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疏狂老鬼 2018-07-08 03:42:59

    里面的概念真心老套,人工智能杀人这事儿也明显违反机器人三大定律了就然而看的昏昏欲睡的时候结尾居然出现BL了!冲这点资深腐女必须给好评!

  • 3 Bearkiii 2018-07-11 02:42:43

    隐约察觉到丹布朗在科学与宗教之间的矛盾和摇摆;小说切入点不错,后面科技部分略扯淡。

  • 3 Way 2018-07-24 18:34:48

    读丹布朗的书总是有些揪心,凶手永远是热心帮助兰登破案的那一位,时刻提醒自己别建立对他们的情感,以免收到冲击。反正除了兰登,谁都有可能是凶手。我甚至猜测是埃德蒙自己杀了自己……最后还是中伏……技术与人性的dilemma

  • 1 不锈钢老鼠 2018-06-24 07:03:23

    科幻的部分没啥意义,不过我很喜欢他写的西班牙的那些建筑

  • 1 孤柏岩上的树 2019-02-15 02:03:01

    当年读《达芬奇密码》花了1天1晚,这本竟看了半年。其实丹布朗原来的作品都以解密为核心,那才是最吸引人的点。这本解密的元素淡了不少,相较而言更突出了价值观。但在描述价值观的过程中,却又有些两边倒,很多立场晃得厉害,就像《贴身保镖》等剧,一开始想要得出这么个结论,但写着写着就得出了和原先想法完全相反的结论,所以真心有点逻辑混乱。这部作品有些地方挺惊艳,如“熵”的提法,用大数据模拟进化的过程等。但书中反复出现的“新的科学发现会彻底推翻宗教存在的依据”,完全站不住脚,以至于科学家也说即使证明了生命本源、进化过程,也不是推翻宗教的论据,兰登也提到宇宙背后的意识(P451)。讽刺的是,人工智能却因虚妄杀人证明单一科学为王之危险,可惜应提及的宗教如何发展却被忽略,谈一神论只见战争却未提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 2 南飞 2018-06-02 11:15:18

    经历完《地狱》之后,布朗重新拾回了《达芬奇密码》至《天使与魔鬼》和《失落的秘符》系列中一再出现的解码,符号元素,发挥了他的强项。书中涉及的事情同这个世界同行,包涵进新进出现的事物。读布朗的书总要随时查阅Google earth或者搜索图片,才能克服旅游景点之间的跳跃所带来的不便和趣味。布朗多年打磨一本书,其眼界的宽域和写作的严谨让人折服,本文中关于熵的生活化阐释,以及一如既往地的宗教与科学关系的理解让人久久回味。

  • 3 momo 2018-11-09 15:23:41

    西班牙旅游导览,丹布朗毕竟文科生。

  • 0 約書亞李 2019-05-04 17:47:53

    太过于套路化的写作,看到中段会开始失去兴趣

  • 0 因信稱大胃 2019-01-11 22:05:36

    還是一如既往的套路:遊古老的城市,蹭前沿的科技,藍燈教授一邊順藤摸瓜抽絲剝繭為神秘的謎團尋解,一邊又得和異域風情的女主一起和高效殺手鬥智鬥勇,躲避追殺。兩分給內核:討論科技和倫理時膚淺的泛泛而談,評斷宗教和信仰時惡毒的刻板印象;三分給情節:「電影即視感」的多線程敘事中,幾個主要張力點的格局都,劇情的推動略跟以往比略欠緊湊,插入無關內容太多,而且包袱一路抖啊抖,抖得太大,最後收得太倉促,高潮不起來;四分給文筆,美不勝收的景色,基本上可以省下西班牙深度遊的兩萬塊了。另,翻譯不給力,看到好幾個翻車現場(不過一下子想不起來)。

  • 0 流水线🦊工 2018-12-23 00:21:17

    每本都看,但越看越失望。再也不会有达芬奇密码的水平了,作者可能真的奔着写剧本去了。作为没文化的我只能说好在还可以再作者掉书袋里学点东西。。。Ps: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朋友在西班牙跨年,一边读一边看朋友圈实景好有感觉

  • 2 白莲花 2021-04-11 23:14:26

    我以为结局是美国教授和馆长私奔了。

  • 0 huyouyou 2022-03-21 13:04:42

    意外的非常好看,AI第一次作为次要主人公,在小说中发挥极大作用。美丽科学VS黑暗宗教,值得拍成电影。#20220321

  • 0 周五 2022-02-21 22:28:10

    一开始就想到会不会是ai搞的……但转念这都2017年了应该不会又搞老一套的科技统领世界然后来个反ai发展理念啥的吧?结果还真有点那意思……以及“同时爱上两个男人”这种,是在讽刺一夫一妻制是多么反人类吧,但既然又提到了“责任”那就拉倒吧。最后,丹布朗的写作风格一直是这样没有变过啊,有些审美疲劳,不过还是好奇地一口气看到了结尾:意料之中情理之中吧。 想打6.5,但是因为给我旅游地图上加上了西班牙,就6分吧哈哈哈哈哈哈。

  • 1 白骨如练血如坠|真空中的球形猫 2022-03-16 15:34:50

    这是一个历经重重险阻最后终于把硅谷疯批创业大佬的吹牛ppt成功播出的故事。

  • 0 寒食藏烟 2021-10-21 00:59:05

    看到一半是能猜到凶手的,但是不妨碍整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酣畅淋漓,最后的解密一气呵成。技术和人性,科学和宗教,可能每个人在仰望星空的时候都有过摇摆,最后想出一个能安慰自己的最好结局,成为一个清醒,平和,包容的不倒翁。

  • 0 胖子 2021-10-15 00:43:15

    所有的故事都源自于一件事情:没有幽默感。前期铺垫稍长,导致节奏感有点失衡,后续的结论说服力不太强,给人一种憋了半天放了个哑炮的感觉,但总体而言还是一本读起来舒服的小说。

  • 0 梅奇 2021-11-24 00:18:17

    铁打的罗伯特,流水的兰女郎。

  • 1 开飞机的舒马赫 2022-01-09 00:21:39

    我们来自哪里?我们要到哪里去? 丹布朗又一次用一部悬疑小说去探讨这个人类最大的哲学问题。 黑暗宗教就要离场,甜美科学即将为王。 这是冰冷的科学答案。 那些呼风唤雨的人生命也是短暂的,唯有爱才能战胜死亡,让你的心指引你战胜生活中的黑暗。这是人性的温暖注解。 哪个又是你的答案呢? 我想说希望我们的哲学能与我们的技术俱进,希望我们的悲悯之心能与我们的力量俱进。希望爱,而不是恐惧,能成为变革的引擎。

  • 0 Ambling 2022-01-18 00:07:50

    The dark religions are departed & sweet science reigns.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