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清代桐城派文人治生研究》所言治生指获取物质财富的所有活动。读书、科举、做官、入幕、坐馆,皆以谋生为首要目的。文人治生与文学、学术活动及流派的发展直接相关,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治生活动来推动的。《清代桐城派文人治生研究》从文人治生行为出发考察桐城派,即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研究文学流派。既深入探讨桐城派文人治生的观念、实践和收入状况,也探究治生与流派的形成、面貌及发展的内在关系。作为文学社会学的一种研究,不仅是文学理论的一种形态,回答文学从创作到流播的社会文化过程,也反映了文学流派作为一种历史存在的另一面真实面貌。《清代桐城派文人治生研究》分为六章,前三章论述桐城派文人治生的内容.分治生观、治生方式、收入三方面.后三章论述治生对桐城派的影响,分治生圈子对流派形成的影响,治生对流派的文学、学术的影响,以及治生收入对流派人才和著作的影响...
(展开全部)
《清代桐城派文人治生研究》所言治生指获取物质财富的所有活动。读书、科举、做官、入幕、坐馆,皆以谋生为首要目的。文人治生与文学、学术活动及流派的发展直接相关,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治生活动来推动的。《清代桐城派文人治生研究》从文人治生行为出发考察桐城派,即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研究文学流派。既深入探讨桐城派文人治生的观念、实践和收入状况,也探究治生与流派的形成、面貌及发展的内在关系。作为文学社会学的一种研究,不仅是文学理论的一种形态,回答文学从创作到流播的社会文化过程,也反映了文学流派作为一种历史存在的另一面真实面貌。《清代桐城派文人治生研究》分为六章,前三章论述桐城派文人治生的内容.分治生观、治生方式、收入三方面.后三章论述治生对桐城派的影响,分治生圈子对流派形成的影响,治生对流派的文学、学术的影响,以及治生收入对流派人才和著作的影响。
张秀玉,女,1974年3月生,重庆市忠县人。2004年获安徽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扬州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获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馆员、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从事历史文献学、桐城派研究,主要著作有古籍整理著作《松泉集》、《安徽省图书馆藏桐城派书目解题>>(参著)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
整理爬梳出来也不容易,可以做点digital humanities &network analysis?
> 1人在读
> 10人读过
> 31人想读
订阅关于清代桐城派文人治生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y 2021-05-13 03:47:15
整理爬梳出来也不容易,可以做点digital humanities &network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