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副标题: 中德班15位心理专家自述个人 成长和个案实战经验
出版年: 2018-3-1
页数: 298
定价: CNY 59.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4509175
内容简介 · · · · · ·
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是一群什么人?他们的人生故事与普通人有何不同?
如果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咨询师或治疗师,应该从哪里开始才能快速成长并独当一面?
作为个案经验丰富的咨询师与治疗师,如何突破事业发展的瓶颈更上一层楼?
在《我的心理治疗之路》一书中,中德班15位心理专家不仅立体呈现了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这一特殊群体的真实面貌,再现了其鲜为人知且艰难曲折的心路历程,让大众第一次真正了解他们在做什么;还慷慨分享了自己几十年的成长心得、个案经验和教训,为以心理为志业的读者指出入手点、突破点,帮助他们解决从业生涯中可能遇到的一切难点、疑点和盲点,以激励他们快速成长,成为优秀的助人者。
推荐1:国内心理咨询师“黄埔军校”15大心理学家无保留分享: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本书作者均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业内大名鼎鼎。身为国内心理咨询师的督导团队,他们每个...
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是一群什么人?他们的人生故事与普通人有何不同?
如果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咨询师或治疗师,应该从哪里开始才能快速成长并独当一面?
作为个案经验丰富的咨询师与治疗师,如何突破事业发展的瓶颈更上一层楼?
在《我的心理治疗之路》一书中,中德班15位心理专家不仅立体呈现了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这一特殊群体的真实面貌,再现了其鲜为人知且艰难曲折的心路历程,让大众第一次真正了解他们在做什么;还慷慨分享了自己几十年的成长心得、个案经验和教训,为以心理为志业的读者指出入手点、突破点,帮助他们解决从业生涯中可能遇到的一切难点、疑点和盲点,以激励他们快速成长,成为优秀的助人者。
推荐1:国内心理咨询师“黄埔军校”15大心理学家无保留分享: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本书作者均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业内大名鼎鼎。身为国内心理咨询师的督导团队,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从业分支的金牌专家。
推荐2:赵旭东、张海音、刘天君、杜亚松、刘丹、唐登华、李晓驷、仇剑崟、张天布、李孟潮、邹政、徐勇、徐钧、薛伟、施琪嘉 联袂奉献!《我的心理治疗之路》一书中,众心理大咖倾心分享自己走上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之路的原因、主客观因素和重要成长事件。此外,每位作者还分享了自己专攻的心理咨询技术的相关案例。自我成长经历的分享为想要成为心理师的你提供成长参考,或帮助你了解心理咨询师(治疗师)修炼之路;大牛案例的分享又可以让你更直观了解心理咨询的工作内容和咨询技术。
推荐3:这本书满足你对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行业的所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你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吗?你对心理咨询感兴趣吗?你好奇心理咨询过程的哪个点让人发生改变的吗?你想要了解金牌心理学家的独特内心世界吗?你期待知晓心理咨询师所做过的成败个案吗?本书给你一一揭晓。
推荐4:心理从业人员必看!心理咨询这条路太难走,这本书帮你脱胎换骨!
作者简介 · · · · · ·
赵旭东:中德班中方协调人,中国家庭治疗代表人物,奥地利“弗洛伊德奖”获奖人,中国精神医学界心理治疗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施琪嘉:中国首批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武汉市心理医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主席。
目录 · · · · · ·
重新认识我们自己
如何改善自己的助人能力
助人者的职业倦怠
第二章 张海音:一个精神科医生的心理治疗之旅
我是怎样走上心理咨询道路的
· · · · · · (更多)
重新认识我们自己
如何改善自己的助人能力
助人者的职业倦怠
第二章 张海音:一个精神科医生的心理治疗之旅
我是怎样走上心理咨询道路的
我为什么要成为心理咨询师
我的治疗体系和咨询理念
自我感受觉察:个案咨询中最重要的部分
对心理治疗发展的三点思考
年轻的咨询师,我想对你说......
