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译者: 易之新
出版年: 2005
页数: 416頁
定价: 43.00元
装帧: 平裝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ISBN: 9787537940139
内容简介 · · · · · ·
当罹患癌症,只剩一年可活的心理治疗师朱利斯,见到多年没联络的老病人菲利普时,心里大吃一惊。二十三年前,菲利普有严重的性上瘾症,每天沉溺於猎艳行动,直到呕吐为止。而今,菲利普依然傲慢冷酷、目中无人,却取得「哲学谘商师」执照,全心推崇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认为它可以解答一切困惑。
朱利斯不喜欢菲利普,却答应要督导他,条件是他必须先参与团体治疗。这个团体里,有遇见婚姻难题的小儿科医师、哀叹年华老去的美丽女律师、成天跟人打架的水电工、对前夫和情人满怀愤恨的文学教授、无法表达情绪的经理人、缺乏自信的图书馆员……。当疏离冷漠的菲利普走进团体治疗室,两眼瞪著天花板,不与人目光接触,口中却不断冒出犀利而绝望的哲学经典,他的加入,宛若一颗特殊的石子,在团体里激荡出一阵阵不断扩大的涟漪,伴随著朱利斯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叔本华的治疗的创作者
· · · · · ·
-
欧文·亚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1931年6月13日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父母是俄羅斯人,第一次大戰後移民美國。
亞隆是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造詣最深的心理治療思想家。早年師承新佛洛伊德學派大師蘇利文(Harry S. Sullivan),將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理論發揚光大,成為美國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他並將存在主義心理學融入心理治療之中。曾任教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目前是該校榮譽退職教授,仍在加州派洛艾圖與舊金山執業。亞隆出版數本心理治療的經典作品,受到極大的重視,包括:《生命的禮物》、《日漸親近》(心靈工坊)、《存在心理治療》(張老師文化)、《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桂冠)。
除了學術上的成就,亞隆也是傑出的小說家,他最為人知的作品有:《愛情劊子手》、《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叔本華的眼淚》是他的最新力作,甫一出版即深深震撼歐美知識份子的心靈。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 为了生命的有限、缺乏更高的目的或设计,因而活在绝望之中,实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梦想有一个全知的创造者,因此把一生奉献给、永无休止的服从,实在是毫无意义,也浪费了一生:为什么把所有的爱挥霍在幻象之上,却不散播到人间呢?何不欣然接受斯宾诺莎和爱因斯坦的解决方式:单纯地低下头,向优美的法则和大自然的奥秘致敬,投入日常生活的事物。 2. 最重要的就是查拉图斯特拉常常一再提出的询问:我们是否愿意在永恒中,一再重复原有的生活。 3. 天才和才能好比两种神射手,才能可以射中别人无法射中的目标,天才却可以射中别人无法看见的目标。 4. 我们对世界的观点具有坚固的基础,不论或深或浅,都来自童年时代。这种观点在日后会越来越复杂、完善,但本质却不会改变。 5. 最伟大的智慧就是享受生命当下最重要的对象,因为这是唯一的真实,所有其他事物都只是思想游戏。但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最伟大的愚蠢,因为当下只存在于片刻之间,旋即如梦消失,再也不值得付出一丝努力。 6. 这个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吗?不,恐怕是魔鬼创造的。 7. (潘蜜对印度佛陀禅修的思考)她在每一个地方看到放弃、牺牲、限制和顺从。不论生命发生什么事,都是这种态度吗?喜悦、拓展、热情、及时行乐呢? 难道生活如此痛苦,要为了平静而牺牲一切吗?也许四圣谛和文化有关吧,也许在二千五百年前充斥贫穷、拥挤、饥馑、疾病、阶级压迫和没有未来的土地上,这是真理吧。但对此时此地而言,四圣谛仍是真理吗?马克思所言岂不是正确的吗?所有强调解脱或更美来世的宗教岂不都是针对贫穷、痛苦和被奴役的人吗? 8. 菲利浦:当人越认识自己,就越不需要别人。 9. 菲利浦:以前的我渴望他人的陪伴,要求别人把他们无法付出的东西给我时,那才是寂寞。我对寂寞知之甚详,不需要别人就永不寂寞,我追求的是崇高的孤独。 10. 菲利浦:至于所谓悲观主义,我比较认为是写实主义。 11. 悲观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摘抄 -
我们应该宽厚的对待每一个人的愚蠢、缺点和恶行,牢牢记住我们所拥有的也只有自己的缺点、愚蠢和恶行。因为他们只是人类必然的缺点,我们自己也是人,所以内心深处也都埋藏了完全相同的缺点。我们不应该只因为别人在此刻与我们不同,就对他们的恶行感到愤慨。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十九章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叔本华的治疗"的人也喜欢 · · · · · ·
叔本华的治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8 条 )





欧文亚龙的治疗还是叔本华的治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虽然书名叫叔本华的治疗,但是最后其实是代表欧文亚龙的朱利斯的治疗。作者很大程度上是不同意叔本华对待世界的态度的。 ————————自我分割线———————— 这本书是我的therapist推荐给我看的,看完前几章对Phillip很有共鸣,加上我之前也简短的阅读过叔本华的一本... (展开)论坛 · · · · · ·
