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日录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映雪星菱 2020-01-12 13:34:35

    书的内容从作者的临摹考证到文笔都远远高于豆瓣目前的评分,作者是三岛由纪夫在《文章读本》里推荐过的,至少4星的书,豆瓣评分严重低估了这本书。

  • 6 北窓 2018-04-05 20:26:53

    p99“由于这是一群相貌年轻的佛像,所以,一进入这座洞窟,就给人一种仿佛是走进了女子学校宿舍里的印象。”

  • 3 黎戈 2018-03-11 08:43:46

    就是《大同石佛寺》,里面有些文章是写给和辻哲郎的信笺,附带手绘图,这个人是医生,又是画家,画过百花谱。和辻哲郎的《风土》去年被重版过,《古寺巡礼》也出了,就是开版太小了。

  • 4 大蕊 2018-03-28 00:37:39

    日志的行文方式學習了。非學術性的細緻動情、輕鬆滿足。也被作者宗教式的虔誠情感,包圍在對夢中山巒清逸時光的「永恆」詮釋中。值得細讀。

  • 2 野人 2021-06-09 23:45:40

    石窟编号与现在的不一样,需要通过描述和插图来想这是现在的第几窟。看到后面发现附录里有对照表,这个表如果能放前面会更好。

  • 2 EnigmaYu 2019-05-22 23:27:56

    中国珍宝由日本人画笔保存,どうも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 2 野人花园 2019-07-11 16:30:55

    编排非常要命,经常要从后面去找前面的图片,官感太差。

  • 3 溪堂 2018-05-09 21:37:16

    观点对错新旧不重要,一看筚路蓝缕之功,二看旷野牧歌之抒情。

  • 1 张大水 2021-08-17 11:40:56

    从伊东忠太,到关野贞再到木下杢太郎,常盘大定,云冈的再发现确实得益于那批日本学者,书中也有写梁思成,林徽因这些“年轻学者”,再谈到其受伊东忠太的影响,总之从先前的瑞典的喜龙仁,法国的沙畹,再到这批日本学者,看到这本的时候终于看到中国的学者研究自己的建筑,并影响学界其他人观点的了。

  • 2 不合格 2018-06-04 00:37:17

    作为一个大同人,对云冈石窟的大佛一直有种亲切感。

  • 1 警官 2020-11-11 21:49:13

    仅仅是文笔就值得五星,读来如同画卷展开;更不必说美丽的记忆.

  • 1 斫梅|青溪客 2020-08-14 11:41:04

    并不是很想看临摹作品,更想多看照片😂

  • 1 风挑一点灯 2021-07-22 16:17:57

    寻访古迹和旅游太不一样了。

  • 2 Yennefer 2021-07-19 15:49:36

    对诸石窟、造像的记述非常细致精确,文笔亦不失风趣。但图片印刷不够清楚(也许和用纸有关),影响阅读体验。

  • 1 cat wizard 2021-05-14 23:22:30

    主要从美术而非佛教角度,记述云冈石窟。带少许当时社会风貌。1920年的时候,游客还很少。 看到作者在云冈石窟公然用小刀挖去新修补的表层(因为难看、破坏了原来的美),负责管理的人生气却不语,也是只有那个年代才会有的景象了。

  • 1 卤煮猫 2021-01-09 22:58:25

    图片精美,文字恬淡,有一部分学术性太强看不懂。

  • 1 Ned赵立 2020-08-16 18:36:28

    书中描写非常详尽,但美中不足就是配图和文字并没有完美地编排在一起,需要反复翻阅对照阅读。在kindle上更是痛苦。

  • 1 查尔达斯 2020-11-15 21:08:32

    一想到这是一本100年前写出来的书,不禁感慨那时的日本学术实力的强大。

  • 1 新传芥末 2019-12-22 23:26:27

    纪录太亲切了,就是文中采用石窟编号与现在通用的编号不同,建议先读附录部分厘清对应关系。

  • 1 孤獨江湖虛名 2019-02-19 07:48:01

    早期外国人对中国的考察,在尚无调查报告的云冈也算是一种“权威”著录。但也可见那么早时,日本的玻璃底片照片就要比我的单反照的还好看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