第三章 刘天君:我为何创立本土化心理治疗技术 ——移空技术
东方气功与西方催眠的碰撞
创立东方心理治疗技术的原因
东方治疗技术的优越性
什么是移空技术
移空技术的应用案例
第四章 杜亚松:我是如何从事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治疗的
身为儿童青少年工作者,我为何要学习心理治疗知识
儿童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青少年治疗师的基本素质
儿童最常见的身心问题
第五章 刘丹:我为什么要从事家庭治疗
我为什么对家庭治疗情有独钟
我所接受的家庭治疗学习
家谱图到底有多大作用
我是怎么做家庭治疗的
跟每一个人建立关系是家庭治疗中最重要的工作
家庭治疗最主要的观察点:关系
第六章 唐登华:我和我的主客观分析心理治疗
我的原生家庭和职业成长之路
我做过的典型个案
主客观分析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第七章 李晓驷:我为什么选择了精神分析
我对精神分析的抗拒和质疑
我为何坚定地走心理治疗之路
我的精神分析的技术和态度
第八章 仇剑崟:女性精神分析之我见
误打误撞走进心理学
在职业成长道路上激流勇进
我对女性精神分析的看法和体会
第九章 张天布:从中德班学员到教员
——我成为心理治疗师之路
从临床就医中的心身疾病说起
在中德班孕育的精神分析之梦
我对于精神分析的本土化理解
第十章 李孟潮:我的心理治疗研究之路
从自我成长看“功利研究者”
从自我成长看“受伤研究者”
“受伤研究者”的研究方法
第十一章 邹政:“色·戒”——咨访关系中的永恒主题
我的职业选择经历
从我的心理历程谈心理咨询师的心理成长
“色·戒”是咨询关系中的永恒主题
真正的咨询应该有的样子
一个好咨询师的自我修养
年轻人,当你准备做咨询师时
第十二章 徐勇:心理治疗为什么可以帮助来访者
心理治疗起作用的关键是什么
矫正性情绪体验
治疗师如何面对来访者的“攻击”
治疗师的反移情
第十三章 徐钧: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治疗师
初步了解心理疗法
参加系统的专业训练
咨询师的个案和督导
心理咨询师的自学与自我发展
咨询师自己的生活兴趣和爱好
第十四章 薛伟:成人之旅——欲望、追逐还是放逐
我成为心理咨询师的经历
我眼中的心理咨询
欲望、追逐还是放逐
心理咨询 VS 药物治疗
新手咨询师需要的基本训练和能力
第十五章 施琪嘉:整合之路——如何成为一名忘记学派的治疗师
从事心理治疗的动机
职业动机——创造性
现实动机——兴趣
内在动机——自我体验
心理治疗的学习带给我的收获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个优秀的咨询师不应该是一个不会生活的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咨询师一定要会吃吃喝喝,会旅行休假。咨询师不应该跟生活脱节,他在心里去理解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包含着他对生活的理解。如果对自己的生活缺乏体验,仅从理论而言,他就很难理解来访者;即使理解,也只是理论指导性的理解,对许多来访者来说,他的理解没有生命力。 一个咨询师所接受的最有活力的训练来自他的生活。他的生活应该比较自由和稳定,如果咨询师自己的生活很混乱,在临床中就会表现出一定的问题。虽然做自我体验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有些咨询师在真正的生活中获得的东西,要比自我体验更深入。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咨询师自己的生活兴趣和爱好 -
读一些人类学、文学和历史学作品,在咨询中我们会对人性更敏感,也更有理解力。当你对文艺作品和历史中的人物有一种跨越边界的理解的时候,就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来访者的精神世界,这对来访者和心理咨询都十分关键。科胡特把这种能力叫共情能力——共情就是跨越自己的边界去理解另外一个人的世界。共情能力可以丰富你的内在世界,而你的内在世界也会因为这些间接经验,使你更好地理解世界的丰富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咨询师自己的生活兴趣和爱好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的心理治疗之路"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心理咨询师的部落传说 7.9
-
- 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 9.0
-
- 助人技术 9.5
-
- 释梦人生 7.7
-
- 网络上的咨访关系 8.4
-
- 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实践指南 9.2
-
-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万千心理) 9.5
-
-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 8.4
-
- 客体关系入门 7.9
-
- 僵局与诠释 9.2
我的心理治疗之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7 条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最广义的心理学书籍 (葛紫苏)
- 心理学 (老当益壮爱麻仕)
- 心理学 (godlin)
- 学科 (川沙妲己)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7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的心理治疗之路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就不爬起来 2022-04-06 17:36:42
快速翻一下还行,不需要细看。大部分作者都是医学背景的,然后机缘巧合进入中德班,这样进入心理治疗的路。没法作为职业发展的指南。作为从业心得的话,写的太泛太浅了,使劲儿找的话能找到有用的只字片语,但是比它好的书太多了。
0 有用 念秧 2021-11-15 17:57:13
特别好。我也好想去中德班~
2 有用 水 2021-09-04 10:26:43
好像中德班的广告册啊
0 有用 兮兮兮 2022-02-15 15:38:07
大神的成长之路~
1 有用 向北向北 2020-07-27 20:47:26
对于想要做心理咨询师的人来说,这本书是很好的参考。读这本书就仿佛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我国四面八方的精神科、临床医学、神经科出走的15人,风尘仆仆地收拾行囊,齐齐奔赴第一期中德班,如饥似渴地望向德国教员,汲取心理咨询的专业培训营养——后来他们都成了业内大牛——一个挺令人羡慕的纯粹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