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 短评

热门 最新
  • 16 云也退 2019-05-20 14:09:40

    总是英国。率先懂得看风景、赏野趣的是英国,率先迷上废墟的是英国,率先兴起观鸟热的也是英国。知错就改的英国,领风气之先的英国,跑步迈向下一个文明世纪的英国。《塞尔彭自然史》是英国人怀特写的,《鸟界探奇》的作者赫德逊也是英国人。太多情趣盎然的英国环保活动家和环保作家,太多只要仰头看看就明白自己该干什么的开明分子。

  • 4 维舟 2019-12-17 14:09:04

    生动、详实的英美观鸟史,细节丰沛,但也不仅仅只是“趣味历史”,它实际上折射出社会与观念的诸多变迁。在这方面,中国还瞠乎其后,不过近年来国内观鸟活动也正方兴未艾,本书中译本的问世可说正当其时,也许积累些年,也会有人写一本中国的观鸟史。

  • 1 见习德鲁伊小铖 2022-02-03 02:30:36

    三星半。还在观鸟的上瘾阶段,抛上去半颗星吧,英国确实有博物学传统,只是这个传统写成这么厚的一本历史故事,还是不免存在夸饰的意味。另外找到了“气质”对应的词——jizz,也算是个小收获了。

  • 1 阿尔达的星空 2023-11-29 21:18:46 上海

    属于那种看完记不住什么的书。与其说是观鸟的社会史,不如说是英国著名观鸟人的小传集合,可是那些人咱也没听说过,写的书咱也没看过,观鸟组织咱也不了解。英国确实有悠久的博物学传统,可是依我看来作者没有在观鸟这个题材上深挖这种传统的起源,写成这么厚一本书,有点自吹自擂的意思。

  • 1 浊克斯 2020-07-21 08:40:27

    冷知识少数S型大脑的女性会热爱观鸟……又及,做了avian reservoirs之后观鸟角度不一样

  • 0 这么近,那么远 2019-10-05 11:48:31

    按需。“英国博物学极度发达,超乎中国人的想象,莫斯这本书信息量巨大、界面友好的图书生动展示了人这个物种对鸟类的莫大兴趣,堪称一部故事生动、趣味盎然的书。”

  • 1 fliegen 2022-04-02 12:26:04

    语言流畅,描写详细,阅读的感觉很好,拿起就不想放下。作者的语言生动有趣,举的例子也很有吸引力。读完之后,对观鸟的历史和标志事件有了初步的了解。从鸟蛋,羽毛,鸟的标本,到近代的望远镜观鸟,累计自己观鸟的数量,或者只是观看鸟的形态而不追求数量。这本书不仅仅是生态,社会方面的描写,也有人文关怀,比如女性,亚非裔,同性与残疾观鸟。正如作者所写,观鸟属于所有人。从作者的书中,也能够感受到,一个好的自然爱好者,应该是平等包容的。书还有意思的一个点是,只写观鸟的事情,当把它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每一件事都与历史进程不可分割。观鸟的社会史,也是另一个角度的人类发展史。从而带给人无限的启发。愿每一只鸟,都能够在飞速发展,对它们极其不友好的人类主导的地球上,找到合适的位置,平静的度过一生。

  • 0 __Haru 。 2021-12-19 19:44:15

    按年代顺序非常详尽地梳理了英国观鸟发展的历史,用不同的人物经历串联起来。前半部分还好,后半部分人名和细节实在是太多了,有点混淆有点琐碎。中国观鸟近年来方兴未艾,似乎也走在英国的路上,英国遇到的问题与机遇也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 0 疏石兰兮 2022-01-14 11:13:26

    内容很详细 , 整个观鸟爱好在英国的发展历程 , 但是读起来感觉过于琐碎了

  • 0 momo 2022-11-21 21:29:39 上海

    整体四星 第十六章+1星

  • 0 掉帧麻雀 2022-10-12 22:23:56 江苏

    了解一下观鸟的发展史🐥

  • 0 ∞風🌙玄°✨∞ 2024-03-24 05:45:07 江苏

    觀鳥,觀人,觀社會♡

  • 0 撒野 2023-12-21 22:32:52 上海

    角度有趣,翻译怪怪的

  • 0 茵陳 2024-03-02 19:04:07 江苏

    无论是数百年前的过去还是当下的社交媒体,那些知名鸟类学业余爱好者似乎都有好几个医生,倒是挺好玩的。会这样盯着某个会动的东西甚至盯起了人类,你们都是变态吧。——是(!)

  • 0 Cannelé 2022-06-07 14:52:27

    好看好看!妙趣横生又引人深思

  • 0 (●—●) 2022-05-05 18:39:13

    没必要买,借来读读得了,以英国为中心的观鸟历史。有些翻译颇不走心。

  • 0 茶鱼 2022-08-24 15:34:05 北京

    非常优美的,一代人前仆后继的观鸟史

  • 0 #ArtfulDodger# 2023-08-14 22:44:22 上海

    以英美为界,用关键历史人物推动叙事的观鸟史,作者用观鸟为入口其实也梳理了人对鸟的文化态度变化,鸟类学和鸟类知识的发展史还有技术进步带来生活方式变迁,确如标题所言的把观鸟置于社会之中。翻译扣两星,作者的笔法稍微复杂一点就传达不出来,甚至还有离谱的翻译错误,离谱到让人觉得有没有人仔细审读过稿子。“滥用猎场看守”绝对是今年读到过的误译巅峰。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