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深入浅出的桥梁小史
百余幅图片呈现各个时代桥梁风貌
内容推荐:
《桥梁史话》收录了桥梁大师茅以升关于桥梁方面的文章,论述桥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介绍我国历代的名桥、古桥,记录其修建简史、结构特点以及历史维修经过,赞誉历代“桥工”、桥匠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并追溯有关桥的轶闻佳话。作者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其文笔清新朴实,字里行间,我国古代桥梁悠久的历史、卓越的成就、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在世界桥梁史中的崇高地位跃然纸上。本书作者一生钟情于桥梁、谙熟于“桥经”,对于“桥”的意义所作的理解和引伸,更是出神入化,因此,这些关于桥梁的文章既是科普文章,又是艺术性颇高的学术散文。
作者简介 · · · · · ·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191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1921年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20世纪30年代,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曾任唐山交通大学、北洋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撰有《桥话》、《中国石拱桥》、《钱塘江桥》、《中国的古桥与新桥》等大量科普文章。
目录 · · · · · ·
桥
桥话
启宏图,天堑变通途
桥名谈往
名桥谈往
中国古代桥梁
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与李
洛阳桥与江东桥
五桥颂
介绍五座古桥
中国古桥技术史话
谈桥梁跨度
开合桥
联合桥
没有不能造的桥
明天的桥
代后记:架桥人的心愿
· · · · · · (收起)
桥话
启宏图,天堑变通途
桥名谈往
名桥谈往
中国古代桥梁
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与李
洛阳桥与江东桥
五桥颂
介绍五座古桥
中国古桥技术史话
谈桥梁跨度
开合桥
联合桥
没有不能造的桥
明天的桥
代后记:架桥人的心愿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大家小书(共384册),
这套丛书还有
《唐宋词欣赏》《西洋哲学史》《中国古典诗歌讲稿》《唐诗纵横谈》《红楼梦考证》
等
。
喜欢读"桥梁史话"的人也喜欢 · · · · · ·
桥梁史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茅玉麟:架桥人的心愿
——怀念我的父亲茅以升 政府决定为父亲修建纪念铜像,我随同有关人士再次来到钱塘江畔,选定铜像地址。一眼望去,钱塘江大桥似长虹卧波,雄伟壮观,任凭风吹雨打,滔滔江水冲刷,巍然屹立。 触物伤情,父亲的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眼前,他是那么平常,又是那么伟大,此时此刻好像...
(展开)

鱼艳天:桥梁装饰知多少?
本文首发微信公号 遗介 中国古桥数量庞大 不胜枚举 而各类的桥梁 因其结构、功能或环境 都有或异或同装饰题材 这些装饰构件因地适宜 内容有简有繁 文字、图画、雕塑、建筑等 与桥梁完美结合 将古桥千百年的魅力传承 今天一起来探索 桥梁装饰构件的神奇~ 一、桥头构筑 桥头的构...
(展开)

古人的桥,今天的风景
关于桥的故事是说也说不完的。最美丽浪漫的桥,也许非鹊桥莫属;最坚固实用的桥,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最惊险壮观的桥,大渡河上铁索寒光凛凛的泸定桥实至名归。有多少第一与桥发生着关系,就有多少传奇属于桥。没有桥的风景,总归少了遐想。没有桥的时代,总归多了不便。 少...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北京出版社 (2012)6.8分 79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6)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21)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读书清单(三) (山那边,还是山)
- 语文教师阅读 (Platycodon)
- 2019年购书清单 (窦丁)
- 单位藏书进项(2019) (到里斯本看海)
- 大家小书·艺术 (大家小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桥梁史话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赵客 2019-08-03 10:17:59
文章合集,重复不少。和陈从周说桥不同,陈是从文化角度入手,茅以升更偏桥梁史和技术。即便如此,那个年代的人文字水平还是很高的,说文学家夸张了,但比现代人还是强太多了。最后茅以升的小女儿茅玉麟的纪念文章真是……很党校风。茅家其他子女和父亲闹翻,像心理学届大咖茅于燕的百度百科里都没有提茅以升一个字,只剩下这个“妾”生的小女儿在吃茅以升。茅家第二代都名字都是茅于x,茅玉麟只是接近的玉字,估计也和茅家八卦脱... 文章合集,重复不少。和陈从周说桥不同,陈是从文化角度入手,茅以升更偏桥梁史和技术。即便如此,那个年代的人文字水平还是很高的,说文学家夸张了,但比现代人还是强太多了。最后茅以升的小女儿茅玉麟的纪念文章真是……很党校风。茅家其他子女和父亲闹翻,像心理学届大咖茅于燕的百度百科里都没有提茅以升一个字,只剩下这个“妾”生的小女儿在吃茅以升。茅家第二代都名字都是茅于x,茅玉麟只是接近的玉字,估计也和茅家八卦脱不了干系。 (展开)
0 有用 束 2022-10-18 22:27:01 湖南
做为一本收录的集子,重复的内容的太多,科普性不错,让我了解到桥梁的简史和一些专业性的知识,新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和发展,文中茅老有一些预见性的看法挺准确的,无愧我国桥梁之父的称号。
0 有用 不君 2022-01-16 22:42:52
这书编的,也太随意了吧,重复的也太多了。
4 有用 臭包子 2018-04-03 15:07:47
就是把茅以升发表在各处的文章抄过来,插两张图。其实里面的内容大多是重复的,最多选里面四篇文章就讲清了。磐安县图书馆蹭读。
1 有用 未来二号 2020-04-10 13:59:59
很多重复的内容,刚好不断复习了。6几年的文章,老一辈人每篇文章都要歌颂一下社会主义,但很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