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张灯结彩的书评 (76)

都好 2020-01-27 01:08:09

读《一个人张灯结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人张灯结彩 作为鹤姐,既然千玺说在看《一个人张灯结彩》,那自然是要看君之看,感君所感了。 薄薄一本,100多页,目测两小时即可看完,有点不舍,大年初二,捡了阳光正好的午后,窝在沙发上细细品读。 《一个人张灯结彩》的作者是田耳,当代作家,以小说见长,发表的三百...  (展开)
风风风风火 2020-03-12 11:37:16

一个人张灯结彩

小说最后以刘副局(不知被谁杀了)的未破的案子戛然结尾,只这样写到:“但老黄在这一行干得太久了,他知道,把事情推诿给时间,其实非常油滑,话没说死,等于什么也没说。因为,时间是无限的。时间还将无限下去。” 整篇下来以老黄尽职尽责处理案件贯穿全文,最后讲了爱小于的...  (展开)
Yoon 2019-07-12 11:58:32

如果可以想给七分

时间是线性空间里的三维图像,沿着一条长轴往下滑动,长轴两侧是生命和生活。 爱情是黑暗中迫切想亲吻的欲望 如同啤酒必须要冰镇才好喝的执念,被抽象成一种的非常完美状态下的真情实感。 老黄是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钢渣是理想世界的英雄主义者,小崔是连接两者之间的,大多...  (展开)
山清与水秀 2019-08-24 23:34:46

一个人 张灯结彩

“简陋的店面这一夜忽然挂起一长溜灯笼,迎风晃荡。山顶太黑 风太大,忽然露出一间挂满灯笼的小屋 让人格外刺眼。” “他知道,把事情推诿给时间,其实非常油滑,话没说死,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因为,时间是无限的。时间还将无限下去。” “最好的朋友是自己。” 你也觉得,孤独...  (展开)
名字 2019-07-28 23:32:46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戛然而止 猝不及防 是读完小说最直观的感受 回味无穷 一直在想最后开放式的结局 底层社会的人相互抱团取暖 兜兜转转 依旧孑然一身 是真心相爱吧 也是真心为对方着想吧 奈何命运如此安排 我一直觉得小于可能知道这所有的事 看到帽子哭泣 明知是办假证也去 可能想去见心心念念...  (展开)
立夏 2020-02-11 15:05:12

千玺弟弟推荐的《一个人张灯结彩》,品味不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个月刷微博时看到千玺弟弟推荐过这本书,好奇买来看看,发现这也是个宝藏作家,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这本书名字叫《一个人张灯结彩》,“一个人”听起来就很孤独很寂寞,可全书好像都没有提到这些字。 小说里不是只有一个人,而是好几个人:一个漂亮的哑巴,一个落魄且执着...  (展开)
momo 2020-04-29 20:37:29

等待·孤独·希望·爱

在我迫切想要知道是谁杀死了刘副局,小于是不是早就知道凶手是钢渣,小于和钢渣爱情故事的后续以及老黄过去的故事的时候整本书就戛然而止地结束了,但是我的疑问也被作者用“时间”的概念解答了,或许故事这样结尾是最好了,毕竟总有些事情一辈子也找不到答案,它们藏在时间里...  (展开)
你hou啊你 2021-03-13 14:31:43

一个人的张灯结彩

剥开一颗糖放进嘴里,想象着老黄那张皱得像酸橘皮的脸,奶糖在嘴里泡软了后一口咬下去很是香甜。故事从笔架山公园的后坡开始,又在后坡落笔,看完总觉得有些意犹未尽,我不知道钢渣最后死了没有,我不能想象哑巴小于是怎样度过大年三十的。什么是一个人?什么又是一个人的张灯...  (展开)
留得青柴在 2021-01-24 02:04:21

《一个人张灯结彩》札记

作者似乎想要传达对底层的悲悯,却粗糙的要命。 想要对中国警察刑讯逼供,贪污腐败发点牢骚,但属实单薄的不像一个作家的文字。 作为主线的杀人案件,能做到让人看到开头就想到结尾,也属实算得上金酸梅级别的玩意儿了。 作者似乎对未读过红楼梦这件事还洋洋得意,可见这货是个...  (展开)
Kuma酱 2020-06-17 21:00:25

一个人的张灯结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最适合、最能概括的也就只有这一句。 最近读的书有点杂,国内国外的,现代当代的,不同的语言习惯和行文表达看下来,居然是这一篇让我看得最为舒服。 都是简单的小短句,没有堆砌过分华丽的辞藻(这里内涵一下自深深处),人物不多关系也不复杂,情节看似简...  (展开)
不是玉米 2020-06-04 20:19:59

