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 短评

热门 最新
  • 33 手绘彩虹 2021-04-16 11:12:33

    书写得比剧拍的立意更高一些,设定上也更贴近普通家庭,读起来并不觉得焦虑,反而更引人思考教育体制的问题,资本对教育的冲击。编剧为了制造剧情里的争议效果,把很多矛盾戏剧化了,不太喜欢。最深的感慨是,以减负为名的教育改革只是国家教育不断收缩,学校外的教育严重依赖家庭资源,最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校外教育弱肉强食,本质上就是教育部门无视社会教育机会的实质不平等,用形式平等在掩盖自己的无所作为。

  • 31 free 2018-05-05 22:17:02

    在这个上厕所都想有点生产力的时代,焦虑无处不在。房子和教育是这个时代的刚需,但凡有点能力的父母都挖空心思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转移自己的忧愁和理想,为了孩子自由和美好的未来,侵占掉孩子的童年。然而,这却是无法指责的,因为孩子痛苦的同时父母也在痛苦地陪跑,应该怪谁呢?怪这个时代吗?阶层固化、资本流通、人才辈出,这些问题是这个社会的顽疾,无法根治。每个人都想要有自由的灵魂,可这个社会无处安放。

  • 20 xieang_007 2019-10-04 08:03:11

    这本写的最好,赤裸裸的现实,家长就像被绑上战车的平民,如何破局呢。其实看到结尾,特别辛酸,也有些感动,生孩子为的什么的,是希望他们幸福,享受人生,没人想要这样的人生。

  • 14 杨余欢 2019-09-28 16:20:48

    孩子升学过程中遭遇的磨砺,看的心痛。《他乡的童年》以色列这集里说,父母的作用是培养孩子知道可以做什么的能力,而不是用来告诉孩子你该做什么。孩子能做出正确决定,有独立思考能力,思辨精神,是父母都希望的,但是我们这些父母却出于自己安全感的不足,早早就把孩子送上标准赛道,让孩子们都朝着同一个目的地卖命的跑。孩子还不知道那是不是他想要的目的地。

  • 4 宸妈碎碎念 2021-04-06 22:21:54

    中国教育四部曲之一,直击“小升初”、“幼升小”这两大中国中产家庭不得不面对的社会性问题。孩子的起跑线,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空间和学习空间?应试化教育的当下,如何治愈焦虑的家长和孩子?

  • 4 zhejun424 2021-04-21 16:53:58

    今天看完了鲁引弓的《小舍得》,感觉很有十七年文学的思路?(可能我用的概念不恰当,读的时候我第一感觉是想到了《小二黑结婚》) 开端表现社会问题(小升初,课外辅导内卷过剩),树立典型人物,结尾是政府出台政策扫清课外辅导机构,最乖最自觉的孩子得了抑郁症,问题依然存在但是主人公看似放下心结,走向光明。 而且文笔不行,艺术性不强,有时候读得感觉像新闻报道讲故事。(这种感觉之前学当代文学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感觉)

  • 2 Szeretlek1314 2021-04-28 16:55:44

    刷到些剧的片段 于是读了小说 编剧为了吸引眼球对人物的身份关系做了改编,增加了戏剧冲突 这种改编见仁见智吧 不会去追剧 小说最后也是开放性的结局 比如说欢欢被录取没 夏君山会不会辞职去做民办小学的副校长 但事实就是 也许考试已经是唯一相对公平的方式了

  • 4 一朵小奇葩花 2021-05-17 20:10:43

    虽然我不是当妈的,而且我连个男朋友都没有,但是我是个培训机构的老师。从电视上看到这个剧有相关的教育培训内容就被吸引了,一边慢慢追剧,一边迅速的看完了书。书比电视剧探讨得更深,少了很多没必要的婆婆妈妈。作为一个培训机构的老师时常在想自己到底会不会教书,当下的形态中考是比高考更重要的一关。因为中考决定了你能不能上普高再考大学。而高考基本只分哪个档次的大学。民办初中越来越热门,争夺优质生源,的确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好,教的时候能感觉出来。太多鸡娃冲中考了,周末满满当当不得空,问他们累么?他们说不累啊还好啊习惯了。有时候会想我真正能为他们做什么,能教他们什么。

  • 2 一乘寺绿狗 2019-11-19 12:41:10

    这种“过度现实主义小说”可能意在打破虚构与现实的界限。可是我觉得和82年生的金智英一样,它除了加强原有的社会议题当中就已经存在的对立与冲突之外,什么都没有给我们。这种空虚感在看完小说之后特别明显。简直可以扔进“社会问题”类型小说网兜里了

  • 1 素年 锦时 2021-05-05 22:50:34

    奥数 民办 比电视更现实 原来是四部曲

  • 1 逸文721 2021-04-30 17:38:23

    没有电视剧那么狗血

  • 1 kimi 2021-05-03 22:40:57

    总感觉结尾只是短暂的一次逃避,一家人回来后还是会被周遭其他人汹涌的焦虑浪潮再次卷入海中…起跑线越来越提前,不知道算不算内卷,但孩子们肯定是越变越强了,也许从整个社会发展看起来有利有弊吧…但不管怎样,无忧无虑快乐的童年似乎是越来越短暂了……

  • 1 你管我叫什么名 2021-04-23 19:54:13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话本身就是悖论。孩子的起跑线从来一直都是父母,所以从在妈妈肚子里那天起,每个孩子的起跑线都已经划好了,从来都不在同一个起跑线。父母的眼界格局、父母的性格、父母的经济实力决定能上多少课外班、能上什么样的幼儿园、能买得起哪里的学区房。 @2021-04-23 19:54:13

  • 3 MissMo 2021-01-06 10:57:15

    总体来说挺不错的,只是结尾的处理不符合实际吧,暂时的放松回来之后还是要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该焦虑的还是要焦虑,小升初 中考高考还是要担心的……

  • 1 Hammer_ 2021-02-09 12:29:48

    极好!幼升小,小升初,对于教育的探讨,让现代家长无奈和焦虑,最终其实也是没有解决方案……

  • 1 Cat_M 2021-04-11 23:25:00

    教育焦虑,家长和孩子都累都苦,有舍有得,只有一次的童年还是不能舍。

  • 0 喵小咪 2021-05-13 17:24:39

    看的一惊一乍,虽然在科研单位上班,周围环绕着海淀妈妈,话题也都围绕学区房和鸡娃,我还是不能深刻体会她们正在经历的一切。

  • 0 王一 2018-02-28 00:32:46

    书是真看不下去。电视剧是二次加工,编剧导演演员二次创作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