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德尔苏·乌扎拉是乌苏里地区的一个猎人,为本书作者担任向导。在俄罗斯,他被视为“森林之子”。 他善待生灵万物,与飞禽走兽、草木为友,虽然以狩猎为生,却绝不滥杀滥捕。作者通过德尔苏·乌扎拉的形象,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摆到世人面前,呼吁人们保护自然。
德尔苏·乌扎拉的创作者
· · · · · ·
-
阿尔谢尼耶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弗·克·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年)是沙俄军官,俄国地理学会会员,俄国东方学会会员:曾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博物馆馆长,俄国地理学会阿穆尔(黑龙江)分会会长。《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由《乌苏里地区之行》和《德尔苏·乌扎拉》两部分组成,记述他在1902年.1906年和1906一1907年在这一地区的考察活动,内容丰富而引人。对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都有详细的记述,特别是对赫哲人德尔苏的刻画,极为经典传神。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出发
第二章 在海湾
第三章 次行军
第四章 在深山里
第五章 山洪
第六章 回到海滨
第七章 漫游小克马
第八章 大克马
第九章 李淳宾
第十章 可怕的发现
第十一章 渡河遇险
第十二章 捕貂的朝鲜人
第十三章 瀑布
第十四章 艰苦的路程
第十五章 库松河下游
第十六章 索伦人
第十七章 外乌苏里地区的心脏
第十八章 遗言
第十九章 海把头归来
第二十章 越过锡霍特山脉
第二十一章 冬天的节日
第二十二章 老虎的袭击
第二十三章 旅行结束
第二十四章 德尔苏之死
附录 乌苏里的内部文本
· · · · · · (收起)
第二章 在海湾
第三章 次行军
第四章 在深山里
第五章 山洪
第六章 回到海滨
第七章 漫游小克马
第八章 大克马
第九章 李淳宾
第十章 可怕的发现
第十一章 渡河遇险
第十二章 捕貂的朝鲜人
第十三章 瀑布
第十四章 艰苦的路程
第十五章 库松河下游
第十六章 索伦人
第十七章 外乌苏里地区的心脏
第十八章 遗言
第十九章 海把头归来
第二十章 越过锡霍特山脉
第二十一章 冬天的节日
第二十二章 老虎的袭击
第二十三章 旅行结束
第二十四章 德尔苏之死
附录 乌苏里的内部文本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晚上,德尔苏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烤狍子肉。他在地里挖了一个坑,约有40立方厘米,在坑里生起旺火。当坑边都烤得相当热之后,把炭火从坑里取出来。然后,赫哲人拿起一块肉,用蜂斗叶包好,放进坑里。坑上面用石板盖上,在石板上又生起一大堆火,足足烧了一个半小时。用这种方法烤的肉格外香。大概任何一家一流的餐厅也不能烤得这么好:狍子肉的外面烤出一层红褐色的薄皮,里面嫩而多汁。从这以后,每次只要条件允许,就用这种方法烤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3页 -
在他的词汇里没有“墨水”这个词,只记得这种液体很容易弄脏东西,不知道该怎么叫。 我的旅伴都哈哈大笑,于是他生气了,以为我们笑他马虎,便极力解释说,他十分爱惜这种“脏水”。他说,人用嘴说出来的话,只能传到附近的空气里。另一些话被塞到瓶子里,一旦落到纸上,便传得很远。用嘴说的话,说完就不见了,落到纸上的话,可以流传一百年,甚至更久。这种奇妙的“脏水”根本不该让他带,因为他不知道怎么使用它。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三章旅行结束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德尔苏·乌扎拉》
。
喜欢读"德尔苏·乌扎拉"的人也喜欢 · · · · · ·
德尔苏·乌扎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 更多书评 1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8.9分 324人读过
-
西苑出版社 (2022)6.4分 16人读过
-
哈尔滨出版社 (2017)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胡桃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5)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7年7~9月出版的外国文学 (鲸岛)
- EX-LIBRIS 2018 (Nosferatu)
- 2017年豆瓣9分以上书籍 (Kinpon)
- 探险·游记 (寻找安宁)
- 我的书架 (嚣张被冷水浇灭)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4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德尔苏·乌扎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菠萝橙 2022-02-27 00:55:52
220227,做个好梦
4 有用 水流云在 2019-06-03 00:15:50
最后一章寥寥数语,写完了德尔苏的一生。他终于回到熟悉的森林,长眠地下,滋养那片土地。如果万物真有灵,希望德尔苏化作一颗种子、一阵风、一片云……在他的王国自由来去。
0 有用 古丽妹妹 2022-02-05 13:17:48
竟是这样的结局
1 有用 鸟枪换炮 2020-10-15 20:16:43
德尔苏的一生啊,热情得像幽暗密林中的篝火,又哀伤得像那些温顺却遭遇不幸的林鹿,他的出现和死去都传奇得太像一个隐喻,隐喻着在铁路、城市和淘金者侵蚀下消逝的森林和河流。另外这本书本身在国内的出版和评价本身也颇具传奇色彩了。
9 有用 木卫二 2020-03-01 22:15:40
下一本是从海森崴出发,沿着日本海的北面海岸线,朝鞑靼海峡方向(还能冒出来野猪河、葫芦崴等中文地名)。阿尔谢尼耶夫已经跟德尔苏·乌扎拉约定好了,继续探险。这本书主要是走访了锡霍特山脉以东部分,注入日本海的大小河流。当然,看过黑泽明电影的,自然会重现书中的许多情节。注释有注明,作者对一些描述进行了处理,包括一些吐槽中国人邪恶的部分。但从实际阅读体验来说,被天花夺去大部分人口的赫哲族、乌德盖人,随着原始... 下一本是从海森崴出发,沿着日本海的北面海岸线,朝鞑靼海峡方向(还能冒出来野猪河、葫芦崴等中文地名)。阿尔谢尼耶夫已经跟德尔苏·乌扎拉约定好了,继续探险。这本书主要是走访了锡霍特山脉以东部分,注入日本海的大小河流。当然,看过黑泽明电影的,自然会重现书中的许多情节。注释有注明,作者对一些描述进行了处理,包括一些吐槽中国人邪恶的部分。但从实际阅读体验来说,被天花夺去大部分人口的赫哲族、乌德盖人,随着原始森林被开发破坏,免不了走向衰亡。至于伸出来的毒手,是汉人、朝鲜人或是俄国大老爷,被驱赶的命运,结局恐怕都是一样的。作者在书中记录了几百种有名有描述的植物和动物,真是强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