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本终于出了大陆版,我是有多喜欢有着你们的六、七十年代:寺山修司、中平卓马,还有这本里没写到的藤原新也、横尾忠则。城市描述里,最喜欢匈牙利和慕尼黑、新宿。日本和欧洲的城市、青年与此时,微微的错位描述,造成了一种让人恍惚的光影效果。
可能因为今年夏天格外的炎热,心情总是笼罩在沉闷之中,在无所适从的周末,翻到森山大道的文字,照片。想自己应该出去走走,到街上去,一段毫无目的的旅程,在错综复杂的回忆中探寻什么,或许会冒出来点东西,或许什么都没。对眼前的世界唤醒了小小的真实感触,挺好
森山大道和中平卓马年轻时无所事事一起去海边喝冰咖啡消磨时光吐槽别的摄影家那段笑死我了。全书看下来最羡慕的就是他和中平卓马的友谊。羡慕到头发都要烧起来了。
p231 “今天的座谈会上我要干掉那个荒木经惟,你也助我一臂之力吧!” p180 平成四年(1993年)??
世间的丧家犬啊,只有你才能看得清
虽是按照地点作为划分,但写的基本都是人,现在看来其实是个黄金时代:东松照明、中平卓马、深濑昌久、寺山修司等等,森山大道的写作好看在于,他有一种准确性,他不像中平卓马那么学术思辨,但他能够将自己在观察上的敏感度直接的传达出来。他说中平卓马得了一种叫中平卓马的病,说寺山修司是那种即便就在你眼前就能给人一种怀念的感觉,说荒木经惟笑起来的时候眼睛是不笑的。这本整体来说不及《犬的记忆》,但也是水准之作,日本的摄影师为什么那么会写作,真是个迷思。
中平卓马和深濑昌久的高光记忆。要是书后能附一个全书图片说明更好。
森山大道的文字有如单麦芽威士忌,简洁透彻,但又层次丰富,回味绵长。在一个个地名和记忆的交错中,能够感受森山留下的印记在时间的长河中发酵,记忆、时间、青春、躁动、漂泊、孤寂融到一处。读者所看到的忽而是二十出头、寄人篱下的摄影助手,刚刚独立门户、依然没有稳定经济来源、未来飘忽不定的自由摄影师,忽而是历经岁月磨砺,成熟老练、独当一面的著名摄影大家。年轻时候的醉生梦死、活在当下、顾不上操心未来的年少轻狂,对往日时光里的畅快带着留恋,走向人生另一个阶段的自己。每当步入老年的森山回望青春时候的焦虑、躁动时,他也用写作时的淡定、冷静和一丝哀伤作为对照,得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观察整体的人生。对于景物的细致描写,对于生活细节的生动回忆,无不体现他内心的细腻。
好看的一本回忆录,写的很诚恳,回忆住过的不同城市,巴黎、大阪、星宿、札幌、逗子… 以及在每个城市结交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做的有意思的事情。寺山修司、中平卓玛、深濑昌久、东松照明、荒木经惟,一段段的友情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受《在路上》这本书的启发,开始搭车,走遍日本所有的国道,出版摄影集《猎人》;受明治时代关于北海道的一组老照片的启发,独自一人来到北海道,走遍大城小镇,一路走一路拍。喜欢森山大道的这段流浪时光,流浪是抵抗,也是对自我的再认识。
东京读到北京。想念东京。
去年办森山“light comes again”时楚尘赠的书,拖到今年冬天才读完。
在神的眼中,我们也是肆虐生长的霉菌,为存命找到漫卷的捷径。
看森山的摄影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但他文字出现时,以讲述者书写对摄影的一些想法,和自我世界的各种体验时,我发现了他的真诚!这样坦率的表达,真是意料之外的森山先生。
非常喜欢,比《犬的记忆》好很多。会陪伴我下半辈子的一本书,再一次爱上森山大道。
森山大道、中平卓马、深濑昌久、细江英公……日本摄影也有它的黄金时代。