树我于无何有之乡,一个人张灯结彩。

易烊千玺引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一到手就很喜欢它的小巧,页面触感很舒服。刚看完平凡的世界来看,语言很相似。 初看几页,疑惑作者是要写怎样的故事,疑惑书名为何如此题字,后知后觉竟是一桩桩命案、环环相扣的人物。其实看完我也不能准确说出题字何意。仅是思绪良久,一个...  (展开)
LH7 2020-04-27 17:50:04

孤独是常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田耳写的《一个人张灯结彩》,我读完觉得很平淡,平淡到甚至有点不记得刚刚看了写什么。这种平淡让我觉得应该不仅仅只是如此,于是我慢慢品味,一些细节渐渐清晰,一个人张灯结彩的孤独感也涌上心头。 ①小于是个聋哑人,老黄受钢渣的委托在过年的时候去赴约,去的时候买了一些...  (展开)
我去玩 2020-01-16 22:52:05

每一个孤独的人 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张灯结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微观上看是主人公老警官老黄暗恋的理发店老板娘——哑巴小于在新年到来之际为她的情人张灯结彩,然后她的情人钢渣已经犯了杀人案,误杀的还是她倒霉的哥哥,钢渣永远赴不了约,却让老黄去赴约。 宏观上是老黄心里的希冀。老黄一个人朝着笔架山上散发暖光的理发店爬去,冬夜里吃...  (展开)
垃圾场 2020-01-16 14:39:56

读完《一个人张灯结彩》

这是我2020年读完的第一本书,而这篇书评也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发表的书评。 我是因为千玺我才知道这本小说,而且光看书名觉得很符合我最近的心情,所以决定看这本书。 前段时间看B站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了解到了编辑和封面设计的工作,不由地对出版社的工作人员生出敬佩之...  (展开)
竹叶海 2019-09-09 14:06:43

#一个人的张灯结彩# 真实

#一个人的张灯结彩# 书中人物都是现实生活在底层社会随处可见的人,故事没有那么跌宕起伏,一群小人物为了生活艰辛生存,没有谁对谁错。 喜欢一句话,我们要看这世间冷暖,而不是掩耳盗铃。掩盖真相,经过伪装修饰后呈现给大家的美景,只能不断减弱面对现实的勇气。一个不敢面...  (展开)
王云峰 2023-10-15 16:38:32

为谁张灯结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和小说本身比,代后记《树我于无何有之乡》更让我感兴趣。1976年出生的田耳,在后记中写到了被自卑笼罩的童年,写到了小学时倒卖邮票,写到了自己爱撒谎,写到了两次高考落榜却因写作到高校工作。《庄子》开悟了他,让他把自己对应为一棵樗树,孤独地站立在无何有之乡,静观人...  (展开)
林侃 2022-12-01 03:13:44

第二遍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两年前读完后,以换书的形式送给了一个男人,只不过后来没有了交集。虽然已忘却书里所写的内容,但依稀记得刚刚读完后的满足感。在扬州的一个网红书店居然在倒数第二层静静躺着两本,毫不犹豫结了账。 说实话 我不爱读书,更不爱写书评,这也是导致读了书却忘记内容的主要原因...  (展开)
浔星 2022-03-22 21:33:21

一个人张灯结彩

怎么说呢?个人觉得这本书就像文中说得那样,在那个老旧的城里,躺在躺椅上,欣赏着落日余晖。文章清浅平淡,却余韵悠长。一个人张灯结彩,是老黄在警局的独善其身,在案件中的不被理解。也是哑女小于的孤独寂寞,自欺欺人。书里人物很少,在一个小小的城里却分别被联系了起来...  (展开)
圆子大魔王 2022-03-21 11:17:53

《一个人张灯结彩》:对孤独的无声反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人张灯结彩》是田耳的中篇小说,也是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获奖作品。它的授奖词精炼凝神: “各色底层人物的艰辛生活在老警察的尽职尽责中一一展现,理想的持守在心灵的寂寞中散发着人性的温情。” 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底层人民的普通又艰难生活。漂亮多情的哑女,暗...  (展开)
澈擎 2020-07-26 09:23:11

我们都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张灯结彩,孤独却也满怀希望

老黄,一个满怀悲悯的好警察 小于,一个漂亮手艺好的哑巴,有着所有女人都有的对爱的向往 于心亮,家庭凄惨,坚忍地活着 钢渣,没文化冲动,但也对小于付出了真心 …… 一个个普通的人物,是田耳所塑造的,同时也表现出大众的面貌。 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反映出社会中大部分人的...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76条)

订阅一个人张灯结彩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