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文化有三阶层:物质人生、社会人生和精神人生,两类型:农业文化、游牧与商业文化,七要素:经济、政治、科学、宗教、道德、文学和艺术。此为钱穆先生所建构的文化学的框架,也是贯穿本书的经脉。
钱穆先生基于数十年来对世界整个局势之观察与认识,认为当前无论中国问题,乃至世界问题,无不由文化问题产生,故无不需由文化问题来解决。
作者简介 · · · · · ·
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被选为中研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目录 · · · · · ·
弁言
再版序
一 为什么要讲文化学
二 文化学是什么一种学问
三 文化的三阶层
四 文化之两类型
五 文化七要素
六 中西文化比较
七 文化的衰老与新生
八 世界文化之远景
附录
一 世界文化之新生
二 孔子与世界文化新生
三 人类新文化与新科学
四 中国文化与人权思想
五 中国文化演进之三大阶程及其未来之演进
六 个人与家国
七 西方个人主义与中国为己主义
八 中西政教之分合
九 天性与学问
· · · · · · (收起)
再版序
一 为什么要讲文化学
二 文化学是什么一种学问
三 文化的三阶层
四 文化之两类型
五 文化七要素
六 中西文化比较
七 文化的衰老与新生
八 世界文化之远景
附录
一 世界文化之新生
二 孔子与世界文化新生
三 人类新文化与新科学
四 中国文化与人权思想
五 中国文化演进之三大阶程及其未来之演进
六 个人与家国
七 西方个人主义与中国为己主义
八 中西政教之分合
九 天性与学问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钱穆先生著作(简体精装)(共31册),
这套丛书还有
《宋明理学概述》《民族与文化》《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庄子纂笺(精装)》《讲堂遗录》
等
。
文化学大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钱穆:《文化学大义》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弁言 1950年12月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演讲。提示可与《中国文化史导论》并读。【3】 再版序 回忆抗战时期《战国策》一事。帝国主义衰退;资本主义亦无法单独绵延,此下世界局势必随之一新。钱穆以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为欧洲型,代兴者乃中国型。【6】以三世同居的新家庭制,美国中国... (展开)> 更多书评 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九州出版社 (2012)8.6分 77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 (2011)7.5分 29人读过
-
蘭臺出版社 (2001)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正中书局 (民国41 [1952])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文化学大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爱小齐的生鱼片 2024-05-05 13:59:17 北京
五一前后读完,钱先生对比中西文化,总觉得让人不敢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