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看到宋江毒死李逵我气得把书撕了。
毛泽东就评过《水浒传》,宋江接受招安的好,这样就能成为反面教材让人民认识投降派。如果施耐庵老先生不写宋江招安那么《水浒传》估计也不能出版了!
宋江之迂腐腹黑,李逵之一根筋,林冲之隐忍憋屈,鲁达之豁达仗义,武松之屈而暴烈,公孙胜之置身事外,卢俊义之执迷不悟,杨志之霉运连连,李俊之审时度势,燕青之八面玲珑,吴用之恶毒尖酸,一百零八人,人各有命,人各有志,人各有面。七十回是圆满,百回是折色,百二十回是狗尾续貂。
其实单论书名“水浒传”三个字并不合适,“忠义水浒传”才是最合适的。此百回本是容与堂刻本,也是最为贴近古本的版本,主角宋江从头至尾都是忠义二字傍身,从乡邻之义、兄弟之义、再到国家大义,最后忠君报国为奸臣所害,都是非常令人感动的。很多人说梁山好汉大多是草莽之徒,说水浒传是反书,然而其实不然,其实水浒传更深层次的是对官逼民反、馋侫在侧、陷害忠良的腐朽的北宋末期的哀叹与无奈,从头至尾,水泊梁山的聚义过程和后面北征辽南征方腊,无一不是在北宋四大奸臣“蔡京、高俅、杨戬、童贯”的影响之下,水泊梁山走向衰落的过程正好是深刻地反映了北宋衰落的根源,君不明,臣不忠,而民自反,国自危。明李贽评水浒说,“(忠义)不在朝廷,不在君侧,不在干城心腹,乌乎在?在水浒。”此所论也。
四大名著里,三国主打历史人物,红楼主打官宦儿女,西游主打仙佛妖魔,都是高于生活的遥不可及。唯有水浒,写的是烟火俗世、贩夫走卒和草莽英雄,而且白描勾勒,千人千面,个性鲜明。仅论文笔,可谓登峰造极。
不是说扣个忠义的名字就能为非作歹吧,高球和太师是奸臣,但是108个“好汉”也不都是真好汉。谁手里没有几条无辜的人命!看得我三观炸裂,一群草包,从平民百姓到皇上没一个正常的
总页数2650页 前1800页写怎么凑齐108个人 400页写他们打了几个漂亮仗,认真亮了个相。 400页写他们死的死,伤的伤。 50页总结一下。 多不容易,出道即巅峰。 放在现在来看一群打家劫舍,穷凶极恶之人聚集在一起,为头的说不行,我们要洗白自己。听说自首能减刑,就去接受招安,立功赎罪。 国家呢本着抗拒从严坦白从宽,既然你都来自首了,那还是要接受的。但是这堆人放在一块始终是个定时炸弹,可以戴罪立功,就安排打打这个打那个,一石二鸟。平定大辽,收拾方腊。这帮人死的死,伤的伤,剩余的再逐个击破。可怜有些人一世英名,化作南柯一梦。 利益至上,为了凑够108个人,有些人是逼上梁山。为了逼他们上梁山,杀人全家,栽赃嫁祸。
遗臭万年//当文化被异化后只有蛮荒,外族铁蹄后这种文字得到发展,也许只是心理上的平衡。所谓的好汉更是一群无助弱小之人。
中学时候看感觉是快意恩仇爽文,现在再看有太多不同体会,水浒背后对人情社会的刻画深入骨髓,真的会令每一个打工人读之涕下……怀疑很多打一星骂的人根本没看懂,水浒好就好在所谓好汉也满是种种人性缺陷,好就好在宋江招安,让一切变成彻头彻尾的悲剧,我反倒觉得施耐庵对梁山泊的刻画也是充满讽刺的,并不仅仅有对宋朝廷的讽刺。不过确实老施对女性角色恶意极大,但换个角度探究根本又能感觉到他表达出一丝可恨却可怜的笔调,想写的终究还是吃人的社会。
