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眠不醒 短评

热门 最新
  • 144 国士 2009-04-03 20:07:05

    《长眠不醒》里面根本没什么侦探故事,凶手像大白天的太阳一样晃眼,作案动机更是把读者的智商当做儿戏。文化人爱读钱德勒或者布洛克,因为这类小说的外壳虽然是个通俗故事,内核或者气质却不折不扣的属于知识分子。他们这些人根本不想探究在一间密不透风的房子里,胸口插着尖刀的詹姆斯先生是怎么见阎王的,他们在乎的是语言、风格、节奏。至于情节,如果必要的话,那就随便来点得了。——王老板——比起对推理的变态追求,我更喜欢对人性的拷问。

  • 44 李香菜 2011-08-11 15:47:22

    冷硬派都是死恐同。。。

  • 32 恶鸟 2012-10-31 09:16:55

    对话里的冷幽默被翻译得像隔夜的蛋炒饭

  • 16 文泽尔 2008-05-29 20:01:45

    經典的小說,一般的偵探小說,錢德勒的浪漫哲學

  • 11 边城不浪 2008-12-15 16:06:48

    读过三四遍才记住到底谁杀了谁,这不妨碍我给它打五颗星

  • 9 白胖饺子 2015-08-23 09:46:56

    作为一个工作日收入二十五元的私人侦探,其自我修养之高简直令人发指。一贯愤世嫉俗,一贯情怀高尚,一贯“哥就是出来卖的但是哥有节操”式的真诚坦荡,一贯的。。。鄙夷女人。。。钱德勒凭借对自己的诚实塑造了一个同样对自己诚实不肯苟活的人物,这样的作品和角色,想不冷硬也难吧。

  • 5 bookbug 2017-09-29 08:00:23

    钱德勒的长篇首作,奠定了他后来长期沉湎的风格:冷硬简约的外壳与意味绵长的内核

  • 4 像面条般地活着 2010-11-20 23:47:27

    钱德勒从来不仅仅靠谜底抓住读者。一头一尾就已回味无穷。

  • 6 Donuts🕳️ 2015-04-01 23:48:03

    马洛简直就是外国陆小凤,破案过程泡妹子

  • 4 ...ing 2012-06-26 22:44:30

    硬派侦探小说看着硬不起来呢。。。

  • 5 wjpo 2009-08-17 15:14:15

    把寻找失踪人口写的这么高端,经典。

  • 3 夏虫语冰 2012-08-26 10:31:15

    这种侦探小说,就算是你知道了结尾,还是可以一读再读,最后有点儿想流泪,马洛真了不起

  • 4 银古桑 2008-05-21 21:35:16

    也许侦探与侦探的区别不在于业务能力,而在于对人性的看法。

  • 4 时间.世界 2014-10-14 14:45:44

    比1星半低一点。 一直在走神。

  • 4 微喵的兔姑娘 2015-07-25 19:07:27

    继续补另一个雷蒙德系列。这是钱德勒第一本书。马洛的个人魅力比案情本身有趣。先看的漫长告别,再回头陆陆续续补最初几本,很明显感觉到漫长告别时的马洛更加沧桑,这本里的马洛把股子里的倔强正直从玩世不恭的表象外一点一点透露出来,举手投足都比漫长告别要轻松敏捷,但唯一不变的是内心那点理想坚持,还有个性格我很喜欢就是他脾气看似火爆但其实太有耐心了,无论男女,只要不是十足的“坏人”,他都能耐住性子甚至为对方着想,只能想到那句“铁汉柔情”来形容这个内心意外温柔的男人。钱德勒塑造了一位个人魅力很强的侦探,马洛是那种看似没有明显的特征,但深入了解后会印象非常深刻的家伙。

  • 5 Berlinka 2018-11-23 05:19:57

    想从头标记读过的所有钱德勒,从处女作开始。硬汉派根本不在乎谋杀的逻辑铺陈,我们着迷的全在氛围,细节,场景,以及隐藏的真我世界。这本书最动人的就是结尾处马洛的独白。钱德勒和马洛就是一个人,硬汉也想长眠不醒,扔掉这个他付之真心对方却无以为报的世界。冷硬需要独立支撑,而独立的背面就是孤独。大多数人都妥协了,可马洛从来直接面对,从不抱怨,从不投降。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如果你信仰骑士精神,对不公无法停止愤怒,孤独就是你的归宿。

  • 3 全智甜 2019-07-15 10:21:19

    心情不好,一口气读完了这本。终于知道村上春树字里行间那种自我欣赏的装*口气是哪来的了,我就说嘛,菲茨杰拉德虽然傲气但是还是小心翼翼维系着上层人士那种谦逊做派,但是雷蒙德钱德勒就真的是满篇牛气哄哄。不过日本人到底精细,所以一结合变成了孤芳自赏、小资情调。但源头这里,其实是西部boy们自身有两下子,但又爱吹吹牛,那种酷炫中二的精神。(参见昆汀)。所以读完真的是会心一笑,高大酷帅的男主,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虚虚实实的对话,出神入化的手法,对某位神秘女子恰到好处的表示恰到好处的多情,哈哈哈哈哈哈~~古今中外的男人的爱好真的是都一样

  • 3 Cy 2013-04-05 10:44:22

    第一本反倒比集大成好些 后萧条时期西部都市化的氛围 枪和冷静地下规则的尊崇 在这本只是性格化的展露 而后者却摸到了更入世迎合好莱坞的门路 只是硬汉就硬汉 侦探就侦探 跟推理完全两码事 钱德勒太爱打比喻了难免弄巧 却倒是个起名字的好手 幸亏是旅途中听完的 不浪费眼睛 时光 和纸

  • 2 时间之葬 2015-10-28 12:23:17

    盛名之下,多少有点失望。霍克斯原来只把前半部分拍成了电影,每个尸体都对应不同的凶手难怪把人绕晕。足够愤世嫉俗,但不及《漫长的告别》意味绵长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