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大家小书,有许多关于时间的洞见,可惜太简略了,毕竟是讲座的文字稿。如果想研究时间问题,此书应该读一下。
通过讨论现代时间和现代性与历史学科的关联,林恩·亨特指出未必需要将现代时间与现代性视为西方霸权的展现而彻底抛弃,更重要的是在一种非目的论的历史学语境中讨论它们。林恩·亨特警惕“加速”和一味追求创新的历史学,鼓励人们回到过去被目的论史学埋没的史学书写传统。理是这个理,不过叙述比较简略以致带了股鸡汤味…
总体无甚新意。但我认为这一演讲体现了对后现代主义保持慎重的历史学者从伦理向度探讨历史书写及历史学科的历史,并清理“历史学的重负”的努力,这是不能不赞赏的——它既是一个杰出史学家对于历史思考的洞见,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史学家对道德义务的承担。林·亨特于此指出的方向主要有两个层面,在历史学科内部是重视以往的历史学研究成果,且历史研究绝非为西方、历史学科所垄断;在更广阔的范围则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悬置“时间”(、“历史”乃至“现代”)等概念的西方性,实现扬弃,使其具有通向现在和未来的更多可能性。另,实在很困惑《将欧洲地方化》为什么没有翻译的风声,这本书已经难以为文化研究、历史学所绕过了吧……(西天中土系列及其愿景应该得到更多重视,看到林·亨特不断引用南亚学者的研究,但国内史界谈得比较多的大概只有杜赞奇?
薄薄的一册,很快读完。
历史编纂中的时间意识和现代性的浮现密切相关,挣脱目的论的视角并回顾那些长期被忽视的经验成为新的可能。。。
美国知名新文化史学者林恩•亨特的一部由演讲实录组合而成的小书。在这些演讲当中,作者从观念史和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讲述现代性意义上的时间观念,对于历史思维和历史写作的重大影响。作为研究过去发生的事情的一门学科,时间是历史学研究与写作中,绕不过去的重要维度。亨特这本书尽管篇幅短小,但微言大义,思想深邃,非常值得相关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三场讲演,如果能在现场听,效果一定特别好。作者对现代性的反思,比我想象中更深刻。很悖论的是,现代时间的推广,曾经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扩张阴谋(因此英国反对),但恰恰是这种时间,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形成,换言之就是世俗化的推广。播什么种子,未必结什么果。
这也能出书 就一篇讲演吧
硬壳精装,字大行稀,一百来页 一会儿读完,幸亏没买。
略微简短,第二章讨论进化时间观历史的部分可以借鉴 BC/AD脱胎于基督教纪年法但最终服务于普遍的,深层的,同质的进化论时间观念的建构,而从这种目的论时间性本身的同质性中,又能找到对此时间框架进行挪用,从而超越目的论历史的方式。为此就要寻找或许前现代的、非西方的历史记述模式 以及一点有意思的:达尔文的时间性本质上是反对目的论的时间性的,其中蕴含的非确定、演化和自适应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取代线性发展的观念,所以孙某才会那么热衷于介绍历史社会学中地质学演化的借鉴
这样的著作没有出的必要,我是指如果里面的几篇文章直接翻译发到《史学理论研究》一类的重量级刊物可能更好。作者意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常说历史研究要有时空感,空间不难理解,时间呢?我们标注BC或者AD有没有更为深层次的意涵呢?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纪年都统一为公元前/后,会不会是从欧洲视角来看世界历史?问题很有意思,只有100页来说明肯定是不够的。
在过往学术史梳理基础上进行的讲稿,读起来很吃力,但确有洞见,“非目的论”值得细细品味。
三篇论文成一书,行间距巨宽,启发不大,历史视野的延展与历史的非目的论。
历史哲学,第一次读这种,没看出名堂。好在页数不多,几下翻过。
对读汪晖《世纪的诞生》。
读的一知半解,历史时间这个东西太抽象了。反复提到的查克拉巴提的那篇文章对我现阶段关注的问题来说是很有用的。
见解不俗但太简单和潦草了。 观念性的时间所具有的内涵(现代性是什么),历史学对时间感知的变化(历史学著述的时效性和流行性)。
评分低好像是因为排版问题,我看得kindle版
内容过于简略,但翻译很不错
对“时间”的讨论寥寥无几,大段论述“现代性”,嗯.
