对封闭的环境,因为某些原因于外界阻隔,而此时连环命案开始。凶手就在自己身边而自 ...  (展开)
沉默时刻 2009-07-27 13:28:26

一本小说对我的意义

读了《恶意》之后,看推理小说的瘾又给勾起来了,为什么就是不愿意看点哲学、文艺评论那些装大个儿的书呢我恨我自己。算了,我这样的老百姓每天就顾着想怎么做买卖怎么多挣钱赶紧要孩子那些俗不可耐的事儿,哪还有工夫装逼扮文艺呀。高雅的事儿就交给不需要为柴米油盐费心的那...  (展开)
peter 2010-07-16 22:38:35

6个明显的BUG (剧透,慎入)

阿加莎的《无人生还》并不长,2个小时就可以看完。故事确实结构巧妙,最后的逻辑也合情合理。 其中“假死”,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到医生,以及最后的两人PK,都是绝佳的设计。 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些明显的Bug(按严重程度): #1:法官说服医生帮助他假死,这里面有严重逻辑...  (展开)
柴斯卡 2019-03-28 14:30:54

《无人生还》:满口正义的人,才最可怕

原载于《豆瓣阅读》官方微信号,欢迎关注: https://mp.weixin.qq.com/s/dlUTAmUkk7CtKTleDQUc5g ※本文涉大量剧透,请读者酌情阅读 小时候看柯南,经常有这样的情节:柯南、小兰、毛利小五郎一行人,受到园子邀请,来到一个山庄;当晚下起了暴风雪,唯一通往外界的吊桥被砍断...  (展开)
小明同学 2015-12-08 17:05:24

《无人生还》人物基本信息的整理,记不住外文姓名的进。

刚看完阿加莎・克里斯蒂所著的《无人生还》,个人缺少记忆外文姓名的细胞,书评里面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关于人物基本信息的整理文章。为了减少跟我同病相怜的读者的痛苦,特地来此总结。 防止可能出现的剧透对读者造成影响,故而分阶段进行总结。 第一章,8小节,人物基本...  (展开)
MTD 2009-03-08 10:32:42

两处牵强

当然我觉得这绝对是部好看的书 比很多日系的直白紧凑 布局也相当合理 也是开了新一种风格 我给了四颗星, 是因为我晚上看完早上起来之后有两处觉得特不明白 1.装死,一个人装死的技术真的很有限,很难控制自己的眼球脉搏心跳呼吸,搬到房间又是个颠簸的过程,很难装的那么彻底 ...  (展开)
伯爵 2009-09-16 21:39:31

难得的是这份坦白

其实,杀人很容易。 阿婆。跪拜先。本格推理的极致。动机,格局,手法,环境基本没有现实性。可以说,这样的罪与罚,存在于人性深处,却只会落实在文字之间。现实中会有谁为设谜题,而犯罪犯得如此完美。 阿婆开天辟地创造了很多经典犯罪格局,后人再如何取巧,也不过是在阿...  (展开)
sailwind 2012-03-09 18:59:55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绝对的世界名著,阿加莎前三位的作品,在各种排行榜上都是世界范围内的榜上有名,并被有人认为是最好的推理小说。 然而我想先从缺陷说起。首先说的是,推理小说极其忌讳硬伤bug(比如最后解释成超自然灵异,或者杀人手段逻辑不严密等),尤其本书还是纯粹推理(不是靠人性探讨...  (展开)
竹寒风清 2011-08-06 16:43:05

为《无人生还》平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多现在的人看完这部小说后,都对这篇身为阿婆最经典的小说之一的《无人生还》嗤之以鼻。原因是感觉设定落入了最老套的剧情——孤岛杀人。很多人从一开始这个故事的发展模式,无非是几个人来到一个远离大陆的岛屿,却恰恰因为天气原因与外界隔绝,之后岛上开始发生凶杀...  (展开)
叶洲 2012-01-20 00:23:48

