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猎人的书评 (9)

ly的读享生活 2019-05-06 09:40:09

爱德华•威尔逊:他研究蚂蚁,也研究人的本性

《大自然的猎人》是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1929—)的自传,初版问世于1994年。那一年,威尔逊获得了佩莱格里诺教职,那是哈佛大学仅15个全校教职之一,目的是保证教学达到的广度。新近的中文版封面上,威尔逊拈起一只昆虫,凑近眼前,仔细观察。我以为这是在表达科学家的专...  (展开)
danyboy 2019-12-11 19:09:45

爱德华·威尔逊的生命之旅

已刊于《新京报 书评周刊》 很多人在童年都会说要当一名科学家,但只有极少数真的做到了,威尔逊就是其中之一。就像一种天命吧,威尔逊在童年时成为了一名小博物学家,终其一生,历经生物学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如今已经90多岁的他仍然是一名博物学家,直到今年还在撰述...  (展开)
古西西 2022-07-19 18:36:38

一个生物学家的自传

作者是美国作家、生物学家和博物学家,也评为时代杂志和大英百科全书公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家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这是一本关于他自己的传纪,他在书中描述了他的生活以及他对自然和科学的看法。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回忆自己童年经历及求学过程,他的生...  (展开)
吴情 2019-05-29 14:59:07

《大自然的猎人》:也是生物学家,也是小男孩

谈起生物学家E. O. 威尔逊,很多人想到的是博物学家、进化生物学家、社会生物学家此类非同凡响的身份标签,或是《蚂蚁》这样厚砖头般的著作,抑或《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这样引起争论的作品。中国读者更为熟悉的,可能是其《缤纷的生命》《生命的未来》等作。然而,很多人...  (展开)
碧月清风 2019-05-11 13:35:24

威尔逊的蚂蚁

哲学上有两个很有趣的称谓,一个是“巴甫洛夫的狗”,另一个是“薛定谔的猫”,源于众所周知的实验。而你如果读过《大自然的猎人》,会很自然地想到“威尔逊的蚂蚁”一词。 威尔逊被称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后一位博物学家。我们知道,西方从十五世纪开始掀起一股博物学的热潮,这...  (展开)
茉莉 2024-11-02 12:56:46

非常好的文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我在整理陈年旧资料时,发现一封信。发信人是我就读哈伯德小学五年级时的老师,时间是1940年2月2日,当时我10岁。这封写给家长的信上说:“威尔逊颇具写作天分,而且当他把这种天分和广博的昆虫知识结合起来时,能够创造出极佳的成果。” 引自 第4 章 神奇的小天地 055 087...  (展开)
JDK 2022-06-06 14:54:56

天赋VS勤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摘录了一些书中对个人成长,职业规划和育儿比较有启发的段落。我最震撼的部分是【跑步与科研,天赋与勤奋】相关的论述。下方不带括号的是原文,括号里面的是我自己的一些小总结。 决定终身大事的人生转折点,竟然出现在我还这么小的时候。我之所以注定要当昆虫学家,一辈子研究...  (展开)
澄彩 2020-10-24 16:16:57

mark

31,51,57蚁、金梭鱼,66*史密森、博物馆,69岩溪、伊利诺伊大学、史密森银奖,73*,85,90*童子军训-准备终身,92抓蝇、技能、抓蛇、去毒,103顺其自然生态实景形成,112乏味工作,115联系专家,125大一新生努力有用,134新达尔文论,137野外采集、外来火蚁研究,144*,149寻...  (展开)
克拉克的帆 2019-12-06 11:38:05

爱德华一生的故事

作者的文笔很好,读起来如同品茶,并没有强烈的刺激,但值得回味。 个人感受 童年的经历会对一个人产生很长远的影响--比如一只眼睛失去了视力,限制了后面的选择; 做科研需要有植入信念的热爱,才能长期坚持下去; 伟大的历史问题并没有解决,它们仅是被人遗忘了; 生态环境的...  (展开)

订阅大自然的猎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