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与生平证词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向河梁回头万里 2019-03-25 22:05:31

    此书虽按线性时间顺序汇集而成,却自然分出了两部分。日常来往的这部分,可相当程度上澄清作者经历中的迷雾,映射出其置身的生活世界。而“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等一系列相应演讲,则如常凝摄着沉甸甸的思想分量。

  • 4 乱眉先生 2019-01-29 13:15:32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 1 忘予 2023-10-30 12:58:03 北京

    只有寥寥几篇具有哲学价值,建议看电子版,没必要买

  • 2 小刀鸭 2021-06-30 02:29:14

    荷尔德林全集第四卷 《面包与葡萄酒》第三节第41-46行 “所以你来吧!让我们看那敞开之域, 让我们寻找本己之物,不管它有多遥远。 有一点坚定不移;不论正午还是 到了午夜,总是有一尺度, 所有的人都注定有自己的命运, 每个人走向和到达他能到达的地方。”

  • 1 路灯 2021-07-30 13:18:48

    读过之后几个感想,不一定对:第一,海德格尔内心相信纳粹主义可以救德国,即便是晚年也没有对此进行反思(他相信自己是一个非政治的人,只是在哲学上进行行动)。第二,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的关系之所以差,里面还有着哲学主张冲突的原因,这一点是很有可能的。第三,海德格尔晚年转向艺术,主要是技术时代的挑战和战后德国的变化,但是他认为他所在的时代技术本质是无法被认识的,并将这个任务留给了未来的哲学。

  • 0 佳木斯的菠萝 2021-08-22 06:46:19

    1.向死而生、5.论大学生的哲学定向、12、15、16、19、21、51.德国大学的自身主张、100、109、220.“诡黠”、224.泰然任之 四刷、225、226、253二刷、259等。部分篇幅诉述精妙。但一个对“数”缺少直觉和敏感的人,对对象式思想的沉思能有多少可信度?对技术时代无论如何反思,哪怕说出“集置”、“架座”等唬人字眼,却从无技术工作的经验和亲身体悟,这种后现代思考究竟能有多深邃? 如同海氏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踌躇满志地说:艺术作品首先在于呈现物的本质、将物带到当下在场、售卖和交易倒在其次云云。可事实上艺术作品的本源就是贩卖和交易,它首先就用于售卖,观赏在其次。 辞藻胜于内容;在政治上试图用空洞的哲思来决定政治判断,这样做的人还没有一个不死在黑格尔式的矫枉过正之下。

  • 1 Angrygoy 2021-06-20 13:27:07

    Achtung Juden!!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