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漫话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八爪余 2020-07-06 10:36:09

    编得很散很散,马拉松战役和现代希腊混着讲,长篇大论了中希文化外交记录,外加私人日记,后面又很突兀地加了古希腊各个剧作家的简介(和古希腊罗马戏剧那本书里内容一样)。大家小书,没错,罗先生的文学造诣固然深厚,但这本书的编辑却很浮躁,整本书实在毫无结构感,不知所云。

  • 1 散关清渭 2018-09-27 23:41:37

    希腊兴于内乱毁于外战 我们确实毁于内乱兴于外战 不得不说 这两个古国有些奇妙

  • 0 Pangaea 2021-07-15 12:36:30

    最早认识雅典是在历史课上。老师讲了很多课本之外的内容,这座宝库的一角第一次呈现在我的面前。后来读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其中伊利亚特部分由罗念生先生于身患绝症之际译就),又粗略了解了古希腊哲学,越来越感受到古希腊文化的诱人之处,也多少能体会先生在书中流露出的对其文化的热情。 这本小书的重点,并不在于其文学或是学术价值,而是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品味先生的心路。其中先生对于访希行程的描写,表面上是流水帐,但若换一种心态去欣赏,不难发掘出隐藏在纸面下的兴奋与激动,先生几十年来苦心钻研古希腊文化,视希腊为第二故乡,终有机会再踏上这片土地,连我们也会为他感到欣慰的。 书中的故事和人物介绍,作为入门大概也是不错的。 古希腊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先生功不可没。

  • 0 苏结衣 2023-03-15 10:42:33 浙江

    编排不好,前面的日记可读性不高,下编的文章才有了些熟悉的“大家小书”风格和定位。

  • 0 頨譞 2023-11-01 21:15:46 北京

    “过往的客人,请去向斯巴达人传话,说我们遵守邦家的律令,在此长眠。”

  • 0 KKKling 2023-04-04 00:00:13 广西

    应该是除了希腊神话以外,第一次真正接触希腊文化的书籍。以导演、导游、导师的方式引读者去看希腊,所以散,却淋漓尽致。后面的古希腊剧作家部分放弃阅读,这是我知识盲区,且目前不打算涉猎。

  • 0 x-lunar 2023-10-10 16:38:48 上海

    读来回忆起很多在雅典和克里特岛的所见所闻,后半段对于戏剧的人物及代表作介绍很有意思。

  • 0 蕴华 2018-09-20 09:54:43

    就凭这本书带我入坑的功劳,我也得给它五颗星以兹纪念。

  • 0 虎牙 2020-10-11 21:52:28

    希腊漫话 2020年9月上旬,去成都出差的路上读完。读完在看目录就没有那么生涩。希腊在顾准笔下是频繁出现,印象深刻的娜拉出走后怎么办?

  • 0 乾元 2020-04-01 19:10:50

    若干年前希腊人跑到大夏、大月氏居住,为那些本地人雕刻了许多佛像,即所谓犍陀罗(Gandhara)式的雕刻。这一种艺术精神又分两路传到我国:第一路从大月氏经过乌孙,越过葱岭来到我国;第二路南下到印度,成为希腊印度艺术,又回到葱岭来到我国。我国最古的千佛洞要数敦煌的莫高窟,那是前秦时代开凿的,那里面的佛像便是犍陀罗式的雕刻。此外,大同的云冈,洛阳的龙门,宝山的大留圣窟,北响堂的刻经洞、释迦洞、大佛洞,南响堂的华严洞、般若洞,太原的天龙山等处的石刻多多少少都表现这种艺术精神。

  • 0 林林 2020-12-21 13:09:37

    实在太散漫,感觉为了圈钱编排的,不推荐阅读。

  • 0 草样年华 2023-09-11 18:57:06 福建

    早些年,希腊这样的国家,几乎没有中国人,大家也没有出国的条件和机会。 所谓的学者出个国,写个简单的游记,就能凑成一本书。 比起抖X,小X书这样的现代发达媒体,这本书显然没有啥能比较的地方。 再一次证明了信息差这件事。

  • 0 望断枝头 2021-04-16 22:55:36

    罗先生对希腊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可惜书的编排有些乱,看不出主题。

  • 0 小魔女🧙‍♀️ 2023-09-23 10:12:45 北京

    开拓下视野吧

  • 0 游标卡尺 2020-10-19 19:53:22

    《焦大》确实是奇文。而写作缘起竟是要自证清白、未曾侵吞那些英镑,属实有趣。

  • 0 汉考克-hancock 2021-04-24 08:15:48

    从国人视角去看待希腊文化。我一直对希腊文化倍感兴趣,这次略知一二,动念去当地游玩的想法,不知何时可以成行。

  • 0 何必告别 2018-11-03 21:51:00

    实在是少有的,我个人感觉特别难读的书。这种难读主要是老先生年轻时的文字表现出一种对希腊了解不够但浮光掠影、无处不在的夸赞。由于太浮于表面,所以这种夸赞让人别扭,显得价值不高。历史故事讲的也确实比较漫话,说不上严谨。不过老先生时刻不忘以同样是文明古国的希腊来为中国提供对比和参考,这种精神还是很值得学习的。从重游希腊之后的内容就明显好起来了,价值也更高。不过能抵抗住前面的别扭和无趣读下来,我已经尽力了。

  • 0 小梨 2024-03-15 11:41:33 重庆

    不推荐

  • 0 重较 2019-11-03 22:00:08

    因为是罗念生写的所以买了这本书,上编大多是作者对希腊的随笔日记,下编则是对希腊文学的一些评述

  • 0 没脑瓜的芦苇 2020-04-05 21:08:42

    已读上编前十章,下编前五章。读希腊人民战斗拼搏,斯巴达勇士们的事迹,有为之振奋起鸡皮疙瘩之实感。希腊人的精神,他们为成为更好的人而接受教育,不为谋生,只是生而为人的理想化追求。有关戏剧方面的知识,也是温故而知新了。还想看到更多有关神话故事的内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