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学者、有名作家孙郁为张中行先生所作的传记。他从自己与张中行先生的交往中的感性印象出发,以饱含情感的笔触勾勒出这位有故事的老人的丰富一生。其间既有时间脉络,也有生命体验的线索,不仅叙其事,更画其魂。它的别致之处也在于,作者和传主的心灵之交,让这部传记在严谨客观之余,更多了以情动人的力量,对于想真切了解以至理解张中行的读者有很大帮助。
孙郁,1957年出生。曾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主要著作有:《民国文学十五讲》(2015年)、《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2014年)、《写作的叛徒》(2013年)、《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2003年)、《百年苦梦》(1997年)等。
因为《作文杂谈》受益匪浅,所以往KINDLE里灌了张中行全集,准备全部读完。结果发现张中行的文章絮絮叨叨,是绝佳的睡前催眠读物。可能他的文风,属于旧时代,已经不适合这个快节奏的新世纪了。这些文章最大的价值就是被那些心怀民国的腐朽文人用来缅怀。在2000年后,很多活得比较长的“国学”大师爆火,比如季羡林,比如钟叔河,突然身价就提到古董级别,又称为活化石。然而几位老先生自己到比较坦然,早就“从心所欲不... 因为《作文杂谈》受益匪浅,所以往KINDLE里灌了张中行全集,准备全部读完。结果发现张中行的文章絮絮叨叨,是绝佳的睡前催眠读物。可能他的文风,属于旧时代,已经不适合这个快节奏的新世纪了。这些文章最大的价值就是被那些心怀民国的腐朽文人用来缅怀。在2000年后,很多活得比较长的“国学”大师爆火,比如季羡林,比如钟叔河,突然身价就提到古董级别,又称为活化石。然而几位老先生自己到比较坦然,早就“从心所欲不逾矩”了。倒是捧着他们的所谓小辈“粉丝”,不停的希望从他们身上挖出点那个十年的内容。反倒是这些老先生们都显得风轻云淡、坦然乐观。就作者来讲,张老先生活着的时候就觉得作者不太胜任给自己写传记的重任。如今张老先生去世,写出来的这篇传记也是矫揉造作,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 (展开)
喜欢极了孙郁老师的文笔。写民国往事既有人物也有故事还有升华。孙郁老师喜欢的人物一定和孙郁老师一样,隔着书页也能看到低调和才华。书中隐秘的写了49年后的一则则故事一个个人物,他们的命运和现实相接,你懂的
大概18年被推荐,19年买但读不下去,昨天开始读读得好开心。唯一遗憾是人社版有配图。读完,真的很好,太好了,有大欢喜。
给三星半比较合适。好处是信息丰富,也包括花边信息。 缺点,一在于文风有点矫揉造作,偶尔酸腐;二在于不懂哲学但偏爱报人名。孙郁大概不懂康德,张中行恐怕也不怎么懂。
娇柔
> 5人在读
> 22人读过
> 34人想读
订阅关于六代之民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懒残僧 2023-06-17 09:15:40 上海
因为《作文杂谈》受益匪浅,所以往KINDLE里灌了张中行全集,准备全部读完。结果发现张中行的文章絮絮叨叨,是绝佳的睡前催眠读物。可能他的文风,属于旧时代,已经不适合这个快节奏的新世纪了。这些文章最大的价值就是被那些心怀民国的腐朽文人用来缅怀。在2000年后,很多活得比较长的“国学”大师爆火,比如季羡林,比如钟叔河,突然身价就提到古董级别,又称为活化石。然而几位老先生自己到比较坦然,早就“从心所欲不... 因为《作文杂谈》受益匪浅,所以往KINDLE里灌了张中行全集,准备全部读完。结果发现张中行的文章絮絮叨叨,是绝佳的睡前催眠读物。可能他的文风,属于旧时代,已经不适合这个快节奏的新世纪了。这些文章最大的价值就是被那些心怀民国的腐朽文人用来缅怀。在2000年后,很多活得比较长的“国学”大师爆火,比如季羡林,比如钟叔河,突然身价就提到古董级别,又称为活化石。然而几位老先生自己到比较坦然,早就“从心所欲不逾矩”了。倒是捧着他们的所谓小辈“粉丝”,不停的希望从他们身上挖出点那个十年的内容。反倒是这些老先生们都显得风轻云淡、坦然乐观。就作者来讲,张老先生活着的时候就觉得作者不太胜任给自己写传记的重任。如今张老先生去世,写出来的这篇传记也是矫揉造作,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 (展开)
1 有用 刘吃 2022-05-03 20:57:25
喜欢极了孙郁老师的文笔。写民国往事既有人物也有故事还有升华。孙郁老师喜欢的人物一定和孙郁老师一样,隔着书页也能看到低调和才华。书中隐秘的写了49年后的一则则故事一个个人物,他们的命运和现实相接,你懂的
0 有用 llenellen 2020-06-21 10:19:59
大概18年被推荐,19年买但读不下去,昨天开始读读得好开心。唯一遗憾是人社版有配图。读完,真的很好,太好了,有大欢喜。
0 有用 Acht 2024-04-03 13:51:02 湖南
给三星半比较合适。好处是信息丰富,也包括花边信息。 缺点,一在于文风有点矫揉造作,偶尔酸腐;二在于不懂哲学但偏爱报人名。孙郁大概不懂康德,张中行恐怕也不怎么懂。
0 有用 Anki 2025-02-14 19:30:26 内蒙古
娇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