森山大道蛮多影集都以地名为题。就像他说,“人之一生,其实不过是在无数风景片段的组合中奔走穿梭而过的吧”,对逝去风景的追忆,是途经无数城市而获得的一个个现实的片段。如同映射在狗的视网膜上的黑白世界,“我的摄影风格,就是代入野犬的视角然后按下相机快门”,他说。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森山其实是跳出复制领域、相对地发挥出照片作为记忆装置特有的真实性本质的特征,纵然是第一次观看这批照片的我们,仍能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 锋锐如刀刃般将被摄体一片片切割、剥离下来的这些照片片断,无论拍摄的是物体、事件、风景,还是人,都力求将当时、当地确乎发生过的时间和光影瞬间定格,一切被石化成了白与黑的渐变色调。并且由于这些照片是根植于佚名性拍摄的,反而从中能直接地感受到拍摄者观看被摄对象的个人化的视线。
一般,读完之后就没有太深的印象了,因为森山大道对摄影的理解和生活方式在《犬的记忆》和《迈向另一个国度》里已经有呈现,这里只相当于「复习」而已。比较喜欢的两篇是《逗子》和《青山》,讲述了二十来岁的森山和中平卓马的友谊以及参加《PROVOKE》摄影期刊的经历。特别要留意的是本书里照片的质量很差,画面粗糙,每一张都可以看到因分辨率不够而产生的马赛克。
写的巴黎的故事太有趣了。怎么能想到这样知名的艺术家也有渴望在巴黎的一个小小空间为陌生人办展览的强烈而不得的愿望。
#2018085#
不过如此
> 犬的记忆终章
11 有用 黎戈 2018-07-02 10:05:06
这本终于出了大陆版,我是有多喜欢有着你们的六、七十年代:寺山修司、中平卓马,还有这本里没写到的藤原新也、横尾忠则。城市描述里,最喜欢匈牙利和慕尼黑、新宿。日本和欧洲的城市、青年与此时,微微的错位描述,造成了一种让人恍惚的光影效果。
11 有用 710038 2018-06-26 10:36:05
可能因为今年夏天格外的炎热,心情总是笼罩在沉闷之中,在无所适从的周末,翻到森山大道的文字,照片。想自己应该出去走走,到街上去,一段毫无目的的旅程,在错综复杂的回忆中探寻什么,或许会冒出来点东西,或许什么都没。对眼前的世界唤醒了小小的真实感触,挺好
5 有用 小爱 2018-08-25 08:56:38
森山大道和中平卓马年轻时无所事事一起去海边喝冰咖啡消磨时光吐槽别的摄影家那段笑死我了。全书看下来最羡慕的就是他和中平卓马的友谊。羡慕到头发都要烧起来了。
1 有用 mibo lost 2019-04-11 12:41:47
p231 “今天的座谈会上我要干掉那个荒木经惟,你也助我一臂之力吧!” p180 平成四年(1993年)??
2 有用 木南 2018-07-05 11:06:11
世间的丧家犬啊,只有你才能看得清
1 有用 马戏团🎪 2018-07-15 12:16:07
虽是按照地点作为划分,但写的基本都是人,现在看来其实是个黄金时代:东松照明、中平卓马、深濑昌久、寺山修司等等,森山大道的写作好看在于,他有一种准确性,他不像中平卓马那么学术思辨,但他能够将自己在观察上的敏感度直接的传达出来。他说中平卓马得了一种叫中平卓马的病,说寺山修司是那种即便就在你眼前就能给人一种怀念的感觉,说荒木经惟笑起来的时候眼睛是不笑的。这本整体来说不及《犬的记忆》,但也是水准之作,日本的摄影师为什么那么会写作,真是个迷思。
2 有用 ルビ 2019-02-27 12:19:08
中平卓马和深濑昌久的高光记忆。要是书后能附一个全书图片说明更好。
1 有用 Breadhead 2018-10-18 10:33:46
森山大道的文字有如单麦芽威士忌,简洁透彻,但又层次丰富,回味绵长。在一个个地名和记忆的交错中,能够感受森山留下的印记在时间的长河中发酵,记忆、时间、青春、躁动、漂泊、孤寂融到一处。读者所看到的忽而是二十出头、寄人篱下的摄影助手,刚刚独立门户、依然没有稳定经济来源、未来飘忽不定的自由摄影师,忽而是历经岁月磨砺,成熟老练、独当一面的著名摄影大家。年轻时候的醉生梦死、活在当下、顾不上操心未来的年少轻狂,对往日时光里的畅快带着留恋,走向人生另一个阶段的自己。每当步入老年的森山回望青春时候的焦虑、躁动时,他也用写作时的淡定、冷静和一丝哀伤作为对照,得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观察整体的人生。对于景物的细致描写,对于生活细节的生动回忆,无不体现他内心的细腻。
