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李欧梵
序二/罗卡
中文版前言/傅葆石
译者前言/刘辉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半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图谱
2.1 张善琨和新华公司的崛起
2.2 沪-港纽带
2.3 电影业的重建
2.4 明星 现代性 《木兰从军》
2.5 “此时此地”
2.6 拍摄“历史”
2.7 电影院的繁荣
2.8 国家与“他者”:焚烧《木兰从军》
2.9 结语
第三章 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重写香港电影史
3.1 香港电影的诞生
3.2 香港电影的繁荣
3.3 殖民主义和战时电影
3.4 大中原心态(THE CENTRAI-PLAINS SYNDR0ME)
3.5 双重边缘化:香港的身份
3.6 日据时期的香港
3.7 结语
第四章 娱乐至上:沦陷电影的选择(1941-1945)
4.1 沦陷电影的复杂互文背景
4.2 暧昧的合作
4.3 娱乐的政治策略
4.4 上海的日本电影
4.5 “鸦片战争”成为爱情悲剧的题材
4.6 娱乐的暧昧性
4.7 从中日合作制片到双重敌化
4.8 结语
第五章 尾声:在香港重塑影像“上海”
5.1 离开上海
5.2 在香港拍摄电影
涉及影片片目
目录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