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学人文丛-邓晓芒 (白露@思勉)
- 2018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2015-2019书架 - 国内图书 (苇间疯)
- 左派的理论武器 (免孑)
- 想象乌托邦 (Kdropinstan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芳煙 2025-01-16 22:16:28 重庆
自由意志→对美的追求→审美的合目的性→道德 因为人有自由意志且存在共通性,所以会在自由意志的的趋使下通过审美活动体验并追求道德(世界的合目的性,自由意志为自己立法,道德在康德这里是指逻辑上的一贯性)。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设置一个上帝,以此坚定人对道德的选择。预设灵魂不朽使得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上帝能长期地对追求道德这一行为有良好的回馈。 通过审美可以将科学能力和道德素质联系起来。在审美中应用自己的认... 自由意志→对美的追求→审美的合目的性→道德 因为人有自由意志且存在共通性,所以会在自由意志的的趋使下通过审美活动体验并追求道德(世界的合目的性,自由意志为自己立法,道德在康德这里是指逻辑上的一贯性)。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设置一个上帝,以此坚定人对道德的选择。预设灵魂不朽使得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上帝能长期地对追求道德这一行为有良好的回馈。 通过审美可以将科学能力和道德素质联系起来。在审美中应用自己的认识能力到审美上。最终指向道德即通过审美意识到自己对道德的接受性。 (展开)
8 有用 山鬼 2018-05-21 15:47:12
经典重现,终于加印了
1 有用 Entelecheia 2024-03-04 19:41:41 福建
在康德对审美辨证论的解法中,美的理性派的知性标准(先验的实在性)被感性理念的理性标准(先验的观念性)取代,即作为客观标准的必然普遍被共通感的主观普遍取代,而由于理念的悬设性和调节性特质,这意味着审美标准和道德律一样被置于实然的无定和应然的理想中。柏拉图以来对美的规定性判断在此转向反思性判断,“美是道德的象征”以审美判断力作为诸认识能力自由协调的游戏进而得以观照消极自由而仍成立,但已与建立在伦理完善... 在康德对审美辨证论的解法中,美的理性派的知性标准(先验的实在性)被感性理念的理性标准(先验的观念性)取代,即作为客观标准的必然普遍被共通感的主观普遍取代,而由于理念的悬设性和调节性特质,这意味着审美标准和道德律一样被置于实然的无定和应然的理想中。柏拉图以来对美的规定性判断在此转向反思性判断,“美是道德的象征”以审美判断力作为诸认识能力自由协调的游戏进而得以观照消极自由而仍成立,但已与建立在伦理完善概念下的附庸美尽管是美的理想产生层次差异。康德对美的标准如此设计除为调和辨证论外无疑是要使之符合以先验自由为基础的道德目的论系统,因而共通感作为道德目的环节而是先天的、审美活动亦无需以附加的伦理动机为显相而是先验的:即只要在先天中、对形式的先验反思里有得以反思到自由的根据,一切附加的质料都不再必要。 (展开)
1 有用 RainesJ 2024-05-08 23:13:32 浙江
用了一半甚至还要多的篇幅来句读了判批的序言和导言,极其良心了,属于是手牵手把你带进了判批的门槛里
1 有用 摇光 2024-02-19 17:51:22 安徽
较第一版没有更新,算是再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