少年读水浒,江湖义气,豪气干云。中年再读,都是人间沧桑,满卷凄凉。 什么江湖道义、兄弟情谊,都是狗屁。实际上,水浒讲了一帮高知身在体制,却不被体制接受,甚至被体制开除、压迫,被迫无奈,他们就纠集了一帮社会最底层活的同样不如意的人,扯大旗、上梁山,和体制开干,最后逼着体制引起对他们的重视,然后让他们重回体制,然而,最后也没有太好的下场。这样的故事在每天都在发生。
军师活得明白,读书也好当强盗也好,都只是他求得一官的手段。公孙胜借师父之名退出,鲁智深于智真长老前默默“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一僧一道,有家可回,他们又求什么招安?公孙胜回罗真人处求不得道,“今日方知我是我”得道的只有鲁大师。宋大哥在清风山替秦明纳了投名状,江州被救出后一碗“醒酒汤”又让“三霸”们都纳了投名状,宋大哥吴军师看中的人哪个不是被他们害的家破人亡无奈上山,口中说着“义气”满肚子全是算计。燕青救主,谓之“忠”;鲁智深救友,谓之“义”。整部书只有董超薛霸二人见识了真正的忠义。若是被差人押往沧州的是鲁智深,林冲会去救他吗?一辈子不去争,一辈子只能苟活,林教头的怒火与山神庙的风雪,一生只有一次。
又一听书的成果,虽然最后一小部分未听完即被下架,但一点不影响我对水浒的不喜欢,比不喜欢红楼梦还甚。如果说红楼还能折射出历史和家族的变迁,那么水浒呢,在我以现代眼光看,就是一群草莽为了自己那点蝇头小利闹革命的故事罢了。要站位没站位,要情怀没情怀,尤其宋江李逵之类,完全没有是非善恶之观念,只有自己利益与自己欲望之实现。恕我眼拙,完全欣赏不到所谓名著的价值。
整部水浒我只喜欢鲁智深。
小时候,非常生气宋江毒死了李逵。这次看完整本书,感觉这个杀人狂魔确实该死。
金圣叹说水浒是天下第一奇书,这个评价可以说一针见血。书中前几回用大笔墨描写了高俅,一笔一画勾勒出了他的发迹史。如果你注意观察,施耐庵对少年高俅的描写和对梁山好汉燕青出场的描写几乎一模一样。遥想当年的东京汴梁,流行着这样一段话,如果你觉得大宋不好,那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衙门不好,你就去当官,不要一味的埋怨逃离,你光明,大宋便不黑暗。彼时鲁提辖正在跑路,吴军师做梦都想当黑帮巨星,林教头在破口大骂,法律要是管用还要老子的刀做什么?现在看来,这句话似乎只有高太尉信了。
历时四五十个小时,终于看完。自认为一百零八将中好汉虽多,但多为草莽。要么杀人如麻者、要么见风转舵者、要么委曲求全者、要么可怜被坑者,几乎没有俺喜欢的。唯独浪子燕青,行事义理当先,为人忠义双全,还有一身艺术细胞且明事理知进退,所以个人比较喜欢。全书讲的忠义价值观不敢苟同,行文故事逻辑较多也无法理解。但是全书文采的确非凡,林冲武松等人物塑造的确出彩,尚可四星。
自古权奸害善良。
水浒传真的太厌女了
这本书我读了好久,因为考试要考,必须去看,好大一本。
读之前以为都是义士,读后发现多为强盗
> 水浒传
394 有用 社会闲散人员 2020-12-20 23:41:01
看到宋江毒死李逵我气得把书撕了。
300 有用 水月先生 2020-12-10 23:51:51
毛泽东就评过《水浒传》,宋江接受招安的好,这样就能成为反面教材让人民认识投降派。如果施耐庵老先生不写宋江招安那么《水浒传》估计也不能出版了!
