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审者的话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魔力、神话与自然:史前、远古与现代人的景观
I.洞与圈:持续的生命与可识别的宇宙秩序
II.建筑山体和地球上的第一批城市:在古代文明中
景观成为城市强弱的象征
III.史前希腊的仪式与景观:大地女神与第一的主
IV.美洲景观的宇宙论:大地与天空的精神
第二章
自然、艺术与理性:古典世界的景观设计
I.神与人:与自然的新契约
II.城邦与卫城:希腊景观中的城市与神庙
III.帝国:希腊化的与罗马的城市主义
IV.花园与别墅:古代罗马的景观艺术
第三章
天堂的梦幻:景观设计成为象征和隐喻
I.天国成为文学主题:上帝的花园和爱的花园
II.地球上的天堂:伊斯兰园林
III.天国的内涵: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城墙围起来
的城市和用墙围合起来的花园
第四章
古典主义复兴:意大利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景观理念
I.彼特拉克、阿尔伯蒂、科罗纳:人文主义与景观
II.伯拉孟特和轴线设计的恢复:十六世纪意大利园林
III.有轴线的城市规划: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发展
IV.时尚潮流:法国、意大利园林的演变
V.法国城市化和园林风格的演变:亨利四世时期的巴黎
第五章
权力与荣誉:勒·诺特的天才和巴洛克的尊贵
I.沃一勒一维孔特庄园和凡尔赛的建造:安德鲁·勒·诺特
II.作为剧院的园林:意大利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园林
第六章
扩展地平线:欧洲宏伟风格中的庭园与城市
I.法国与意大利经验:古典与巴洛克规划设计原理在荷兰、英国、德国等国家中的应用
II.英雄城市:古典、巴洛克城市化的表现
III.自然的天堂:殖民地与联邦时期的美国
第七章
感晤与鉴赏:理性、浪漫主义和进化时期的景观
I.场所的智慧:文学、艺术和理论形成的新的景观形式
II.跨越围栏:具有政治色彩的英国景观到田园诗景的转变
III.重建英格兰:第一布朗,行业的发展
IV.自然油画:英国哲学与风景园
V.寓意美德与外来幻想的景观:法国绘四
VI.设计自然园:托马斯·杰斐逊的景观
VII.理念和精神景观:歌德和沃兹华斯风格
第八章
自然的深思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
I.山、湖与岛屿:闯园林的不朽启示
II.茶叶、潍地与石头:本宫殿与庙宇园雨
第九章
城市扩张与新型社会结构:景观设计的大众化
I.植物学,园林风格莉大众的公园:英围维多利景观设
II.匝新定义乡村美:安德森·杰兜逊·店宁的影响
III.尊敬历史,慰籍死者:纪念性景观及乡村蕖地
IV.所型市:公冈创建者和城m规划者——始雷德里兜·劳.奥姆斯特德与卡尔福特·沃克斯
第十章
工业化时期的文明:
现代城市的产生、工艺美术风格的美国以及国家公园
I.巴黎嚎萨:现代城订丁的产生
II.美化城市:纪念性城市化——艺美术风格的美同
III.美化美:家公同系统
第十一童
展现美的城市景观:工艺美术运动和规则式园林的兴起
I.挑战现代:拉斯金的影响,m估过去,意大利『元l林的深远影响
II.爱德华时代干后爱德华时代的英闷吲林:贵族金色的下午和黄昏
III.设计综合:美乡村时代的结束
第十二章
社会的乌托邦:现代主义和城市规划
1.城扩张:蜒啊刖欢洲人陆机器代的城IH胤划
II.绿化刊城市还足郊区:创造美啊
第十三章
新景观美学:现代主义园林
I.过渡时期的试验:“二十世纪”期的设汁于法
II.抽级艺术和功能景观:现代生活的同林
第十四章
家庭、商业和娱乐:消费主义的景观
I.家庭的化它:郑区的景观
II.商业娱乐:商街和题公旧
第十五章
保护与发展:保护、维护、艺术、运动和理论的景观
I.维抄,过去:遗留地、个性、旅游景观和新城市会
II.保护自然:环境科学与艺术景观没讣
III.火地艺术讯、高尔夫球场、哲学模式和蹲歌隐喻:艺术式、运动、分斛t义和现象学的景观
第十六章
波动场所与流动地理:立体与本地表现的景观
I.靠体与牢问:波动的场所
I I.文化地理:景观隐观
· · · · · · (
收起)
0 有用 缺氧 2023-10-27 16:39:24 安徽
关于形式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很惊喜,本书梳理了三者间关系的流变(翻译的很乱所以不少地方我靠猜测😂): 1:最早的史前景观表达的是宇宙哲学,类似大地景观的形式其实是宇宙法则的图示,跟随自然,无个人表达; 2:伊斯兰和中世纪园林,四份水渠表达天堂花园的宗教理想,仍是通用的概念,个人色彩仍较薄弱。数量变多,和自然关系减弱,不像原始景观的基址本身就很神圣,甚至是宇宙规律里重要的元素之一; 3:到文艺复兴,形式... 关于形式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很惊喜,本书梳理了三者间关系的流变(翻译的很乱所以不少地方我靠猜测😂): 1:最早的史前景观表达的是宇宙哲学,类似大地景观的形式其实是宇宙法则的图示,跟随自然,无个人表达; 2:伊斯兰和中世纪园林,四份水渠表达天堂花园的宗教理想,仍是通用的概念,个人色彩仍较薄弱。数量变多,和自然关系减弱,不像原始景观的基址本身就很神圣,甚至是宇宙规律里重要的元素之一; 3:到文艺复兴,形式反应共有哲学概念的传统衰弱并让位于叙事,个人色彩加强,园主用喜好的雕塑洞窟讲各自想说的故事,形式与哲学思想关联的强度上总体案例强于单独的个案; 4:英国风景园之后的各种风格,对形式语言的选择则更多出于审美观感,把之前各种风格折中搭配 (展开)
0 有用 HideYo 2021-01-10 19:48:10
喜欢看西方的学者写史,本科的时候,不理解都是园林史,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多种写法。读博的时候,逐渐发现差异,最近一两年才真正体会到,观念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