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馬可孛羅
副标题: 建構統治者神話的文化洗劫與記憶消滅
原作名: The Book Thieves: The Nazi Looting of Europe’s Libraries and the Race to Return a Literary Inheritance
译者: 王約
出版年: 2018-3-15
页数: 400
定价: NT$44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9597845
内容简介 · · · · · ·
為了建構德意志帝國的正當性與統治者的不敗神話,
一場組織縝密的偷書計畫席捲了全歐洲…
然而納粹竊取的不僅是書本,更奪走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傳統與歷史記憶。
★ 榮獲2018年瑞典班特揚森基金會大獎(Bengt Jansons Memorial Fund Prize)
★ 瑞典圖書創作獎《掠奪者》(The Looters)作者全新力作
★ 2017年美國科克斯創作獎(Kirkus Prize)非小說類提名
新聞記者李戴爾走訪荷蘭、法國、希臘、立陶宛等地,
追溯這段不為人知的文化掠奪與殲滅行動!
二〇〇九年,李戴爾開始追查散落在各地、被納粹佔為己有的藝術珍品,隨著這些文化寶藏陸續歸還原主,李戴爾意外發現,除了藝術品與古董被掠奪外,還有大量書籍被深藏在圖書館裡。這些館藏規模極大,從大西洋岸到黑海邊,自阿姆斯特丹、巴黎、羅馬、塞薩洛尼基到維爾紐斯,所有文化出版重...
為了建構德意志帝國的正當性與統治者的不敗神話,
一場組織縝密的偷書計畫席捲了全歐洲…
然而納粹竊取的不僅是書本,更奪走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傳統與歷史記憶。
★ 榮獲2018年瑞典班特揚森基金會大獎(Bengt Jansons Memorial Fund Prize)
★ 瑞典圖書創作獎《掠奪者》(The Looters)作者全新力作
★ 2017年美國科克斯創作獎(Kirkus Prize)非小說類提名
新聞記者李戴爾走訪荷蘭、法國、希臘、立陶宛等地,
追溯這段不為人知的文化掠奪與殲滅行動!
二〇〇九年,李戴爾開始追查散落在各地、被納粹佔為己有的藝術珍品,隨著這些文化寶藏陸續歸還原主,李戴爾意外發現,除了藝術品與古董被掠奪外,還有大量書籍被深藏在圖書館裡。這些館藏規模極大,從大西洋岸到黑海邊,自阿姆斯特丹、巴黎、羅馬、塞薩洛尼基到維爾紐斯,所有文化出版重鎮全被洗劫一空。
納粹為何成了偷書賊?
「只要控制書籍的流傳,就能有效控制思想。」納粹不僅想摧毀敵人的文化資產,他們更以偷竊、霸占與扭曲等手段,將圖書館與檔案庫、歷史、傳統與記憶全面納為己有,強制改寫他們的歷史,進一步驗證雅利安人的崇高與偉大。透過納粹的思想領袖羅森堡的規劃與研究,以柏林為起點,開啟了全世界史無前例、規模最大的偷書計畫。
阿姆斯特丹:遠離法西斯主義統治的避難所
自由和貿易讓荷蘭在十七世紀化身為歐洲的知識中心,自由思想家、作家、哲學家,還有宗教的少數族群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出路,特別是離開西班牙、葡萄牙宗教裁決的猶太人,將阿姆斯特丹轉變成一座傳播中心與出版重鎮,其豐富的館藏成為羅森堡覬覦的目標。
巴黎:流亡者的文化中心
十九世紀,生活在沙皇時期的大量猶太人為了躲避大屠殺,重新在法國安定下來,至今,法國仍是猶太人聚居最多人口的歐洲國家。巴黎也接納了一批來自帝俄的政治移民:許多波蘭人在自由波蘭被推翻後,遷徙到巴黎;在「十二月黨人起義」 後,還有一群俄羅斯知識份子被沙皇驅逐出境。當時的巴黎,聚集了猶太人、波蘭人、俄羅斯人,讓整座城市激盪出豐沛的創作能量與蓬勃的出版環境。然而納粹佔領巴黎後,令人髮指的掠奪行為,讓巴黎永遠失去了全歐洲最好的圖書館。
塞薩洛尼基:鄂圖曼帝國治下的民族多元
猶太人在奧圖曼帝國內享有較大的學術自由。在這座知識的溫室裡,塞薩洛尼基成為東地中海的文化熔爐,猶太哲學、古典文學、阿拉伯科學及義大利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薈萃於此,一度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猶太之都。隨著希臘建國、納粹佔領,猶太居民被驅趕到城郊,還有大量猶太人被送往集中營,這座猶太之都,因而永遠失落了。