276 有用 浴神 2019-08-26 23:59:47
宋江之迂腐腹黑,李逵之一根筋,林冲之隐忍憋屈,鲁达之豁达仗义,武松之屈而暴烈,公孙胜之置身事外,卢俊义之执迷不悟,杨志之霉运连连,李俊之审时度势,燕青之八面玲珑,吴用之恶毒尖酸,一百零八人,人各有命,人各有志,人各有面。七十回是圆满,百回是折色,百二十回是狗尾续貂。
94 有用 淡定的企鹅菌 2019-12-20 14:37:28
其实单论书名“水浒传”三个字并不合适,“忠义水浒传”才是最合适的。此百回本是容与堂刻本,也是最为贴近古本的版本,主角宋江从头至尾都是忠义二字傍身,从乡邻之义、兄弟之义、再到国家大义,最后忠君报国为奸臣所害,都是非常令人感动的。很多人说梁山好汉大多是草莽之徒,说水浒传是反书,然而其实不然,其实水浒传更深层次的是对官逼民反、馋侫在侧、陷害忠良的腐朽的北宋末期的哀叹与无奈,从头至尾,水泊梁山的聚义过程和后面北征辽南征方腊,无一不是在北宋四大奸臣“蔡京、高俅、杨戬、童贯”的影响之下,水泊梁山走向衰落的过程正好是深刻地反映了北宋衰落的根源,君不明,臣不忠,而民自反,国自危。明李贽评水浒说,“(忠义)不在朝廷,不在君侧,不在干城心腹,乌乎在?在水浒。”此所论也。
95 有用 咚咚锵 2021-06-13 19:28:00
四大名著里,三国主打历史人物,红楼主打官宦儿女,西游主打仙佛妖魔,都是高于生活的遥不可及。唯有水浒,写的是烟火俗世、贩夫走卒和草莽英雄,而且白描勾勒,千人千面,个性鲜明。仅论文笔,可谓登峰造极。
14 有用 77777seven 2023-12-10 21:53:34 北京
不是说扣个忠义的名字就能为非作歹吧,高球和太师是奸臣,但是108个“好汉”也不都是真好汉。谁手里没有几条无辜的人命!看得我三观炸裂,一群草包,从平民百姓到皇上没一个正常的
48 有用 张小脆 2021-06-29 19:21:55
总页数2650页 前1800页写怎么凑齐108个人 400页写他们打了几个漂亮仗,认真亮了个相。 400页写他们死的死,伤的伤。 50页总结一下。 多不容易,出道即巅峰。 放在现在来看一群打家劫舍,穷凶极恶之人聚集在一起,为头的说不行,我们要洗白自己。听说自首能减刑,就去接受招安,立功赎罪。 国家呢本着抗拒从严坦白从宽,既然你都来自首了,那还是要接受的。但是这堆人放在一块始终是个定时炸弹,可以戴罪立功,就安排打打这个打那个,一石二鸟。平定大辽,收拾方腊。这帮人死的死,伤的伤,剩余的再逐个击破。可怜有些人一世英名,化作南柯一梦。 利益至上,为了凑够108个人,有些人是逼上梁山。为了逼他们上梁山,杀人全家,栽赃嫁祸。
34 有用 Momo 2021-03-01 04:16:17
遗臭万年//当文化被异化后只有蛮荒,外族铁蹄后这种文字得到发展,也许只是心理上的平衡。所谓的好汉更是一群无助弱小之人。
17 有用 gus- 2022-03-31 09:55:30
中学时候看感觉是快意恩仇爽文,现在再看有太多不同体会,水浒背后对人情社会的刻画深入骨髓,真的会令每一个打工人读之涕下……怀疑很多打一星骂的人根本没看懂,水浒好就好在所谓好汉也满是种种人性缺陷,好就好在宋江招安,让一切变成彻头彻尾的悲剧,我反倒觉得施耐庵对梁山泊的刻画也是充满讽刺的,并不仅仅有对宋朝廷的讽刺。不过确实老施对女性角色恶意极大,但换个角度探究根本又能感觉到他表达出一丝可恨却可怜的笔调,想写的终究还是吃人的社会。
9 有用 多抬头看蓝天 2022-08-26 16:25:01 黑龙江
