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宮女談往錄》記述了一位晚清宮女何榮兒對往事的回憶,具有對正史作補充和詮釋的價值,極具可讀性,內地自出版以來深受歡迎,一再重印。
相信大家對於正史,尤其是影響著現代的晚清時局,都有一定的了解,而有關當時各階層人物的穿戴、飲食及祭神等活動,也可從歷史劇中得知一二。然而,對於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太監李蓮英和崔玉貴等活生生的人物不為人知的一面又知道多少?
感謝故宮出版社授權敝出版社在本港刊印出版《宮女談往錄》繁體版,讓香港讀者有機會從歷史的側面認識晚清時期的中國,可謂意義重大。
作者简介 · · · · · ·
金易
原名王錫(1917-1992 年),乃河北省玉田縣人。在年幼時讀了數年私塾,為其古典文學造詣打下了基礎。他於三十年代到北京,上中學,後來考進了北京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他一生從事教育工作,曾任教於北京二中、蘭州西北師範學院、煤炭工業部和機械工業部業餘學校、日本廣島文理科大學等。1958 年被錯劃為右派,下放勞動達二十年之久。退休後患腦血栓,右偏癱,半身不遂,卻仍堅持寫作——用左手托著右手寫,《宮女談往錄》便是這樣寫成的了。
沈義羚
為金易妻子,生於1919 年,祖籍浙江紹興,於北大中文系畢業,肄業於研究生院。亦是教育工作者,曾任教於北京二十五中、北京六十一中。並參加北京市教育局教材編審工作前後達十年之久。被選為北京市東城區第五屆、第六屆人民代表,被評為北京市文教系統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勞動模範)和北京市三八紅旗手。
目录 · · · · · ·
鍾景輝
馮明珠
楊乃濟
前言
宮女生活
也算引子
進儲秀宮
拜見「姑姑」
許打不許罵
不許打臉
睡臥姿勢
不能吃飽,怕出虛恭
吃早點
吃中飯
晚餐和夜加餐
四季的飲食
衣服、打扮
行動
做針線和不許宮女識字
水果換缸
最大喜事—接見家屬
傳遞信號
敬煙
踢毽
慈禧起居
太后的起居
儲秀宮與體和殿
值夜
一段插曲
「叫起」以前
梳頭劉
匆忙的早晨
最苦的差使
手紙和官房
看奏摺
備膳
睡覺
傳膳
四金剛,五百羅漢
侍膳不勸膳
一句「吃大餑餑」引起的題外話
送信的臘八
螽斯羽詵詵兮
搶紅與小墨猴
腳上鞋兒四寸羅,朱唇輕點一櫻多
洗腳、洗澡和泡指甲
進頤和園
玉堂春富貴
湖上神仙
清宮習俗
跳大神和食肉節
二月二,龍抬頭
乞巧
送鬼的中元節
兩宮西行
珍妃死在西行前
出逃前狠心剪下兩管長指甲
夜宿西貫市—苦難的第一站
從昌平到懷來
西行路上
給光緒剃頭
忻州中秋夜
持螯把酒過太原
宮闈瑣記
慈禧的娘家
丈母娘打姑爺
光緒帝和隆裕
光緒佚事
父精母血不可 棄也—一個太監的自述
由皮硝李到恩濟莊—我所知道的李蓮英
崔玉貴二進宮
後記
附錄
我所認識的「老宮女」
相濡以沫五十年——回憶和金易在一起的日子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先说大公主。她是恭亲王爷的大女儿,比同治皇帝大三岁,是咸丰爷在世时最喜爱的亲侄女,是道光爷的亲孙女儿,真正的金枝玉叶。老太后也特别喜欢她。先封她为固伦公主,这是公主里最高的品级了。她后来为表示谦逊,自请降为荣寿公主。咸丰爷有位亲姐姐,嫁给了额驸景寿,我们旗人管附马叫额驸。咸丰爷的姐姐和额驸结婚后生了个男孩子,正好和恭王爷的大女儿年岁相当,宫廷里皇室家族本来就有指婚的习惯,老太后又爱管闲事,就把荣寿公主指给景寿的儿子为婚。我们旗人本有这种风俗习惯,姑姑嫁给景寿,娘家侄女又嫁给景寿的儿子,亲上加亲,这叫‘随姑出嫁'。可惜好景不长,景寿的儿子婚后不久就死了,荣寿公主年轻守寡,又无儿无女,老太后于心不忍,她又是宫里长大的,所以时常接到宫里、园中来,免去她个人的孤寂。 “我们十分尊敬她,是心里头的尊敬。不光尊敬她是正根正派的金枝玉叶,而是尊敬她的人品正派。