維爾紐斯:北方的耶路撒冷
在二戰前,維爾紐斯擁有一〇五座猶太教堂與聚會所,猶太人占全城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拉比、猶太作家、知識份子以及藝術家無不趨之若鶩,齊聚在此。十九世紀末,維爾紐斯更成為意第緒文學復興運動的搖籃。隨著納粹向東擴張,他們有計畫地消滅猶太人、波蘭人在歐洲文明與文學的貢獻。這個曾讓拿破崙譽為「北方耶路撒冷」的城市,從此不再保有猶太文學與波蘭文學的傳統。
書本不僅是財產,更是記憶的所在
歷經幾個世代打造而成的圖書館與私人藏書,都是文化、語言的骨幹,更是族群、家庭和身份認同的核心。這場驚人的文化浩劫,而今只餘斷簡殘篇。雖然二戰結束了,卻還有許多書籍被丟棄在原地,或者重新整編到德國圖書館內,許久不再有人聞問。納粹是掠奪這些書籍擁有者的思想盜匪,他們搶奪了歷史、人性與一切的記憶。如今,隨著藝術品的歸還計畫啟動,這些文學遺產終於重見天日,過往豐富的文化雖然不能再復原,但這段歷史應該被紀錄下來,見證文化傳承的珍貴。
偷書賊的创作者
· · · · · ·
-
马克斯·苏萨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簡介
安德斯‧李戴爾Anders Rydell
瑞典記者、編輯、作家,在媒體負責藝文新聞,文章與報導散見於當地十四種報章。著有兩本關於納粹的報導文學:《偷書賊》(The Book Thieves)、《掠奪者》(The Looters),被翻譯成十六國語言發行。《偷書賊》是首度出版的英文譯本。
譯者簡介
王約
畢業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所、喬治梅森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曾任職漢聲雜誌、商業週刊出版公司、壹週刊。譯作有《危機領導人》、《信任的深度》、《更快,或是被淘汰》等,著有《蔣公獅子頭》、《逃去住旅館》等。曾任美國華府作協會長,作品散見於世界日報、中國時報、中華日報等。
相關著作:《時光的禮物:從荷蘭角港到多瑙河中游的青春浪遊》《紙的世界史:承載人類文明的一頁蟬翼,橫跨五千年的不敗科技成就》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吞噬全世界的一把火:柏林
第二章 柏林市立圖書館的鬼魂:柏林
第三章 歌德的橡樹:威瑪
第四章 希姆萊的圖書館:慕尼黑
第五章 反對耶路撒冷的勇士:基姆湖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吞噬全世界的一把火:柏林
第二章 柏林市立圖書館的鬼魂:柏林
第三章 歌德的橡樹:威瑪
第四章 希姆萊的圖書館:慕尼黑
第五章 反對耶路撒冷的勇士:基姆湖
第六章 對以色列大災難的慰藉:阿姆斯特丹
第七章 追捕共濟會祕密:海牙
第八章 列寧曾在此上班:巴黎
第九章 下落不明的圖書館:羅馬
第十章 支離破碎的民族:塞薩洛尼基
第十一章 萬人塚是一座造紙坊:維爾紐斯
第十二章 塔木德單位:特雷津集中營
第十三章 沒有猶太人的猶太學研究:拉齊布日-法蘭克福
第十四章 一馬車的鞋子:布拉格
第十五章 要回家的書:柏林-坎諾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高等学校项目是纳粹的宏伟计划,它试图为一种全新的科学和科 学家奠定基础。纳粹的科学观涵括并滲透到所有学科一一它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之上,即世上有独一无二、具有种族特殊性的“德国的科学” 但是,罗森堡最重要的工程或许是为纳粹意识形态提供一个哲学框架,争取德国和国际社会对纳粹运动的一些认可。1933年纳粹当权后,他们开展的纳粹运动还没有成熟的思想方法,因此包含了许多不同而且往往是互相矛盾的意见和团体,从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到狂热的种族主义理论家。纳粹的工会运动还有社会主义和工团主义倾向。纳粹党的领导阶层中既有倒退的怀旧主义者,也包括另外一些世界观比较现代的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现代主义艺术。 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上,纳粹党接纳了其他许多极右翼活动和组织。