1 有用 Breeze 2019-12-28 00:12:31
好看的一本回忆录,写的很诚恳,回忆住过的不同城市,巴黎、大阪、星宿、札幌、逗子… 以及在每个城市结交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做的有意思的事情。寺山修司、中平卓玛、深濑昌久、东松照明、荒木经惟,一段段的友情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受《在路上》这本书的启发,开始搭车,走遍日本所有的国道,出版摄影集《猎人》;受明治时代关于北海道的一组老照片的启发,独自一人来到北海道,走遍大城小镇,一路走一路拍。喜欢森山大道的这段流浪时光,流浪是抵抗,也是对自我的再认识。
0 有用 前夕 2018-10-14 17:29:14
东京读到北京。想念东京。
0 有用 冷山 2019-10-13 03:47:44
去年办森山“light comes again”时楚尘赠的书,拖到今年冬天才读完。
0 有用 Rhinover 2018-12-22 23:23:40
在神的眼中,我们也是肆虐生长的霉菌,为存命找到漫卷的捷径。
2 有用 幽凌露璐 2018-07-04 15:15:35
看森山的摄影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但他文字出现时,以讲述者书写对摄影的一些想法,和自我世界的各种体验时,我发现了他的真诚!这样坦率的表达,真是意料之外的森山先生。
0 有用 浅野一二三 2018-11-07 18:58:48
非常喜欢,比《犬的记忆》好很多。会陪伴我下半辈子的一本书,再一次爱上森山大道。
0 有用 栗小轩 2020-09-28 00:30:44
森山大道、中平卓马、深濑昌久、细江英公……日本摄影也有它的黄金时代。
0 有用 源 2021-01-21 15:33:57
森山大道蛮多影集都以地名为题。就像他说,“人之一生,其实不过是在无数风景片段的组合中奔走穿梭而过的吧”,对逝去风景的追忆,是途经无数城市而获得的一个个现实的片段。如同映射在狗的视网膜上的黑白世界,“我的摄影风格,就是代入野犬的视角然后按下相机快门”,他说。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森山其实是跳出复制领域、相对地发挥出照片作为记忆装置特有的真实性本质的特征,纵然是第一次观看这批照片的我们,仍能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 锋锐如刀刃般将被摄体一片片切割、剥离下来的这些照片片断,无论拍摄的是物体、事件、风景,还是人,都力求将当时、当地确乎发生过的时间和光影瞬间定格,一切被石化成了白与黑的渐变色调。并且由于这些照片是根植于佚名性拍摄的,反而从中能直接地感受到拍摄者观看被摄对象的个人化的视线。
0 有用 veg non veg 2019-01-03 13:04:08
一般,读完之后就没有太深的印象了,因为森山大道对摄影的理解和生活方式在《犬的记忆》和《迈向另一个国度》里已经有呈现,这里只相当于「复习」而已。比较喜欢的两篇是《逗子》和《青山》,讲述了二十来岁的森山和中平卓马的友谊以及参加《PROVOKE》摄影期刊的经历。特别要留意的是本书里照片的质量很差,画面粗糙,每一张都可以看到因分辨率不够而产生的马赛克。
0 有用 长安 2019-02-20 19:12:50
写的巴黎的故事太有趣了。怎么能想到这样知名的艺术家也有渴望在巴黎的一个小小空间为陌生人办展览的强烈而不得的愿望。
0 有用 ཉི་མ། 2018-09-20 12:51:21
#2018085#
0 有用 拧发条鸟 2022-03-19 19:58:17
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