无人生还确实比较过瘾

固定链接: http://www.saoyuying.com/2012/01/and-then-there-were-none/ 看侦探小说,就希望剧情跌宕起伏,环环相扣,而且案情愈发复杂重大,扑朔迷离为好,最好能多死几个人。阿加莎·克里斯蒂显然在这方面一直表现不错,她重在情节的起伏,而非福尔摩斯系列更重所谓的对细...  (展开)
惘然 2009-04-13 16:21:01

幸运的是……我没有被吓死

当初从元子那里借来《无人生还》,就问树袋熊小姐好看么?她说好看,理由是——够恐怖。“你想最后所有人都死了”,她建议我千万别一个人在家看。 好,于是我选择在热闹的春节将书带回家。结果当然是因为太热闹了,就翻了两页,还是在回家的车上翻的。 一本书就这样辗转来回,...  (展开)
beren 2013-01-12 05:16:38

一些疑问

阿婆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确实是挺精彩的,比起之前读的那些作品(除了《罗杰疑案》之外)确实是有些意外,很难猜到这样的结果,难得最终阿婆没有再选择一个可怜的女子作为凶手,虽然那个可怜的维拉是最后死的,但其实恰恰是因为她的罪过最深,所以要体会更多的痛苦和恐怖罢了。当...  (展开)
海上阿童木 2011-03-23 18:20:39

原本期待无人生还 - 话剧无人生还观感

这几天预报中的大雪,并没有如期而至。新闻里解释道,不是大雪没来,而是还飘在空中的时候就化了。 就在这样一个雪化成雨落下的夜晚,我去观看了阿加莎的经典剧作《无人生还》。野芒哥哥和忆宁大婶那令人称叹的舞台艺术,话剧中心大制作的舞美和灯光,紧凑而又令人无比紧张揪心...  (展开)
蓝白 2011-09-24 10:27:57

疑问:最后那俩人为什么互相杀

最后剩一男一女,俩人发现海边的尸体后,女的怀疑男的是凶手,很正常,但是为什么这男的也跟自己就是凶手似的,在被女的问到刚才被砸死那个人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回答说:“只是一个小把戏而已”,又不是他杀,说这些干什么,结果误会了,被杀了  (展开)
HaNcHeE 2009-10-19 09:28:25

一些思维定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凶犯不可能是死者。 死人确实是死的。 我们本能地倾向相信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和内心独白是真实的。 受害者和凶犯不可能合伙。 专业医生证明的死亡就是真的死亡。 藏人的最好地方是哪里?是尸体。 最开始被简单地证明有罪的人一定无罪。  (展开)
FLOWER 2008-07-26 10:43:23

结局可以拿捏准确

印地安岛有一个古老的童谣: 十个印地安小男孩,为了吃饭去奔走;噎死一个没法救,十个只剩九。 九个印地安小男孩,深夜不寐真困乏;倒头一睡睡死啦,九个只剩八。 八个印地安小男孩,德文城里去猎奇;丢下一个命归西,八个只剩七。 七个印地安小男孩,伐树砍枝不顺手;斧...  (展开)
琼@CAT 2018-03-13 08:55:47

《无人生还》读后感(剧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花了三个下午读完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英文原版,读这本书之前简单了解了下非剧透的大纲,发现原来儿时学唱的Ten Little Indian Boys. 就是出自这本小说,难怪原著名为10个小黑人。单纯的我一直以为这只是首教大家从一数到十的学前教育歌。 1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男女...  (展开)
爱吃葡萄的狐狸 2013-02-16 10:02:44

法外制裁

暴风雪山庄模式的经典之作,阿婆之后很多大手都有效仿此模式来创作。这本书有译作孤岛奇案,不过觉得无人生还更符合这本书的内容。 十个人受邀到岛上,在听到一张控诉每个人曾经犯下的罪行的唱片后相继遇害,有死于氰化物、被重物击打、中枪、葬身鱼腹、上吊自杀。第一个人死亡...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1 22 后页> (共431条)

订阅无人生还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