大量的纳粹党员早先是其他激进右翼党派的成员,当纳粹党势力庞大后才退出原来的党派。运动中的不同力量和群体经常试图把纳粹党带向不同的政治方向。除了一些已经明确坚定的立场,国家社会主义仍是发育不良的,因此具有可塑性。整个第三帝国时期,纳粹党内始终存在着政治分歧,但是时日一长,这些分歧变得不那么有意义,总的说来也愈益难以容忍这些差异性。维系这场乱糟糟的政治运动的不变核心是希特勒本人以及在他身上成形的领导原则,即所谓的“元首原则”一一盲目、绝对地服从元首一一正是纳粹意识形态最重要的柱石。我们讨论的元首原则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如果没有一个能力超群的领袖,德国人就是一盘散沙。只有坚定不移地服从元首,他们能变成一个有目标、有方向、统一的民族。根据这一观念,国家领导人作为人民内在的意志、精神和灵魂的化身而获得合法性。而另方面,民主由民意指引,它只不过是鸟合之众腐化的规则,这些人就像一群没有牧羊人的羊。 如果没有元首原则的的运动可能因为很有可能一开始大家就无法团结一致。党内各派别、内部的分歧不时争吵,内容从何谓犹太人到德国表...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5 反对耶路撒冷的战士:基姆湖 -
單單在一九三三年,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鬥》就創下八十五萬冊的銷售量。這本書在一九二五年出版時,僅售出九千冊而已。希特勒的最大主顧是德國政府,政府買了超過六百萬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吞噬全世界的一把火:柏林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偷書賊"的人也喜欢 · · · · · ·
偷書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趁自己还存在,早早地记录下一切吧

国家社会主义如何长治久安?

《纳粹与书:追寻被掠夺的历史记忆》安德斯·莱德尔
> 更多书评 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商务印书馆 (2021)8.1分 96人读过
-
viking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Penguin Books (2018)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納粹德國相關書籍 1000 部 (二狗蛋施坦因)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希望尽快能见简体 (森森)
- 探险与旅行经典文库 (KG)
- 文化,思潮与政见 (皇甫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5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偷書賊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Aeolus-D 2022-05-09 22:36:12
很震撼的一段历史。关于书、犹太、集中营和救赎的故事,看完以后会思考当下和自身。相当沉重的一本书,很久没有花如此长的时间在一本书上了。值得一看。
1 有用 明河 2019-06-22 14:47:22
书是不大的一册。,阅读体验稍差。 主要讲的是纳粹德国在战争时期以图书为目的的文化掠夺活动。以及战后苏联对于德国文献的掠夺和后续归还。 同样,文明体最为热衷的就是在有时机时掠夺其他文明的书籍,并且在事后坚定予以否认。久而久之就为自己的了。 而我们流散之典籍,回归之路漫漫。
0 有用 Sylvaine 2022-09-09 17:04:12
很喜欢这种娓娓道来
0 有用 Kalamakafu 2023-08-01 13:06:32 尼泊尔
書作為文明載體,直接被焚毀處理的情況不多。 歐洲各大圖書館或都有“來歷不明”的藏書。 全面戰爭的“全面”,往後有更多面向的解讀。
0 有用 Deron 2022-10-26 16:22:16 广东
艰难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