例如,她对待李莲英的妹妹李大姑娘,决不给以好的脸色,眼睛看都不看,始终保持着高傲的态度,也不对这位大姑娘说话,有时李大姑娘见面请安,最多用眼瞥一下,算是知道了。就是跟老太后也是有话直说,决没拍拍捧捧,委曲求宠的姿态。可是越这样太后越喜欢她,几十年恩眷不衰,比对待自己的娘家侄女好得多多了。据老太监说,景寿为人诚朴谨慎,自从同治开蒙起始,就是景寿在弘德殿伺候,直到登基,勤勤恳恳十多年,可以说同治是景寿陪大的。再说恭亲王又是老太后最初执政的有力帮手,从哪方面看,对大公主都应该特殊看待。我今天放肆地往深处说句话,老太后为人,对于恩恩仇仇向来是清楚的,就是对底下人也是这样,如果真心诚意地伺候老太后,就是有点错也不是非罚即打,跟外面传说眉毛一竖就要杀人,决不是一回事。如果那样,她怎么能掌权40多年呢!不说闲话了。 “大公主高高的个儿,细瘦的身材,从后面看和隆裕皇后像是姐俩,差不多一样高,隆裕显得稍粗一些。她面...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30章 湖上神仙 -
“老佛爷另外喜欢的人是四格格,她是庆王的女儿,大排行在四,所以称四格格。也是老太后指的婚,刚结婚就守寡,老太后过意不去,常接到宫中或园子里来住。这是位聪明伶俐的人,嘴甜手巧,能哄老太后喜欢,做事八面玲珑,很会见庙烧香。例如她和大公主是平辈,可她对大公主永远像对长辈似的尊敬,说大公主是她的榜样。越这样老太后越喜欢,夸她知书明礼。几天不见,老太后就想她,常接到宫里或园子里来,也常陪着老太后坐船游湖。 “还有一个宝贝,我们称她为元大奶奶。其实她根本不是什么奶奶,她是内务府大臣庆善的女儿,也是老太后指婚许配给自己娘家弟弟桂祥的儿子。万没想到庚帖也过了,结婚的日子也订了,就等喇叭一响花轿进门了,可巧桂公爷的儿子一命呜呼了。虽然没成亲,但庚帖已过,就应算是桂公爷的儿媳妇啦。这个没过门的媳妇也得给桂公爷的儿子守寡,我们旗下人管这种人叫‘望门寡妇'。意思是没进婆家门,望着婆家门就守寡了。她的名字叫什么‘元',于是称她为元大奶奶,其实不过是十八九岁的没过门的大闺女。好在这个人对春花秋月一概不懂,像个木头人,可以说是个缺心眼的白痴,但对吃东西毫不外行。看在庆善的面子,太后也常接她到园子里来,不过游湖的时候,只能坐副船,老太后的正船从来没她的份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30章 湖上神仙
> 全部原文摘录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共1个) · · · · · ·
宮女談往錄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宮女談往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4 条 )




庆幸我没有穿越到清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终于看完了《宫女访谈录》这本书,它给了我一个和历史书里不一样的清朝。 这本书以慈禧为主线,从宫女荣儿的角度细细记载了上层慈禧、光绪、隆裕,再到中层的大阿哥,恭亲王,底层的宫女太监。这本书没有一个幸福的人,宫里都是寡妇,阉人,奴才,被囚禁者,每个人的结局都是悲... (展开)> 更多书评 84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紫禁城出版社 (2005)8.6分 3400人读过
-
暂时无货, 2天前曾上架
-
故宫出版社 (2010)8.6分 1852人读过
-
暂时无货, 1天前曾上架
-
紫禁城出版社 (1991)8.8分 1011人读过
-
暂时无货, 28天前曾上架
-
-
青森文化 (2014)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宮女談往錄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