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诗 短评

热门
  • 4 方可平 2020-08-08 00:57:34

    其实主要论点就是旧诗是散文的内容诗的形式,新诗是诗的内容散文的形式。什么是散文的内容呢?就是情生文文生情。什么是情生文文生情呢?读到冰心那章我终于悟了,就是写诗时脑子里先蹦出来一句,之后觉得好要凑成一首,于是研究这句该安置在哪里,该选什么词牌,查韵书,敷衍出一首诗来。相对的,诗的内容是乍现的,神完气足电光火石般整个地出现在心里的。冯文炳的这个想法挺天才论的,要直观要不隔,推崇性灵自然修辞立其诚见性情都是个体审美解放的思路,有意思的是他以为诗歌是个性而普遍的,也就是单子的,果然诗人之心理有攸同之处。以为卞之琳的《雨同我》和林庚的《沪之雨夜》最好,竟与冯君感受一致,开心~ 另,冯将冰心沫若并讲,复以冰心为更豪迈,以沫若为楚骚再生,以沫若康白情重音乐倚仗偶合时有呕哑难言之诗情,判断都颇精当新颖

  • 3 尘外孤标 2020-06-13 00:36:09

    我疯球了废名先生可以说句正常的话吗!! 到底什么是「诗的内容」qwq 「我感不到人生如梦的真实,但感到梦的真实与美」

  • 1 劈头士》睁木 2020-04-14 22:55:39

    借标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现代诗歌名家名作原版库中废名的《招隐集》。已购。内有诗若干,及新诗论。诗不足观,但诗论好看,立足旧诗的功底谈新诗发展,观点清晰。废名说,我发见了一个界线,如果要做新诗,一定要这个诗是诗的内容,而写这个诗的文字要用散文的文字。已往的诗文学,无论旧诗也好,词也好,乃是散文的内容,而其所用的文字是诗的文字;我们只要有了这个诗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大胆的写我们的新诗,不受一切的束缚。

  • 3 smile 2018-12-26 21:15:05

    周作人很看重诗在表现上的含蓄,他说,诗的效用本来不在明说而在暗示。 吹了灯儿,卷开窗幕,放进月光满地。 屋顶的炊烟散入四方,夜欲收拾零乱的村舍,家家的双扉深闭上,模糊中路上的行人,渐渐踏上了熟识的路,履声传到远处,招来一个同样的人了,履声从对面走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牡丹过了,接着又开了几栏红芍药。路旁边的二月蓝,仍旧满地的开着;开了满地,没甚稀奇,大家都说这是乡下人看的。我来看芍药,也看二月蓝;在社稷坛里几百年老松柏的面前,露出了乡下人的破绽。 只是那叮叮咚咚的雨,为什么还在那里叮叮咚咚的响? 你说它没有家么?昨天不下雨的时候,草地上全是月光,它到哪里去了呢?你就把我的小雨衣借给雨,不要让雨打湿了雨的衣裳。

  • 1 C 2020-08-23 02:17:57

    不止是新诗的宣言,还是新文学的宣言。之前不太看得上的早期白话新诗经过废名一读就觉得甚好。发现几个有意思的点想写成文章。

  • 1 神萍寫雨齋 2020-06-08 00:30:35

    新诗就是越来越晦涩的。观点前后有变化,但阐述都不清晰严密,把握起来有点困难。

  • 1 第二十年第三月 2020-08-08 16:55:39

    微读上某个版本,只有一半内容,截止到郭沫若,前面提到的诗人及诗歌都感觉不大。向来不爱读新诗,许是现代人隔膜太深的缘故。旧体诗是散文的内容,诗的文字。新诗则是诗的内容,散文的文字?旧诗就像写散文,情生文,文生情。而新诗一旦情的内容生成,诗便完成了,写不写出来也没关系了。