> 史学的时间之维
3 有用 猪柳蛋麦满分、 2020-11-03 11:43:19
大家小书,有许多关于时间的洞见,可惜太简略了,毕竟是讲座的文字稿。如果想研究时间问题,此书应该读一下。
5 有用 吃蛋挞 2020-11-15 10:43:56
通过讨论现代时间和现代性与历史学科的关联,林恩·亨特指出未必需要将现代时间与现代性视为西方霸权的展现而彻底抛弃,更重要的是在一种非目的论的历史学语境中讨论它们。林恩·亨特警惕“加速”和一味追求创新的历史学,鼓励人们回到过去被目的论史学埋没的史学书写传统。理是这个理,不过叙述比较简略以致带了股鸡汤味…
2 有用 Luna96 2020-11-12 23:41:31
总体无甚新意。但我认为这一演讲体现了对后现代主义保持慎重的历史学者从伦理向度探讨历史书写及历史学科的历史,并清理“历史学的重负”的努力,这是不能不赞赏的——它既是一个杰出史学家对于历史思考的洞见,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史学家对道德义务的承担。林·亨特于此指出的方向主要有两个层面,在历史学科内部是重视以往的历史学研究成果,且历史研究绝非为西方、历史学科所垄断;在更广阔的范围则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悬置“时间”(、“历史”乃至“现代”)等概念的西方性,实现扬弃,使其具有通向现在和未来的更多可能性。另,实在很困惑《将欧洲地方化》为什么没有翻译的风声,这本书已经难以为文化研究、历史学所绕过了吧……(西天中土系列及其愿景应该得到更多重视,看到林·亨特不断引用南亚学者的研究,但国内史界谈得比较多的大概只有杜赞奇?
3 有用 空空 2020-10-28 09:25:48
薄薄的一册,很快读完。
1 有用 治亂之宰相 2020-10-13 18:57:18
历史编纂中的时间意识和现代性的浮现密切相关,挣脱目的论的视角并回顾那些长期被忽视的经验成为新的可能。。。
0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20-10-27 18:53:07
美国知名新文化史学者林恩•亨特的一部由演讲实录组合而成的小书。在这些演讲当中,作者从观念史和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讲述现代性意义上的时间观念,对于历史思维和历史写作的重大影响。作为研究过去发生的事情的一门学科,时间是历史学研究与写作中,绕不过去的重要维度。亨特这本书尽管篇幅短小,但微言大义,思想深邃,非常值得相关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0 有用 大甜甜~~ 2020-11-21 00:26:18
三场讲演,如果能在现场听,效果一定特别好。作者对现代性的反思,比我想象中更深刻。很悖论的是,现代时间的推广,曾经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扩张阴谋(因此英国反对),但恰恰是这种时间,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形成,换言之就是世俗化的推广。播什么种子,未必结什么果。
0 有用 exL 2021-04-03 18:35:52
这也能出书 就一篇讲演吧
1 有用 Jargvci 2021-03-31 17:39:56
硬壳精装,字大行稀,一百来页 一会儿读完,幸亏没买。
1 有用 Versöhnung 2022-01-01 16:35:45
略微简短,第二章讨论进化时间观历史的部分可以借鉴 BC/AD脱胎于基督教纪年法但最终服务于普遍的,深层的,同质的进化论时间观念的建构,而从这种目的论时间性本身的同质性中,又能找到对此时间框架进行挪用,从而超越目的论历史的方式。为此就要寻找或许前现代的、非西方的历史记述模式 以及一点有意思的:达尔文的时间性本质上是反对目的论的时间性的,其中蕴含的非确定、演化和自适应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取代线性发展的观念,所以孙某才会那么热衷于介绍历史社会学中地质学演化的借鉴
0 有用 中级小妖盖 2021-11-29 11:05:45
这样的著作没有出的必要,我是指如果里面的几篇文章直接翻译发到《史学理论研究》一类的重量级刊物可能更好。作者意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常说历史研究要有时空感,空间不难理解,时间呢?我们标注BC或者AD有没有更为深层次的意涵呢?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纪年都统一为公元前/后,会不会是从欧洲视角来看世界历史?问题很有意思,只有100页来说明肯定是不够的。
0 有用 ཉི་མ་བཀྲ་ཤིས་ 2022-01-20 20:50:30
在过往学术史梳理基础上进行的讲稿,读起来很吃力,但确有洞见,“非目的论”值得细细品味。
0 有用 高山流水 2022-06-03 16:02:40
三篇论文成一书,行间距巨宽,启发不大,历史视野的延展与历史的非目的论。
0 有用 俺是俺啦 2022-10-07 18:17:34 上海
历史哲学,第一次读这种,没看出名堂。好在页数不多,几下翻过。
0 有用 猫大仙 2022-10-26 14:55:16 四川
对读汪晖《世纪的诞生》。
0 有用 什么我都有预感 2022-10-17 23:39:25 四川
读的一知半解,历史时间这个东西太抽象了。反复提到的查克拉巴提的那篇文章对我现阶段关注的问题来说是很有用的。
0 有用 浮草 2022-05-07 17:15:14
见解不俗但太简单和潦草了。 观念性的时间所具有的内涵(现代性是什么),历史学对时间感知的变化(历史学著述的时效性和流行性)。
0 有用 嗤嗤 2023-12-31 13:09:08 湖北
评分低好像是因为排版问题,我看得kindle版
0 有用 龙门山下小娃娃 2023-02-28 21:32:48 山东
内容过于简略,但翻译很不错
0 有用 Accélération 2023-09-26 13:54:28 北京
对“时间”的讨论寥寥无几,大段论述“现代性”,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