少年读水浒,江湖义气,豪气干云。中年再读,都是人间沧桑,满卷凄凉。 什么江湖道义、兄弟情谊,都是狗屁。实际上,水浒讲了一帮高知身在体制,却不被体制接受,甚至被体制开除、压迫,被迫无奈,他们就纠集了一帮社会最底层活的同样不如意的人,扯大旗、上梁山,和体制开干,最后逼着体制引起对他们的重视,然后让他们重回体制,然而,最后也没有太好的下场。这样的故事在每天都在发生。
44 有用 文若 2021-01-23 20:01:14
军师活得明白,读书也好当强盗也好,都只是他求得一官的手段。公孙胜借师父之名退出,鲁智深于智真长老前默默“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一僧一道,有家可回,他们又求什么招安?公孙胜回罗真人处求不得道,“今日方知我是我”得道的只有鲁大师。宋大哥在清风山替秦明纳了投名状,江州被救出后一碗“醒酒汤”又让“三霸”们都纳了投名状,宋大哥吴军师看中的人哪个不是被他们害的家破人亡无奈上山,口中说着“义气”满肚子全是算计。燕青救主,谓之“忠”;鲁智深救友,谓之“义”。整部书只有董超薛霸二人见识了真正的忠义。若是被差人押往沧州的是鲁智深,林冲会去救他吗?一辈子不去争,一辈子只能苟活,林教头的怒火与山神庙的风雪,一生只有一次。
15 有用 斯德哥尔摩患者 2022-03-25 22:28:20
又一听书的成果,虽然最后一小部分未听完即被下架,但一点不影响我对水浒的不喜欢,比不喜欢红楼梦还甚。如果说红楼还能折射出历史和家族的变迁,那么水浒呢,在我以现代眼光看,就是一群草莽为了自己那点蝇头小利闹革命的故事罢了。要站位没站位,要情怀没情怀,尤其宋江李逵之类,完全没有是非善恶之观念,只有自己利益与自己欲望之实现。恕我眼拙,完全欣赏不到所谓名著的价值。
15 有用 德充符 2022-02-17 20:48:21
整部水浒我只喜欢鲁智深。
2 有用 蛀牙杰克 2025-01-26 12:57:27 安徽
小时候,非常生气宋江毒死了李逵。这次看完整本书,感觉这个杀人狂魔确实该死。
3 有用 杨志 2020-12-02 20:03:15
金圣叹说水浒是天下第一奇书,这个评价可以说一针见血。书中前几回用大笔墨描写了高俅,一笔一画勾勒出了他的发迹史。如果你注意观察,施耐庵对少年高俅的描写和对梁山好汉燕青出场的描写几乎一模一样。遥想当年的东京汴梁,流行着这样一段话,如果你觉得大宋不好,那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衙门不好,你就去当官,不要一味的埋怨逃离,你光明,大宋便不黑暗。彼时鲁提辖正在跑路,吴军师做梦都想当黑帮巨星,林教头在破口大骂,法律要是管用还要老子的刀做什么?现在看来,这句话似乎只有高太尉信了。
3 有用 TokZo 2022-04-20 00:57:22
历时四五十个小时,终于看完。自认为一百零八将中好汉虽多,但多为草莽。要么杀人如麻者、要么见风转舵者、要么委曲求全者、要么可怜被坑者,几乎没有俺喜欢的。唯独浪子燕青,行事义理当先,为人忠义双全,还有一身艺术细胞且明事理知进退,所以个人比较喜欢。全书讲的忠义价值观不敢苟同,行文故事逻辑较多也无法理解。但是全书文采的确非凡,林冲武松等人物塑造的确出彩,尚可四星。
4 有用 oopsyu 2021-12-07 23:30:47
自古权奸害善良。
4 有用 喵喵酱油 2022-12-18 04:22:00 美国
水浒传真的太厌女了
6 有用 角刀牛虫 2022-01-26 11:47:57
这本书我读了好久,因为考试要考,必须去看,好大一本。
3 有用 你会当树吗 2023-12-09 10:03:02 重庆
读之前以为都是义士,读后发现多为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