  • 1 zhejun424 2020-11-27 14:47:15

    新诗好,诗论好,书也好。

  • 1 Geronimo 2020-12-23 19:37:17

    观点很有意思,何为诗,何为散文?诗是兴起而作,还是需要斟酌。想来废名老师应是自然主义至上者。

  • 1 あめ 2020-05-05 15:27:30

    有点被种草了刘半农

  • 1 罕莫 2020-12-07 01:56:10

    新诗百年后,尤其是在当下语境中,仍然不失启发意义。

  • 0 代彼皋苏 2021-09-03 23:22:20

    废名论白话新诗用意在作为文体区别性的“诗质”,诗人主体以及物的、完整的心情自由地写立体浑融,旧诗“装不下”的情境,文字唯一的条件乃是散文的文法,由此不无意外地将新诗之渊源上溯到温李而非胡适的元白。他仿佛也是以“处处离球心是半径,处处都可以碰得起来”的方式来围猎他的新诗主张的。选诗可爱,刘半农让人惊喜。“诗人,我也禁不住要惊呼:你这个洁癖啊,唉!”

  • 0 呼啦 2023-02-12 18:15:04 上海

    讨论里说,《新诗讲稿》里有本书的前十二章,但拿到书读到后面,其实后四章也有,是《新诗讲稿》的第三部分。这十六章只有十三和十四是在《新诗讲稿》里用Kindle还没读过的,但还是将整本书都读了一遍,有些章节也确实要么因为时间有点久了,要么因为当时不够专注,记不多得了。并且纸质书确实读来舒适不少。本书开头的导读写的也不错。有意思的一个小点是,每每诗人写到未知的“幸福”或者惆怅等纠缠的情绪,废名都觉得是因为女子或者情人😄

  • 0 青山 2023-10-18 22:54:35 北京

    拖拖拉拉读了几天终于读完了,记了不少笔记。很多有趣的思考,提供了讨论新诗的一条路径。

  • 0 释槐鸟 2023-02-07 19:47:57 中国台湾

    在张枣的笔下,废名的诗属于现代诗中的第三代,同戴望舒、何其芳等人一起来论的,言之诗论讲究的是一种对诗体的自由追求,不要被古诗词的豆腐块似的格式所拘束。在这本新诗论集中,最精彩的莫过于废名论温词那节了,“以前的诗是一个镜面,温庭筠的词则是玻璃缸里的水——要养个金鱼儿或插点花儿这里都行,这里还可以把天上的云朵拉进来。”论温词的目的在于辨识诗体,即是一种诗歌体式的承接与流系。第四小节用语譬喻之精彩,将诗体的解放从词中焯厘出来,新诗是一种对诗余的再次补充或失去。除了体式之外,废名还理论了诗人的内在体验,其体验是要天成、浑然与物与人的内在相起伏,不然诗的内容易于被体式所捕获,失去了真情与实感。后面谈新诗时,选的诗歌文本很全、很多,其间的论述大约是概括梳理云云,但创见性不多,是为憾事。

  • 0 郁郁乎文哉 2023-09-16 10:45:14 北京

    诗论部分值得一看,但是就诗歌与散文的“形式”与“內容”这处关键概念还是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愚钝如我还是领悟不出来。后面针对某一诗人的具体评论流于简略。

  • 0 花朵拖拉机 2023-08-03 23:27:10 北京

    涛帅推荐,核心在于讨论新诗旧诗的部分。

  • 0 握紧小笔杆 2023-09-26 18:45:25 北京

    放在30年代的历史中读废名,不得不说,虽然带有不少的局限性,但废名的很多感觉与判断很准确。

  • 0 —— 2022-02-23 22:32:06

    很印象主义啊

  • 0 便太妹 2022-01-05 16:07:26

    可能是脑子糊里糊涂的缘故,只觉得绕来绕去绕不出个名堂,我确乎体会不出诗的美。新诗内容是诗的,文字是散文的,看完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个意思...

<< 首页 < 前页 后页 >