没看懂这一段 | 来自永远不要回头 | 2019-08-01 23:27:35 | |
欧文.亚隆作品汇总 Irvin D.Yalom 下载 | 来自database | 7 回应 | 2015-08-14 12:50:29 |
如何买到此书的中文简体版 | 来自zaraz | 9 回应 | 2012-10-11 13:36:57 |
有人有这本书的原版电子版吗? | 来自荒谬|WhereToGo | 7 回应 | 2012-09-16 00:13:07 |
刚读过 | 来自文君 | 2009-12-04 23:22:42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1)9.1分 1070人读过
-
HarperCollins (2005)8.6分 69人读过
-
希望出版社 (2008)9.0分 1917人读过
-
心靈工坊 (2005年09月14日)8.7分 32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各领域入门书籍推荐(科学松鼠会合力打造) (姬十三)
- 各学科领域入门书籍 (征羽)
- 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心理学书籍 (可乐)
- 科学松鼠会的各学科领域入门书籍推荐 (glassheart)
- 读故事,学心理。 (裸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30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叔本华的治疗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庄小小 2016-04-10 12:01:32
心理治疗
0 有用 诺诺 2010-06-04 10:09:38
力荐力荐,佩服死亚龙
2 有用 牛语 2014-05-26 20:16:00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整个故事颇具知识分子的调调;感觉M.D.出身的精神/心理工作者比phD出身的更具有人文情怀啊,这是为什么呢;叔本华与菲利普、历史与当下、虚构与现实、角色与读者,在错综复杂的投射关系中,最终不得不承认,“我就是叔本华,叔本华就是我”,然后泪流满面,像菲利普一样;可是一点也不强加于人;作者对于心理治疗作为一种社会设置和作为一项个人事业的困惑和怀疑贯穿始终,反而让人觉得不卑不亢,有一种惹...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整个故事颇具知识分子的调调;感觉M.D.出身的精神/心理工作者比phD出身的更具有人文情怀啊,这是为什么呢;叔本华与菲利普、历史与当下、虚构与现实、角色与读者,在错综复杂的投射关系中,最终不得不承认,“我就是叔本华,叔本华就是我”,然后泪流满面,像菲利普一样;可是一点也不强加于人;作者对于心理治疗作为一种社会设置和作为一项个人事业的困惑和怀疑贯穿始终,反而让人觉得不卑不亢,有一种惹人喜爱的坦诚和从容;翻译尽力了;开头编者的话真是败人的兴致,说什么埃里克森用一个招呼就让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开始走出自闭的世界 ,你他妈是傻子还是把别人当傻子啊,神马年代了还在传播这种心理咨询的神话,这么能扯怎么不去传销气功治病。 (展开)
0 有用 Cicada 2008-11-24 11:45:08
嘿嘿,我喜欢书作礼物丫,3Q玛丽~
12 有用 六 2016-04-08 23:37:43
用几十年咨询师和心理学生涯的知识和经验来写小说是件非常狡猾和值得商榷的事,那些所谓的洞察来自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我很难将那些作为作者尺度上的评价范围。作为截然不同的人,对作者抱持的个人看法也相当不赞同,自始至终,除了最后设定的看似走向新局面,我都站在菲利普那边。
0 有用 30天只能改一次 2023-11-24 16:26:18 陕西
2023.11.21~2023.11.24。10分。非常启迪思考,值得再读一遍。读完后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充满了兴趣。
0 有用 偷油塔 2023-08-10 23:22:46 浙江
如果我们敲打坟墓,询问死人是否还想再活一次,他们讲会摇头拒绝。
0 有用 小鸟侦探 2023-08-02 21:35:19 江苏
这样的结局让人流泪。阅读时结合这一学期我参加的团体心理辅导体验,不断回忆和反刍,在来访和咨询师的两个角色里横跳。作为咨询师,我们能带给对面什么,从一开始也许就不该这么想。陪伴,陪伴或许更加重要。而作为人,回避和拥抱仍是困难的选择。亚隆很狡猾,将团体心理融入小说和叔本华的传记中,以哲学的思考为心理咨询提供道路,这是我喜欢的、拒绝不了的。
0 有用 自渡 2023-04-06 10:19:56 意大利
回味,思考,悠长~
0 有用 谁家的小刘🎏 2023-03-28 08:06:56 广东
追求平静,享受孤独无可厚非,只是回到本质上看,究竟是因为有了太多的失败经验而强迫性地使自己孤独,还是真正享受孤独,我认为是前者。 读之前我是会在读叔本华的时候深刻卷入的,读完之后,对于叔本华的哲学,反而很难受其触动,特别是了解了叔老头的生平,一个狂妄的自命不凡的人,他一生强调出世,对两足动物的厌恶,但偏偏在袒露自己最为入世心声时最受人喜爱,在受人推崇后再无作品,不过这可能也验证了,孤独和愤恨是创作... 追求平静,享受孤独无可厚非,只是回到本质上看,究竟是因为有了太多的失败经验而强迫性地使自己孤独,还是真正享受孤独,我认为是前者。 读之前我是会在读叔本华的时候深刻卷入的,读完之后,对于叔本华的哲学,反而很难受其触动,特别是了解了叔老头的生平,一个狂妄的自命不凡的人,他一生强调出世,对两足动物的厌恶,但偏偏在袒露自己最为入世心声时最受人喜爱,在受人推崇后再无作品,不过这可能也验证了,孤独和愤恨是创作力的来源,但是作为普通人,我们并不需要这样的生活。关于死亡,没有任何触动到我的观点,还是喜欢尼采多一些,不过还是会将本书列入死前要再看几次的书籍名录中,毕竟死前看到人生的虚无,也许会少一些对生命的眷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